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阴流转世事变幻间,很多东西都会慢慢归于沉寂直至消失不见,但也有一些事物能永保新鲜久久不散,比如某些特殊的旋律,它们历久弥新百听不厌,它们挥之不去永驻心间。好听的歌曲,具有储存声音和图像的功能,无论何时,只要听到那些熟悉的歌声响起,从前的片段立刻重又在眼前放映,清晰到触手可及。

最近蕾蕾正在追一档综艺,叫《嗨唱转起来》。我对时下的综艺一向不太感冒,但发现这是与音乐有关的节目,索性跟着她看了一期。

我看的是第四期,闪回主题,经典影视剧音乐是主角。伴随着一系列极有年代感的歌曲轮番出现,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许多儿时旧事,在听到雪山飞狐的主题曲「追梦人」时,记忆的闸门彻底洞开了。

80年代中期的河北农村,物质资源匮乏,精神一贫如洗。记得当时全村都没有几台电视机,只有开小卖铺的那几户人家才有,清一色12寸黑白的。彩电别说看了,听都没听过。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1)

越是稀有,越是吸引。为了看完某集电视剧,连午饭都可以不回家吃。为了追上一集动画片,几个孩子能摸黑穿过大半个村子。每到周二的下午,所有电视台都歇台,打开只有一片雪花,我们五脊六兽的就像被拿了魂。

一台电视对那时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是无尽的想象。

那狭小的长方形屏幕上,有大人们口中不曾谈起的精彩世界,有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的离奇剧情,有在梦中都虚构不出的英雄人物。因为满足幻想,所以重度痴迷。为什么孙猴子不变成玉皇大帝?蓝精灵和格格巫谁会最后胜利?怎么猫连一只耗子都打不赢?我要长到多大才能学会变身技能……

在没边儿的乱想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深深吸引着我,那就是各类片子开头和结尾的歌曲。在没有录音机和磁带的年月里,电视成了我听歌的唯一来源。

使劲想了一下,那时应该没有音乐这个词,至少我周围是没有的,统统都叫做歌。对我来说,甭管是动画片还是电视剧,里面的歌曲简直就是五彩斑斓的宝藏。姑且把它们称作电视歌曲吧,我对音乐的懵懂认知就来自这些电视歌曲,同时,这些歌曲也深深留在了脑海中,镂心刻骨。

在你心里,有哪些难忘的电视歌曲?你是不是也常不知不觉地哼唱这些作品?

自家还没买电视时,只能成天往外跑。

有一种电视叫别人家的电视,我也知道去别人家看电视有许多不便,但顾不了那么多了。

广爷爷的小卖店在村东头,离我家不远,去的最多。广爷爷脾气很好,只要孩子们老实地坐成一排,他就会低垂着大眼皮去拧开电视,到了饭点儿也不会哄我们走。

电视就斜放在柜台上,柜台下面是一口跟我差不多高的酱油缸。那是一台浅黄色的电视机,屏幕向外鼓着肚子,右侧一上一下有两个大旋钮,上面的用来咔咔地转台,下面的可以微调清晰度,如果画面还是太模糊,就要去摆弄后面的两根天线了。

我对一些片子和歌曲的源头记忆,就在这间弥漫着酱油味儿的小店里。

印象中《黑猫警长》应该是最早看的,很短,有几集记不清了,在威武的警长甩枪打出“请看下集”四个大字后,貌似下集再也没有演过。“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精明……”这首黑猫警长倒是孩子们经常哼哼的歌。

对《葫芦兄弟》有点偏爱,前后看了好几遍还不尽兴,甚至学着他们的样子去吐水玩火。穿山甲死得那一集,我哭得很惨,独自在外面哭了很久才敢回家,生怕被爸妈看见。好像直到今天,葫芦娃这首歌还经常能听得到。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2)

每逢播《霍元甲》和《陈真》,广爷爷也会跟我们一起看,时不时还会感慨两句,可惜那时根本听不懂他说的意思,只知道嘿嘿哈哈学着剧里的人乱打。霍元甲好瘦,陈真的屁股有点大。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3)

这两部片子,让我第一次听到了粤语歌,虽然听不懂歌词却喜欢得不行。每次看完电视一出来,我总会指着另一个孩子大声唱道:“孩几,我是你爸爸……”

再后来,日本动画片渐渐霸占了荧屏。有一点很奇怪,我虽然看过许多日本动画片,也能对情节记个七七八八,可是其中的音乐却几乎全忘光了,哪怕是旋律都哼不出了。

我爷爷家有电视了,还是17寸的。

老姑出嫁得比较晚,出嫁前她常接一些绣花的活儿来做,这台17寸的黑白电视就是她绣花绣出来的。从此不用再跑去别人家讨人嫌了。

有一部剧叫《人在旅途》,当时大人们都看迷了,一边看一边讨论里头的人物,偏偏我一点也看不进去,只会耐心地等着片头那首主题歌,太喜欢了,尤其爱听“千山万水脚下过”这句,既有气势又有画面感。写这篇文章时我特意试了试,居然还能把整首歌勉强唱下来。

大人们对木偶剧是不感兴趣的,只要播《聪明的一休》,电视就归我所有了,独占的感觉不要太爽。有两件事小孩子们都会做,一是用手指蘸唾沫在头顶扒拉几下,二是动不动就把“咯叽咯叽”挂在嘴边。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4)

跟其他孩子不同,我不太愿意看《射雕英雄传》。只要看到杨康气就不打一处来,另外还老替郭靖着急,在杨康面前,郭靖就像一只随时待宰的小羊。不过,《射雕英雄传》的所有歌曲没有一首不爱的。又是粤语歌,还是听不懂,可就是听不够。首首经典,百听不烦。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5)

应该同在这个时期,还看了《八仙过海》和《西游记》。神话传说对孩子有着无穷的吸引力,看完以后,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话题讨论,铁拐李变丑啦、孙悟空没辙啦、如来佛不讲理啦……那首八仙过海一度是我的最爱,明明不会说粤语,却还咬着舌头让发音尽量去接近。音乐一起,恍如仙境。

如果没记错的话,在爷爷家的这台电视上还看过《四大名捕》、《天涯明月刀》和《绝代双骄》,但对其中的音乐彻底没印象了。

家里终于买电视了,看它个昏天黑地。

在我八九岁上,家里终于添置了一台电视,17寸,黑白,熊猫的。以前是天天往外跑,现在好了,成了一枚名副其实的宅男。爷爷对此颇感不爽,我只顾着看电视,都不怎么去他那了。

《封神榜》是不能不提的,在当时这部片子用特效震住了所有人,另外,它的主题曲也是人人必唱的。我完全不知道唱歌的谭咏麟是谁,但一点也不妨碍我把神的传说听到烂熟。

有几年郑少秋和赵雅芝是真火,几乎是霸屏般的存在,《新白娘子传奇》和《戏说乾隆》,这台播完那台播,那边完了这边又接上,一打开电视全是他俩的脸。大人们说这两人早就结婚了,而且说得煞有介事言之凿凿,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根本就没影的事儿。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6)

我追《新白娘子传奇》的理由有点扯,不是为了看妖怪法术,而是为了听里面那些戏曲味道的歌,白蛇、青蛇和许仙都有不少此类的唱。另外,《戏说乾隆》的主题歌火遍全国时,我最喜欢的却是那段反复出现的背景音乐,另类吧?就是不走寻常路。

看《雪山飞狐》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情况,周围的人都对剧情和人物感兴趣,可我却被里面的歌曲摄走了魂魄,片头曲和片尾曲太动听了,简直爱得死去活来。每天背着小书包去上学的时候,一定会唱上一路,以此来表达着热爱。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7)

《梅花三弄》是我最恨的一部电视剧,没有之一。当时一个台播《梅花三弄》,另一个台在同时段播《胜者为王》,可大人们每次都是必看《梅花三弄》,一坐就是半屋子人,全神贯注地看着皓祯和白吟霜啃啊啃……我就纳闷了,这难道比出神入化的赌技还好看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多年以后,经别人提醒我才知道,在《胜者为王》里有一首插曲,名叫岁月无声,主唱黄家驹。从那之后,我对《梅花三弄》更是恨之入骨。

彩电兴起的年份想不起来了,一个哥哥结婚时买了一台,从那之后,我就总往他家跑。

从黑白到彩色,看似不大的变化,却好像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剧中的人物离我更近了,幻想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和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热映时,我已经出村上初中了,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和电视越来越疏远了,只剩下那些动人的旋律在心间流动。

以前经常循环播放的一首歌(有这样一类歌曲)(8)

随着一点点长大,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越来越懂事,我接收到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回忆的清晰度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很明显我被干扰了,我变得不再专注不再天真。不得不承认,我们活得越来越不用心了。

14岁之前,电视给我灌输了无数神奇,每次我试着去打捞这些神奇时,画带音会一并涌出来。我明白,那些美妙的歌曲在我贫瘠的精神世界里生了根发了芽,即使到现在也依然在成长着茂盛着,它们不仅滋养和陪伴了我,也跟着我一起在长大。

我曾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儿时的电视歌曲能做到让人念念不忘?一是当时娱乐方式单调,我们没得选,所以在欣赏的过程中极为专注,记忆点深刻。二是那时候的电视不能跳过片头片尾,片子有多少集,你就要把主题曲单曲循环多少次,无形中又强化了记忆。

今天呢?影视作品极大丰富了,反而却没有那么多永驻心间的好歌了。症结在于,我们太急了也太躁了,急着要去做很多事情,急得无法忍受一次次的单曲循环,哪怕付费买VIP也要抹掉片头和片尾的音乐。

若我们尊重音乐,音乐就会反过来陶冶我们。若我们无视音乐,那么音乐终将离我们而去。

在你的回忆之河里,漂着哪些闪闪发光的片名和歌名?欢迎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