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当吕布的陷阵营遇上曹操的虎豹骑)(1)

吕布是三国公认的名将,我们讲的第一支部队就是吕布麾下的“陷阵营”。史书记载“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在汉末三国那个乱世,战事频繁,谁都不敢说自己每战必胜,但是陷阵营却可以“每所攻击无不破者”。

是什么原因铸就了这支彪悍的军队呢?先看一下他们的装备,前面说了“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期,这支盔明甲亮的部队就显得格外耀眼了,作为战神吕布麾下最精锐的部队,其战力可想而知。

但是很遗憾,三国志正史中没有提到这支部队,而是后来南朝宋的裴松之给《三国志》注解时引用《英雄记》的内容,对其评价颇高。

吕布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当吕布的陷阵营遇上曹操的虎豹骑)(2)

很可惜的是,这支部队随着吕布的死去而销声匿迹了,并没有在三国的历史中留下太多的足迹,甚至都没有撑到三国的到来,但是“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悲壮口号,依旧被人们传颂着。

说到这里不妨开个小小的脑洞,公元215年逍遥津之战, 张辽以八百将士硬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胜。张辽是吕布昔日的部下,800人的建制和陷阵营也很接近,能够创造出这种逆天战绩,和史书上对他们战斗力的描述也符合。或许,这才是陷阵营最后的绝唱。

接下来我们聊聊骑兵部队。三国的著名骑兵部队有很多,马超麾下的西凉铁骑,赵云曾经效力的白马义从,还有跟着吕布从他第一任干爹手下继承来的并州铁骑。但是真正如雷贯耳的应该是曹丞相手下,由连长们组成的“虎豹骑”。

吕布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当吕布的陷阵营遇上曹操的虎豹骑)(3)

《三国志·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百人嘛,一个连的建制,正连级的干部不过就是连长,连副和指导员三个人而已,其精锐程度可见一斑。而且,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

相比前面提到的陷阵营,陈寿对虎豹骑的描写还是着实费了些墨水的。首先是在建安九年,与袁谭的南皮之战中,曹纯“督虎豹骑从围南皮”,“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袁谭死于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之手。虽说这袁大公子不怎么受他亲爹待见,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本事。南皮之战其实打得是很艰苦,曹操曾经想放弃,是曹纯坚持急攻,方以“虎豹骑”取胜,可见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

其二,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曹军与数万乌桓骑兵遭遇。大将张辽奉命出击,又是曹纯率领“虎豹骑”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要知道乌桓也是东胡系的游牧民族,和之后有名的鲜卑同源,马背上的民族被农耕民族的骑兵实施了斩首战术,堪比后世八大样板戏之一的《奇袭白虎团》。

吕布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当吕布的陷阵营遇上曹操的虎豹骑)(4)

其三,建安十三年,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说,长坂坡之战中长途奔袭打败刘备的也是“虎豹骑”。虽然对于那场战斗,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大帅哥赵子龙,但是真正的主角应该是人家曹纯。

其四,建安十六年,曹操与马超作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击破西凉马超军团的还是“虎豹骑”。

还有件事顺便提一下,长坂坡一战后两年,虎豹骑首任统帅曹纯去世,要选新统领时,曹操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于是不再选统率,而亲自当了虎豹骑的统领,可见“虎豹骑”当真是魏武大帝的心头肉啊。

这支部队的结局史书上没有记载,大家推测是三国后期随着战事减少,此类精锐部队开销巨大,吴蜀两国的地貌特征,又不是特别适合骑兵作战,所以虎豹骑被编入禁卫军保护曹氏家族安全,不再出现在战场上了。

我个人的猜测是,这支精锐被派往了北方边境。《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描述重点在内战部分,其实曹魏政权的北方,还有实力不俗的游牧民族势力,后来五胡乱华时的南匈奴,鲜卑,羯、氐、羌当时也是蠢蠢欲动。这支威名赫赫的骑兵队伍放在北方,可以有效地震慑他们。不过随着司马氏专权,这支军队也被逐渐的边缘化,最终被历史所遗忘了。

吕布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当吕布的陷阵营遇上曹操的虎豹骑)(5)

最后说一下蜀汉这边,在蜀汉的战斗序列里有一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传奇军队——无当飞军。

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蛮夷兵源,建立了一支劲旅。《华阳国志》记载“亮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大体的意思就是:给当地的大户豪强安排官职,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然后让他们出钱武装当地的少数民族青壮。最初建立这支部队的目的是以夷制夷,当地豪强得到社会地位,也就乐于服从上级的管理了,出钱暮兵,使各族得到实惠,缓和了民族矛盾。同时,把这些原本跟着孟老大出来乱砍人的古惑仔变成了政府军,并逐渐成为促进当地民族团结的核心。其组成的军队熟悉民俗,较少激发问题。后来屡次弹压叛乱,这支军队都是主力。

史书记载,这些战士他们皆身披铜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当然了,之前毕竟是古惑仔,砍人没说的,但是这个纪律嘛……为了给这些剽悍的战士以良好的管理,蜀委任治军严谨的魏国降将王平为该军团第一任司令官。

吕布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当吕布的陷阵营遇上曹操的虎豹骑)(6)

王将军识字不满十,与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很少说话。在他的调教下,昔日的古惑仔变成了一支令行禁止,敢打敢拼的王牌军队,是诸葛亮领导的历次北伐中的一柄利剑。特别是在四出祁山时,王平沉着指挥,令张郃无法取胜。要知道,在那个名将凋零,青黄不接的时代,作为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之一,老张几乎称的上是当时天下第一名将了。而且曹魏当时的骑兵独步天下,以步兵为主的蜀汉军队,处在绝对劣势。以步对骑,对手还是当年的“河北四庭柱”兼“五子良将”之一,仅此一仗,就够“无当老王”炫耀一辈子啦。

王平将军去世以后,张嶷接管了无当飞军的指挥权,这位将领大家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因为他在《三国演义》里出场机会不多。但是三国正史中,蜀汉大后方南中地区的安定,张嶷将军功不可没。无当飞军在他的带领下继续扮演着蜀国最精锐部队的角色,并以最悲壮的方式结局。

公元254年姜维挥军北伐,此时患有风湿的张嶷已经严重到不能走动,必须依靠拐杖站立。但是张将军执意跟随大军北伐。临行时上书道:“臣得蒙主上看重,屡受恩惠,加上有病在身,时常担忧突然身亡,不能报答主上。若凉州克定,臣为藩表守将;若有未捷,杀身以报”。

刘禅览后,涕泪交加,不胜感慨。最后时刻,张嶷率领5000无当飞军断后,对面是魏国大将徐质的数万大军。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身患严重风湿,路都走不了的老人,是如何指挥着几千步兵,抵挡着数万骑兵的反复冲击。千军万马的奔腾仿佛无数撕裂天空的惊雷,刀光剑影,飞矢如蝗,濒死者的惨呼,战马倒地时的悲鸣,金铁交加时那仿佛能够穿透灵魂的尖锐声响,让天地万物都惊魂失色。魏军的铁骑如同是一股黑色的浪涛,一次又一次的扑来,每次撞击,都会有无数生命被卷走,但是无当飞军死战不退,直到所有的战士,和他们年迈的统帅一起倒在了这片鲜血浸染的土地上。残阳如血,草木含悲,这支英勇的部队,以全军战死的悲壮方式,兑现了主帅张嶷“若有未捷,杀身以报”的誓言。

三国的名军还有很多,像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袁绍的“大戟士”、“先登营”,孙吴的“解烦兵”,刘备的“白耳兵”。那个时代英雄辈出,那个时代又是人间炼狱;那个时代有无数忠义英武,那个时代又有无数的尔虞我诈。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也许就是乱世的魅力所在吧。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