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河南出生的名人伟人有哪些吗,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李鸣钟(1887—1949),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西北军著名将领,冯玉祥的“五虎上将”之一,是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抗日战争期间,李鸣钟虽然为当权者所忌,数次上书都未能复出带兵,但他通过旧时的同袍战友,从各个层面上积极参与抗战,为抗日救国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温旭阳(1890年12月-1936年4月6日),字旭出,又名朝阳,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底张乡柴窑村,洛宁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革命烈士。五四运动前后,风华正茂的温旭阳很快接受了新思想,他立志投身革命。他曾拜谒孙中山,详陈救国之道;他毅然加入共产党,领导家乡人民誓死抗争;他站在刑场上,也不忘激发群众奋起反抗的斗志。
戴民权(1891年-1940年),名正,字端甫。河南汝州市蟒川镇戴湾村人,中华民国军人,官至中将。曾参加过讨伐陈炯明,营救孙中山的战斗。1940年5月戴民权奉令于河南遂平境内截阻日军壮烈殉国,时年48岁,他是中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
任应岐(1892-1934),字瑞周,出生于河南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一个农民家庭,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面对国家动荡,他追随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战斗。1934年11月9日,任应岐与吉鸿昌在天津国民饭店接待李宗仁的代表刘少南,商议反蒋合作事宜时,突遭军统特务暗杀,任应岐、吉鸿昌受伤被法租界工部局扣押。11月24日,任应岐、吉鸿昌同时被国民党以"扰乱治安、加入共党、危害民国"罪枪杀。
杨体锐(1892-1913),字姿英,河南省孟津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后,杨体锐积极筹划武装起义,在赴孟津途中不幸被北洋军阀逮捕。在狱中,杨体锐给祖父母写下一封遗书,遗书中写道:"孙未得为国灭贼,又被贼捕,死不足惜,人固有一死,此固孙所乐"。体现了杨体锐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1913年8月4日杨体锐英勇就义,年仅21岁。
韩文英(1893-1944)国民党陆军中将。河南嵩县人。参加北伐战争,与奉系四十军孙殿英部作战时,屡建奇功、“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积极抗日,屡创日军,于民国31年(1942)6月后,连克江西省的弋阳、东乡、鹰潭等10余座县城,稳定了战局,升为第一零零军代理军长。1944年4月28日病逝,被安葬在光泽县中山公园,后迁葬于附近山麓。墓碑上书"河南国民党人士韩军长之墓"。
陈照丕(1893一1972),字绩甫,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村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他品德高尚,诲人不倦,对推广陈氏太极拳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崇拜,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抗日期间陈照丕教授战士们武术,训练战士们的近战本领,尤其是大刀用法。作战时,陈照丕亲率敢死队出生入死。
李文田(1894-1951)字灿轩,1894年生于河南浚县,国民党二级上将、原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 。天津抗战李文田不仅给日军以重创,并免于三十八部队的流失,为今后抗日保存了一支劲旅。后李文田被宋哲元任命为三十八师代理师长,他率领全师转战于河北省抗日前线。1940年他与张自忠共同指挥了随枣战役、襄樊战役。
燕鼎九(1894-1941.1),河南新蔡人,原名寿琪,号定九,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22纵队副司令兼河南省第8军分区保安副司令。1941年1月,时任上校副司令官的燕鼎九率游击第二十二纵队参加豫南战役,在汝南城效抗击日寇,因寡不敌众,遭日寇杀害,时年47岁。
晁哲甫(1894年12月3日-1970年12月23日),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人,教育家,革命家,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领导人之一。"七*七"事变后,回到家乡,发起组织"抗日十八团"、"抗日救国会"和"战地动员委员会",将清丰县一千二百多人的民团改造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后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
赵连芳(1894~1968),字兰屏,河南省罗山县人,农学家、细胞遗传学家,中国现代农业科学先驱者之一。早年曾加入同盟会,抗日战争期间对四川及大后方粮棉及外销农产品增产,解决战时军需、民用贡献甚大。抗战胜利后,接管台湾农业机构,清除殖民地农业弊端,奠定了台湾农业的发展基础。
张之朴(1895-1945), 河南省偃师市牙庄村人,又名张豫坤,中原抗日英雄,河南义勇军司令员。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20年,摧垮北洋军阀政权,为推翻中华民国段祺瑞的军阀政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锋"。1926年,因张之朴策应北伐有功,汪泽楷在向党中央的报告中,称赞张之朴是"北方的叶挺"。1945年,张之朴被中共河南区党委称赞为"河南抗日武装杰出的领导人"。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