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眼,原本是武都仇池人首领杨难当的孙子。因为他眼睛比一般人大点,故被人称杨大眼,真名反而没人叫了。由于他是庶出,所以机会都从他身边嗖嗖嗖飞过,搞得他生计艰难。实在没法了,他只得自己想办法。有一年,孝文帝准备南征,就派尚书李冲去选拔将官。

北魏杨大眼造像记:北魏名将杨大眼(1)

杨大眼就毛遂自荐,但是李冲不买他的账,给予了拒绝。杨大眼这时候既没有力争,也没有找关系,而是对李冲说:“请让我为您献上一技。”说完,杨大眼就找了根长绳,把一头绑在发髻上,然后狂奔。速度有多快,史书记载,是绳直了,马追不上。李冲看了大喜,任命他为军主。

田径项目是古代中国体育强项,在短、中、长各个级别中,都曾涌现出了许多名将,速度多在“走及奔马”水平。

北魏杨大眼造像记:北魏名将杨大眼(2)

古人所说的“走”即现代的“跑”。在古代,能“走”是勇士的基本条件。春秋时最能“走”的人物之一是吴国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吴越春秋》记载,庆忌“勇为人所闻,走及奔马”。

现代测速,奔马在15米至18米/秒,以15米/秒来算,100米仅需6.67秒。庆忌的速度能跟上奔马,百米决赛会在6.67秒左右,也就是说,庆忌如果参加奥运比赛,获百米第一名毫无问题。庆忌的“走及奔马”速度,在古代中国田径健将中仍不是最快的,南北朝时出现了两位比马跑得更快的牛人,一位是东晋人诸葛郎,一位是北魏人杨大眼。

北魏杨大眼造像记:北魏名将杨大眼(3)

据《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五》引《俗说》,诸葛郎的速度比东晋名将桓温一匹善奔的宝马还快。诸葛郎的速度已很惊人了,但杨大眼比他更厉害。

杨大眼的速度有多快?史书上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值,但《北史·杨大眼传》记载:“(杨大眼)便出长绳三丈许,系髻而走,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这个记载的大概意思是,杨大眼拿出一条长3丈左右的绳子,系在自己的发髻上飞跑,绳子像射出的箭一样直,连奔跑的马也追不上。

北魏时,一丈约2.45米,三丈仅7.35米,能让“绳直如矢”,没有百米决赛9.58秒的速度,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时,杨大眼这个举动“见者无不惊叹”。负责选拔征南军官的尚书李冲看呆了,称赞杨大眼是千年才有的奇人:“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