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有我·看我在冬奥】

讲述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冬奥志愿者 王博铮

志愿岗位: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OFA

“让我看看你今天收获了哪些pin(徽章)?”

“哇,你的这个徽章好好看?怎么得到的?”

在奥林匹克,交换徽章(又称“换pin”)是一种很酷的交流方式,大家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互换精致的pins,像集邮一样将这段难忘的冬奥之旅珍藏,而每一枚小小的徽章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神奇的故事。

2022冬奥纪念徽章(今天你换pin)(1)

我是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王博铮,本次冬奥会中,我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担任OFA小组长。除了小组长的工作,我和几位北外同学还一起接到了一项“秘密任务”——担任闭环内火炬传递活动的车长和点位员,也因此开启了一段徽章奇缘。

当天,我担任1号火炬车车长,在投放阶段,我负责为火炬手发放火炬并英文讲解火炬接力流程和注意事项,投放火炬手落位。伴着一句句“No.X Torchbearer please be prepared. Hope you have a nice relay!”,我目送着火炬手们一位位走向起跑点,等待着圣火传递……火炬手完成传递后,需要由专人安排送回,欢声笑语回荡在车厢,每位火炬手眼神中都流露着兴奋和激动,大家都相互祝贺、鼓掌,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2022冬奥纪念徽章(今天你换pin)(2)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先生也是这次火炬手之一,传递结束之后,他来到南门口和大家亲切合影问候。那天是我第三次近距离见到巴赫先生,第一次是春节前夕他来国会探望志愿者,他用他的亲切和幽默告诉我们冬奥志愿者是这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一环,是向世界展现中国风貌的窗口,我们备受鼓舞。

第二次是在走廊和巴赫先生擦肩而过,他主动向我们招手问候。2月4日那天,他主动走向志愿者,送给我们印有奥运五环的心形徽章,我们都很激动,而且他还幽默地对领徽章的朋友们说,我要先给志愿者,真是让人觉得又亲切又可爱。我鼓起勇气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北外校徽送给了巴赫先生,感谢他对志愿者的关怀,同时也希望用这枚激励我的校徽向他讲述我们助力冬奥的决心和信心,此次志愿服务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铭记志愿精神,为冬奥成功举办、为共创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一枚枚徽章凝结着深厚的情谊,一次次徽章的交换更是换出了珍贵的友谊。冬奥志愿者作为一张张亮丽的名片,服务在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团队的各个领域、场馆,以语言为桥梁,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光明网记者白冰整理 北京外国语大学冬奥志愿者王博铮供图)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