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蚕丝的故乡,也是丝织刺绣的发源地,在绮、锦、缎、绫、缣、纱、縠、罗及刺绣等各种丝绸品种中,其工艺最复杂、价值最高和最美观的品种为锦缎和刺绣,故人们常以这两种精致华丽的织绣品比喻美丽或美好的人和事物,如锦绣山河、锦绣江南、锦绣华章、锦绣前程等等。

锦为彩色提花丝织物,其中蜀锦、宋锦和云锦被誉为三大名锦。

中国织锦工艺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商代已能织出各种纹饰的锦。至春秋战国及秦汉,古代的织锦为统治阶级所垄断的奢侈品,从周朝到汉朝,官府常发布公告,禁止买卖和平民穿着织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相互赠送的国礼中就把美锦与黄金、白璧、和文驷并提。汉朝时,一般的绢帛每匹价格六七百铜钱,而上等锦绣每匹要两万铜钱。


锦绣前程和前程似锦哪个寓意更好(我们常说锦绣前程)(1)

宋代以后,中国织锦从织造、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代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风格的多种织锦。其中蜀锦、宋锦和云锦被誉为三大名锦。

其中宋锦相对于热闹富丽的蜀锦,具有清秀典雅的特色,更受文人喜爱。明清两代直至今天,苏州一直织造这种风格的织锦,称为宋锦或仿宋锦、宋式锦。宋代的宋锦实物今天已经很难见到,实际上到了清初就很少了。今天传世的明代宋式锦也不多,主要是清代前期的,其图案在传统宋式的基础上略向华丽方向发展。


锦绣前程和前程似锦哪个寓意更好(我们常说锦绣前程)(2)

宋锦

宋锦的特点就是最为典雅。纹样以各种精细、复杂、组合巧妙的几何纹为主纹,最主要的就是四达晕、六达晕、八达晕,此外还有琐子、毬路、龟背、叠胜、曲水、席纹、金钱、卐字等许多样式。而最高级精美的是在八达晕等几何纹的地纹上加上各种鸟兽、花草等组成吉祥图案,称为“锦上添花”的天华锦。宋锦的用色也很讲究,富有特色,即“活色”配色法。色彩的种类不多,但色阶多,而且以各种冷色为主,因此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变化丰富,细腻雅致。

宋代出现的缎,是带光泽的极其富丽华美的高级丝织品种。明代缎有暗花缎、闪缎、花缎、妆金库缎、妆花缎、织金妆花缎、遍地金妆花缎、孔雀羽织金妆花缎等品种。其中各种妆花缎是缎和锦的结合,因此也属于云锦,并且是云锦中最高档次的产品,代表中国纺织技术的最高水平。


锦绣前程和前程似锦哪个寓意更好(我们常说锦绣前程)(3)

云锦


明清云锦纹饰繁多,常采用吉祥图案,其图案有独特的章法,因此是皇家用料的主要品种。传世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制品为主,而且主要是乾隆年间的,有帝后的朝服、吉服等重要场合穿着的袍服等成衣,也有部分袍料和其他匹料。

“衣作绣,锦为缘”,刺绣已形成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京绣等诸多地方流派

在古代,即便是贵族的衣服也极少是完全使用贵重的织锦制成的。一般是“衣作绣,锦为缘”,即以花纹精细的织锦做窄窄的衣服边缘,用纱、罗、绸、缎等不同薄厚质地的丝绸做大面积的主料,上面再随意刺绣上花纹。


锦绣前程和前程似锦哪个寓意更好(我们常说锦绣前程)(4)

京绣


而古代帝王衣服上的刺绣花纹是极其讲究的。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上规定:“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青与黑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泛指不同贵族等级身份衣服上绣的不同颜色的花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绣素底白鹰轴,羽毛呈现高下厚薄的真实感,将刺绣技法推进到艺术的高峰。


锦绣前程和前程似锦哪个寓意更好(我们常说锦绣前程)(5)

明清时期,刺绣艺术形成了苏绣、鲁绣、湘绣、粤绣、蜀绣、京绣等诸多地方流派:苏绣色彩文雅,针法活泼多变;鲁绣为衣线绣,作风雄劲,设色浓艳;湘绣浑厚;粤绣明快;蜀绣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京绣源于皇家官绣,典雅华丽。这些刺绣艺术各具特色,并且延续至今。最著名的苏绣始于明代顾绣。明代末期,上海露香园顾名世一家子孙辈的媳妇们不但刺绣技艺高超,而且继承发展了宋代刺绣画艺术,其中尤以顾名世的孙媳韩希孟最为有名,其作品当时就被争相珍藏。

缂丝是介于织锦与刺绣之间的一种织绣技法,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缂丝是用通经断纬法织出花纹的丝织物,比锦更为可贵的是,缂丝如同双面绣一样,两面图样相同,均可观看。因此在繁多的丝绸品种中,缂丝工艺最为复杂,也最为名贵,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缂丝实物最早可追溯到唐代。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曾出土一件几何纹缂丝带子。日本正仓院保藏的奈良时代留传下来的织绣品中,也有唐代的缂丝。宋代的缂丝技法愈趋丰富多变,缂丝作品更多的以名人书画为稿本,以娴熟、繁复的技法追摹,以求表现原作之神韵,使缂丝发展成为纯欣赏用的艺术品。

到了清代,大部分宋代缂丝珍品又都成了乾隆皇帝的收藏。《石渠宝笈》中著录的宋缂丝有92件,现有70件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织锦、刺绣、缂丝代表的是不同的工艺,三者各有特色,共同组成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