给我一口吃的我护你一世周全(一把勺子喂你十年)(1)

丘新福在照顾妻子。

给我一口吃的我护你一世周全(一把勺子喂你十年)(2)

林凤娣学会了用残缺的手掌写字。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李俊、赖南坡

“每当我听到孩子们放学回家,叫上一声妈妈,房间里有人能应一声,我就觉得很值!”

“没有她,这个家就散了。”

“我不扛起这个家,谁来扛?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

“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亲人。”

——“中国好人”丘新福

当时针刚刚指向清晨5时,沉睡的南岭还在晨雾与水汽中朦胧不清。村庄里除了偶尔几阵鸡鸣声外,一片静寂,绝大部分村民们依旧在沉睡中。家住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的村民丘新福这时已经忙活起来了。

一个人把家务、农活料理完后,他拧好一条温暖的毛巾、端着牙刷清水,唤醒妻子帮她洗漱、清理一晚上的污物;用勺子喂妻子吃完早餐,丘新福又把午餐装进保温盒里,放在妻子一伸手就能触碰到的地方,这才安心上班去。

这样悉心的照料,丘新福一做就是整整10年。

因为2008年的一场山火,妻子林凤娣被烈焰围困全身98%被烧伤,最终高位截肢成了村民眼中1米高的“半截人”。而丘新福无怨无悔地细心照料着妻子,让她从绝望中重获新生。

不少人都问老丘:“你付出这么多,值得吗?”他说:“每当我听到孩子们放学回家,叫上一声妈妈,房间里有人能应一声,我就觉得值!很值!”

因为10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照顾妻子,丘新福先后被评为“乳源好人”、“韶关好人”、“广东好人”。今年3月,他又荣登“中国好人”榜。

事发:妻子被山火烧伤 高位截瘫

当记者昨天来到丘新福家中时,一幢两层小楼收拾得整整齐齐,可以看得出主人打扫得很勤快。回忆起2008年3月6日那场劫难,丘新福神情凝重。

当天,丘新福在县城附近的东阳光化成箔厂上班,妻子林凤娣带着柴刀上山砍柴。当林凤娣背着一捆柴下山时,山下却燃起了冲天大火。林凤娣最终被山火困在一处林间。当丘新福得到消息从厂里赶回来时,“我都认不出这是我老婆来了!整个人都不成人样,全身被烧得黑乎乎的,几乎没有一片皮肤是完好的,头发眉毛都烧没了!”

林凤娣被迅速送到了粤北人民医院救治,经诊断全身烧伤面积高达98%,属于罕见的极重度烧伤。而导致林凤娣受伤的山火,却是由于他人不慎在野外失火所引发。肇事者在少量赔偿后,便不再承担医药费。

“那段时间,我能借的亲戚朋友全部借过了。”丘新福低下了男人骄傲的头颅,四处低声下气借钱治疗妻子。“我最怕的就是收到医院开出的病危通知书。”

在丘新福家里,他至今仍保存着厚厚一叠的医院单据、病危通知书,记录着这个汉子当时的无助与坚持。“每收到一次病危通知书,我就好像迎来了一次判决一样。”

妻子躺在医院里的那两年,丘新福不知道收了多少张病危通知书,承受了多少压力,这些他都无处诉说,看着年幼的孩子,他既当爹又当妈,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不那么担惊受怕。在年幼的孩子面前,老丘总是坚强地安慰她们:“别哭,等妈妈治好了,就回家了。”

两年多里,丘新福每隔1天就要从乳城镇往40多公里外的粤北人民医院看望妻子,风雨无阻。老丘无数次地在病房前一遍遍地祈祷,希望妻子能挺过这次难关。“没有她,这个家就散了。”

最终,在失去了双腿和一只手截肢,另一只手全部断指后,林凤娣终于被通知可出院了,尽管还欠着医院30多万元的巨额医疗费尚未结清。在经历了重重难关后,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责任:

“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

妻子出院后,丘新福成了家里名符其实的“顶梁柱”。两个孩子在外寄宿念书,家里所有的农活、家务都由他一个人打理。

丘新福在东阳光化成箔厂担任水处理工,需要三班倒。每天忙完工作,他就赶回家操劳着喂鸡喂猪、煮饭烧水、洗衣做饭等家务活。为了减少生活开支,他将自家五亩多田种满了各种蔬菜和稻谷,一有空就要去田地里浇水、施肥、杀虫、除草、耕作。工作和农务繁重时,他一天只睡3个多小时。

其中,更重要的是如何照顾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妻子。即使在工厂工作已经很疲惫,但丘新福仍然坚持每天给妻子洗澡擦身,只为了让妻子能舒服一些。在丘新福老母亲去世前一段时间,他既要照看妻子,又要去照看老母亲,忙得连早餐都没时间吃就去上班,回家吃晚餐都是站着吃。

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丘新福很是淡然:“我是男人,又是儿子又是丈夫,我不扛起这个家,谁来扛?这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

懂事的女儿有一天和丘新福提出初中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想出去打工。丘新福听了感到既欣慰又难过。欣慰的是孩子长大懂事了,难过的是小小年纪就要过早地承担生活的重担。他拍着女儿稚嫩的肩膀说:“你不读书,以后会很难的。学费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

妻子卧病在床,无法照顾2个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丘新福替妻子扛起了做母亲的责任。当孩子们回到家中羡慕地说起同龄人有了智能手机之类的话时,丘新福立即从生活费中挤出钱来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

“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我都满足她们。尽管妈妈不能照顾她们,但我不会让她们过得比其他小孩子少一点吃穿。别人家的孩子该有的,我们家的孩子也不能少。”

早些年,看着丘新福艰难度日,曾经有人劝他放弃。但丘新福说:“既然结了婚,那就是亲人了。苦和累算什么?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亲人。”

所幸,当地政府及时地为丘新福的妻子办理了低保,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惠农政策也帮助他解决了许多燃眉之急。在政府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丘新福一家也搬离了危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重生:“我能嫁给他,是三生有幸”

走进林凤娣居住的房间,窗明几净,没有一点异味,丝毫不像一个卧床10年的病人所居住之所。谈起这10年的生活,林凤娣眼睛湿润了:“还好有老丘,没有他,我估计也活不下去了。是我拖累了他,没有我他不用活得那么累。可以说,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些年虽然困难重重,不过,丘新福、林凤娣这对患难夫妻仍把日子过得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林凤娣回忆,丘新福有一次参加县里的表彰大会回来,手里紧紧地抓着一束鲜花,这是他在表彰大会上获赠的。会议结束后,丘新福便像珍宝一样将鲜花捧回了家,然后笨手笨脚地把花插进瓶子里摆在了妻子的床头。

淡淡的花香给林凤娣带来了难得的好心情,她有些腼腆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电视里的情节会发生在我身上。我这么一个残疾人,还能收到有生以来第一束花。”

望着妻子难得的开心,丘新福于是用最质朴的方式给她送花。南瓜花、油菜花、荷兰豆花,甚至是长得好看一点的菜花,都经常带着田间的露水出现在林凤娣的床头。这些花儿不花一分钱,却给她带来了仿佛置身田园间的清新气息。丘新福的话虽然不多,但却用自己质朴的行动,表达着对妻子的爱意。

在丘新福的悉心照料下,林凤娣学会了用残缺的手掌写字、使用智能手机。曾经万念俱灰、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的她,如今歪歪斜斜地在本子上写着:“我老公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我这辈子能嫁给他三生有幸。看着他一个人又要做工又要耕田,真的好累,我能帮帮他就好了。”

林凤娣如今的生活尽管不能自理,但她每天过得很充实。看看电视、写写日记、用智能手机玩玩小游戏,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了。

现在,丘新福一家清贫但快乐地在一起生活。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中专。一家人都坚信,没有什么比一家人能在一起更幸福的。

在记者和林凤娣聊天的过程中,这个高位截瘫人完全没有一丝颓废的情绪。林凤娣乐观而坚强,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林凤娣说,自己在10年间没怎么出过门,现在她有个心愿就是“一家人能出去走走,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