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到沙马拉达,我完全是被这个地名吸引。四个字的地名,极有异域的感觉,让我非常想去看看四川大凉山喜德县这个仅有3000多人的彝族小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据说,拉达彝语的意思是山谷,沙马则是兹莫(可以理解为土司)的名字,沙马拉达的意思就是沙马土司家的山谷。从地理的角度看,沙马拉达是山地,多山的地区,两山之间自然形成山谷;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地方很早的时候是奴隶主沙马的辖区。大凉山一直以来都是奴隶社会 ,解放后由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也许为了铲除奴隶社会的影响,1955年,沙马拉达一度改名为新建乡,1981年又改为沙马拉达公社 。我想这也是为了尊重历史,尊重彝族人的习惯。
乘5633次绿皮火车,我们下了沙马拉达站。一眼望去,这里除了山还是山,真不愧“拉达”的称呼。沙马拉达镇共有6个村,彝族村落大都是分散的小村。沙马拉达村卧在半山腰,山顶处还有其他的4个自然村。山谷底是火把村,它是镇政府所在地。这里卫生院,中学小学,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我们甚至在村部看到一所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幼儿园。
山腰上的新村,就是沙马拉达村
山谷中的火把村
火把村村委会
沙马拉达幼儿园
玩得开心的孩子
但是这个镇没有商店,没有集市,仅有一个小卖铺。据说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吃点蔬菜都得到距离25公里的喜得县购买。沙马拉达除了花椒外,几乎没有什么有特色高价值的农产品。
镇上唯一的小卖铺
虽然如此,由于这里有每天往返的5633次绿皮火车,还有通向喜德县的公路,冲破大山的禁锢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沙马拉达是较早脱贫的彝族乡镇。
沙马拉达火车站
通向火车站的盘山公路
受惠于国家强有力的扶贫政策,村民们免费住进新房,白墙红瓦,多彩的墙画,崭新的马路,给我们展示新农村的美好画面。但是我们在沙马拉达村,从村头走到村尾,几乎见不到人。一打听,原来村里的成年人几乎都在外面打工或者做买卖,村里仅剩老年人和带孩子的妇女,这个村差不多成了空心村。
沙马拉达村空荡荡的马路
具有彝族特色的墙画
这让我生出几分感慨,国家花大力气搬迁村民盖新房,是为了让这些世世代代住在旧土屋,破板房的彝族人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可以安心发展当地的经济,可现在村子是新的,住的人却越来越老了。
沿着狭长陡峭的山路,我们在去山顶村落的路上,看到彝族村落独特民居建筑——“土掌房”, 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厚实的土墙,宽敞的院落,屋主对这土掌房充满感情,依依不舍,到现在还没有搬进政府盖的新房 。
彝族土掌房
宽敞的院子
抱着孩子的彝族妇女
蹲在高台上的小姑娘
山顶的村落,彝族老乡多了,在各村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群彝族老乡,在大太阳下,或席地而坐,或躺在地上,晒着太阳,聊着天,显得那么和睦快乐。大凉山这种随地聚集而坐的习惯,也许是受彝族家支文化的影响。彝族村寨一般是聚族而居,家族人群非常团结友爱,彝族有句谚语:“马的力量在腰上,彝人的力量在家支上 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 ,说的就是家支力量的强大。当然这也许和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有关。大凉山彝族大多住在高山上,气候寒冷且潮湿,在露天晒太阳似乎是躲避寒冷强健身体的一种最经济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凉山特有的生活习惯,即使气温高达32度,他们仍在悠闲地晒着太阳聊着天,颇有岁月静好的意味。
坐在村口晒太阳的彝人
席地而坐,相聚聊天
逢着衣服带着娃聊着天
像花儿一样灿烂的母子
三五成群晒太阳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沙马土司早已成为尘埃,但我们在这些彝族人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一些那个时代遗留下的影子。
当习惯成为风俗,当风俗成为传统,当传统成为文化时,我们需要做的只有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