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第一部谍战片《悬崖之上》大获好评,周深的贡献也不小,一首同名主题曲,唱哭多少人?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

在张艺谋眼里,周深的歌声柔情、缠绵、依依不舍,年轻又很深沉,他毫不吝啬赞美道:我第一遍听,一下子就觉着太好了!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2)

周深这个名字,不仅在乐坛的份量越来越重,在影视圈也备受欢迎,那些不堪入耳的标签,他终于用实力、用时间,一个一个把它们撕掉了。

01

1992年,周深出生在湖南邵阳一个小山村里,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决定到贵阳打工赚钱,把他和姐姐留在了家里,两人成了留守儿童。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3)

在周深的记忆里,他是一个人长大的:

没有父母的照顾,六七岁就要自己学着炒菜做饭,放学回来也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有时遇上下大雨,别人的家长撑伞在校门口等候,他却从来没人接,即便是感冒发烧去医院,也是自己一个人去,至于家长会,父母就更是常常缺席了。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4)

只是父母努力在外挣钱,为的也是把他们接出大山,终于在周深三年级的时候,一家人决定在贵阳落脚,做的也不是大买卖,就是挑着扁担在街头卖包,日子是苦了点,但毕竟是从山里走到了城里。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5)

原先在老家,老师们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能力水平也有限,所以周深的音乐才能并没有被发掘,可到了城里,他突然受到老师表扬:这孩子,唱歌真好,从来不跑调。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6)

自打此时开始,周深意识到了自己的声乐优势,老师让他进了合唱团,还当上了领唱,对于山里娃周深来说,这是何等光荣的一件事,于是他越唱越开心,越唱越喜欢。

02

好景不长,周深很快就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打击,上中学时,同班男生都开始变声,有了一股阳刚之气,但周深的声音一点变化都没有,放在男生堆里,他一讲话,就好似“异类”一般。

周深变得不爱讲话,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也尽量压低自己的声音,可尽管如此,别人还是会嘲笑他:“不男不女”“娘炮”,而且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7)

小小年纪,哪里承受得住如此大的压力,他一度开始怀疑自己,变得不自信,整个初中三年,他总在没人的角落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声线,但命运就是要让他与众不同。

这导致,即便爱唱歌,他也再没当众唱过一首歌。本就内向的周深,变得更加自卑。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8)

03

周深并不想因此而放弃唱歌,他幻想着如果有一天,别人只能听见我的歌声,看不见我的人,那该多好。

于是巧了,他偶然了解到了网络歌手这一角色,毫不犹豫地在音乐平台注册了账号,以“卡布叻”作为网名,开始在虚拟的世界里,享受着音乐。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9)

当时“卡布叻”翻唱的 《化身孤岛的鲸》很快吸引了大批的网友,很多网友喊他“卡布女神”,他重新找到了唱歌的勇气和力量。

周深爱唱歌,但学习成绩并不算突出,重心没有放在学习上,导致他高考失利,父母一番打听后,劝他上乌克兰留学,学医,一方面是因为那边的学费便宜,另一方面原因是父母觉得学医回来后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0)

周深也是听话,遵从父母意思,只身一人去了乌克兰,选择了医学专业。

04

不喜欢终归是不喜欢,周深以为只有国内的教育是整天考试做试卷,没想到去了国外,依然逃不开整天做试卷,整整一年时间,他都没有对医学产生半点兴趣。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1)

正值有位老师听过他唱歌后表示要收他为学生。于是周深向父母提出:“我不学医了,我要学音乐!”,这件事情,成了他和父母之间的一大心结,在父母看来,学音乐今后没出路,养活自己都难,所以他们是并不支持的,只是周深一意孤行。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2)

他顺利拜师学声学,可是才学了半年就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意外,由于每天练习强度太大,周深患上声带小结,失声了,他说不出话,更别说唱歌,他感受到老师的急功近利,以养病为由,离开了那位老师。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3)

后来他又打听到一位出名的男高音老师,整整软磨硬泡了三个月之久,才让对方收下了他,这才使他专业的音乐道路真正步入正轨。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4)

05

在网络上小有名气之后,周深被邀请参加线下的演出,他开始担心,担心自己的性别又会引来一番热议,担心好不容易才淡去的那些标签又通通被贴回来。

《中国好声音》邀请他了两次,他因为不敢面对,都拒绝了,直到后来,他自己想去酒吧驻唱赚点钱被拒绝,他一度怀疑:我到底行不行?

2014年,《好声音》的导演励志一定要请他来,于是长达两三个月的时间,一直给他发信息,发语音,周深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的重视,最后鼓起勇气参加比赛。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5)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4位专业的导师听一下,我是不是能够唱歌,能不能唱出自己的未来?那个时候,候场的家属区空无一人,周深孤军奋战,父母最后还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6)

然而资本的眼光是很“利益化”的,周深虽然得到了3位老师的大力赞扬,最终还是被淘汰了,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但是不可否认,周深的歌还是唱进了很多人心里,他的知名度,比以前更高了,机会也更多了。

06

2016年,《蒙面唱将猜猜猜》向他发出了邀请,想让他以“男扮女装”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周深犹豫了,这是他内心深处最害怕触碰的一个东西。

但一想到这样的节目,可以让别人不知道你是谁,只是安安静静听你唱歌,他就不舍得放弃这个机会,后来他同意了,踩着9cm的高跟鞋上台,一张口,大受好评,被赞“天籁”!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7)

可是当他把面具摘下以后,弹幕变了个天:“那么好听的歌竟然是个男的唱的,真恶心!”,该来的,还是来了。

可是于周深而言,对于声线的困扰,他又能怎样呢?这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他无法改变,只能接受,为何就要频频受到嘲笑和讽刺,他很优秀,但他却承受了比普通歌手更大的压力。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8)

07

可以说,周深为了实现自己的唱歌梦,走得太辛苦了,他并不要求自己出名,成为明星,他只是想简简单单总有一个舞台,但他永远无法避免一个问题:

当一个人在评判周深的歌声之前,永远要探讨性别,永远难以纯粹,而作为一个歌手,周深也多了一个等待被人接纳的过程。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19)

好在那英把他介绍给了高晓松,高晓松感受到了他的才华和与众不同,自掏腰包也要捧周深,他说:“我这辈子不惜代价制作专辑,只有三次,第一次是为了小柯,第二次是为了朴树,第三次就是为了周深”。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20)

被群嘲了12年,周深终于等来“春天”,一个平平无奇的山里娃,能一路顶着压力坚持梦想,让别人不惜代价自掏腰包“投资”自己,这是何等的魅力和荣幸。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21)

从一首《大鱼》得到大家的认可,到如今成为影视剧主题曲热门顶流歌手,大家对他“魔音王子”的封号,真的值得。

周深没有帅气的外表,高大的身材,阳刚的音色,但他在追梦路上一直没有被打倒,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相信每一个追梦人,都有属于他独特的光,周深,是好样的。

高晓松对周深的看法(高晓松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也要力捧)(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