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这个名词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进化论学说里一些常见的概念,比如“适者生存”“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等,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常加以引用。
法国生物学家雅克·莫诺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进化论有个奇怪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懂进化论”。的确也是如此,一直以来,我们时常以为尽管在生物进化方面,我们并不精通,但对一些基本的进化论常识还是有的。
比如“人是猴子变得”“自然界是战场,生存竞争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生物一定会从低级进化到高级”等,这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理所当然上的进化论认知。
殊不知这些认知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过时和争议。
还有很多人喜欢将进化思维迁移到其他领域,比如经济学、心理学、战争和商业。这本身是个很好的思考方向,但也恰恰因为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在迁移过程中容易对进化论本身进行过度简化,甚至陷入误用和乱用的陷阱。
1859年,达尔文有关生物进化论学说的著作《物种起源》一经出版,震动了整个学术界和宗教界,强烈地冲击了《圣经》的创世论。达尔文认为,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天择的进化为其基本假设:此外,并以性别选择和生禀特质的遗传思想来作辅助。
这种生物进化论学说,既对宗教“神造论”和林奈与居维叶的“物种不变论”发起一场革命。同时也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主张和引领,震动当世。
不可否认,限于当时有限条件,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再加上一些错误的理解方式等原因,形成了一些极端错误的思想。
如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试图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和干预人类世界的思想,对整个人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入侵弱小国家、屠杀落后民族、歧视残障人士等恶劣行为提供了思想基础。
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进化论已经从达尔文个人的天才推想变成了一门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大量实验证据支持的现代科学理论。如今,很多大学专门设有研究进化生物学的院系和专业,如此情形之下,如果仅把它视为一种科学理论,视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大大低估了进化论的价值和影响。
正是出于此种顾虑,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出版了《王立铭进化论讲义》一书。这位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在生命科学的研究浸润多年,为公众长期追踪生命科学与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发表了诸多较有真知灼见的有关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抽取出一套简洁的公理体系,并用它穿越40亿年进化历程,呈现了生命起源、增长、适应环境和形成复杂组织的关键要素和完整过程。
1、进化论的公理体系进化论的公理体系由四大环节组成,分别是可遗传的变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生殖隔离。这四个首尾相连、像坦克履带一样持续滚动的环节,解释了生物体是如何从一致当中产生差异,这些差异又是如何被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地球上千变万化的生物特征的。
在作者看来,进化的四大环节为什么能够出现,并且推动生物进化持续进行了40亿年,是因为生物界存在的一对永恒的矛盾:自私和匮乏。
自私,在这里指的是任何一个活着的地球生物,都有一种最大化它的生存和繁殖机会,尽可能地扩大子孙后代数量的本能冲动。
匮乏则是指资源的匮乏,或者是相对的局部稀缺。
这些并不难理解,生存和繁衍生息是动物的本能,要维持这种本能,就必须获取更多的资源,或者说让自己适应能够获取到的有限资源。
那下面我们分别说一下进化论的四大公理体系:
(1)可遗传变异
是指生物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稳定地代代相传,同时还会持续出现微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这些改变本身一旦出现,还可以继续稳定地传承下去。
当然,并非所有的变异都是有益的,但生物进化中,有一种经过证明的”用进废退“的观点。那就是经过变异后身体所获取的新的功能,如果是对生存有用的,则会被持续地遗传下去。而那些有害的变异,则会逐步在进化中被摈弃。如人虽然还有尾骨的存在,但尾巴因为没有用,早已经完全退化,不复存在了。
(2)生存竞争
基于前面所提到的“自私和匮乏”的矛盾存在,导致生物彼此之间一定会出现激烈的竞争,竞争阳光、空气、水、食物、安全的栖息地和交配对象等等。
在达尔文看来,生存竞争有三种形态: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和环境竞争。这些都不难理解,这三者分别对应的是同物种、不同物种以及和适应环境等之间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并不必然就是你死我活,更多的是一种合作、连接、融合和适应。这些竞争所使生物产生的优越或适应能力,自然也就遗传给了后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生存。
(3)自然选择
也可以理解为适者生存。可遗传变异提供了大量存在差异化特征的生物个体和物种,像倒水一样倒进漏斗的开口;在漏斗内部,这些生物展开了生存竞争,争夺通往漏斗出口的一线生机;而在漏斗的出口,决定谁能出去的,就是自然选择。
哪个生物所拥有的变异功能越适宜生存和繁殖,或者满足其间一条,就为自己增加了被自然选择的几率。
比如哺乳动物中,只有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小部分灵长类动物,获得了第3种针对红色的色彩感应器(其他动物一般只有两种色彩感应器),可别小看了这点小功能,它能帮助灵长类动物在茂密的森林里更容易区分红色的成熟果实。
(4)生殖隔离
可以说以上三个环节,基本上已经解决了生物进化的变异和优选过程,接下来还剩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那么多独立的物种?为什么同一物种之间,还有那么多种类,如各种各样的猴子、蚂蚁等。这恰恰正是生殖隔离所导致的结果。
新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地理隔离、独立进化和生殖隔离三个阶段。地理隔离阻止了基因变异的自由传播扩散,两个生物群体间因此可以分别独立进化。比如中国的陆地生物发生了变异,那么远在澳大利亚的陆地生物就得不到这种遗传。
独立进化的时间足够长,彼此间的差异大到无法交配繁殖,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种。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有袋鼠而别的国家没有的原因所在。
2、进化论在商业中的应用不少商业领袖很喜欢谈进化论,也习惯用进化论的思想来解释和指导商业行为。严复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商业领袖们说“商场如战场”。在进化论中,竞争是一个能够同时贯穿生物世界、人类世界和商业世界的概念。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三种竞争方式,对于今天的商业活动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特别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商业意义上的竞争表现得更加明显。曾经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和搜狐)之间的竞争就是典型的“种内竞争”。种间的竞争则如,本是生产手机的厂商小米,与电视的老牌厂商长虹本没有什么关联,属于“不同物种”,但由于小米也开始涉足包括智能电视在内的多种产品的开发,他们之间的竞争就此形成。
第三种竞争是指那些希望基业长青的商业组织,应该而且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约束条件——特别是人类世界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外部环境变化等。
在书中作者也通过案例针对这三种竞争,给出了一些较为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
3、写在最后作者在本书中非常系统地解释,并且串联起来了很多我们以前知道,但是不一定真正思考过的知识及概念。本书在让我们在了解生命的亿万年演进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新看待自己,让我们知道人生中每天经历和感受的这一切,在本源上来源于何处。
正如刘慈欣所说,作者在书中用生动绚丽的笔触,描述了大量的生命进化的范例和场景,引人入胜。这40亿年的生命历程,是终极的传奇,其曲折与壮丽、宏伟与浪漫,让任何一首史诗相形见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