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古镇三塘盖天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重庆黔江濯水堰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重庆黔江濯水堰塘(上善濯水清新黔江)

重庆黔江濯水堰塘

濯水古镇

三塘盖天路

蒲花暗河

芭拉胡

《濯水谣》演出

黔江武陵山

北纬30?,是地球上神秘地带。黔江,是神秘地带上的一块翡翠,镶嵌在武陵山脉腹地。在这里,你可以见识人猿揖别时代的红土湾老屋基洞旧石器遗址,追寻1400多年前的老石城,遐想因丹而兴的遥远盛景……在这里,你可以探寻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的战斗足迹,感知红三军原政委万涛的大爱真情……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土家苗汉文化交融中的奇风异俗,欣赏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的魅力风光……在这里,你可以见证“黔江精神”带来的变化与繁荣,感受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区、全国综治“长安杯”城市等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清新黔江欢迎您。

黔江精气神

初夏,塞上邻鄂。松林村一组的菊花基地里,梯土上菊苗葱郁。在黔江,从金溪到金洞、从白石到石家,随处可见的风景,带着泥土的芬芳,讲述着既遥远又贴近的故事,呈现出黔江人民的精气神。

脚下这片梯土,在当地人的记忆中,原本就是一个个岩窝窝。不过,时光之钟走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人——“土家愚公”简旺超、人称简二先生以“一捧土一碗饭”的精气神,带领村民改土;土地承包后,带领儿孙改土,87个乱石坑成了22块梯土,在贫瘠的土地上,这里的人们刨出了温饱。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就是那个年代黔江极度贫穷的真实写照,一部反映黔江现状的专题片《穷山的呼唤》曾经震撼了许多人。

那个年代,黔江人不等不靠,在这片土地上演绎了许许多多像“土家愚公”简旺超这样的传奇故事:悬崖峭壁上,土家人肩抬滑竿送专家勘测选址大河口电站;高山大盖上,土家苗汉儿女以人海战术“啃通”梅子关隧道,开凿出一条条天路……正是因为无数个“土家愚公”坚守苦干,告别苦熬,播种希望,黔江在八七扶贫攻坚中顺利跨越温饱线,于是有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更有了“北有临沂,南有黔江”的美誉,成就了“如果要写中国扶贫工作历史,一定少不了黔江”的佳话。

“黔江精神”是什么?“黔江精神”就是脱贫精神,就是黔江人骨子里自强不息战贫困、坚毅笃定奔小康的精神。更是生活在白云深处的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20多个少数民族儿女敢向恶劣环境宣战的豪气,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骨气,众志成城、追求美好生活的志气。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黔江人民以“黔江精神”为骨,挥动赶山鞭,不但要吃饱,还要过得好。2006年渝怀铁路竣工,2010年黔江武陵山机场开始试航,2012年渝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铁公机”缩短的不仅是黔江与山外的距离,更缩短了向幸福出发的距离。

进入新时代,黔江人民誓师“黔江精神再出发”,再次诠释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真谛。聚焦聚力“两不愁三保障”,以滚石上山、抓铁有痕的韧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靠辛勤劳动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于2017年一举摘掉“贫困帽”。

简义相,简旺超的侄孙,菊花基地的业主,这位金融专业大学生,成为“黔江精神”的血脉传承人,在过去只种玉米土豆的高海拔山区种植杭白菊成功,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这,不仅是故事的传承,而是演绎了黔江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一步步战胜贫困的故事。

而今,黔江正按照摘帽后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不摘”的要求,弘扬深化“黔江精神”,构建起烤烟、蚕桑、中药材、经果林、特色蔬菜、羊肚菌等山地特色、立体农业发展模式,无数个如简义相一样的产业发展带头人,牵手贫困群众,用苦干的“精气神”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书写着小康路上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新传奇!

天理良心镇

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濯水,往往惊叹于全长658米的风雨廊桥沧浪桥,或折服于恍若隔世的“苍天有眼”地质奇观,而古镇老街那刻着“天理良心”的古碑,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千百年来,濯水经历了无数风雨,积聚了巴楚文化的交融和久远的华夏文明。来自各地的商户,给我们留下了无数闪光的智慧和宝贵的人文遗产,“天理良心”道德碑便是其一。

此碑原本在古镇对岸玉灵山上灵应寺的前殿,石碑一米见方,碑面楷书阴刻“天理良心”四个大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如今,灵应寺遗址上残存的山门门额楷书阴刻“玉灵山”,门柱刻楹联“玉宇无尘望去皆松风水月,灵山有路游来尽圣域贤关”;明心台刻有“卓哉此台,妙景天开,清清泉水,涤去尘埃,借兹明心,好入蓬莱”等诗文。灵应寺毁败后,镇上居民出于对古碑和天理良心的敬畏,将其移至老街,作为他们世代秉持笃用的信条。

濯水人讲“天理良心”,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自觉。从前这里有一个名叫蒋良心的后生,父亲早故,他在阿蓬江上打鱼为生,细心赡养老母。有一天,他打起来一条特别大的鱼,背鱼回家后,母亲见了大呼“这怕是鱼神,若吃了怕是遭天打雷轰。”娘俩本都饿了,家里也没别的吃食,但母亲这样一说,良心也有不安,于是把鱼放进了屋后的大水井里。返回屋里,却发现米缸里满满的一缸米。娘俩深信是神鱼显灵了,于是把这条大鱼放回了阿蓬江。此后,良心打鱼总是颇有收获,他们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濯水人常说“做事要打天良”,这俗语里的“天良”就是天理良心的简化而已,意思是要敬畏天理、恪守良心。天理是指天下的道理和法则,也是天地自然的规律;良心指人的良知和善性。天理是他律,良心是自律。

明、清以来,濯水商贸极其发达,店肆林立,商贾如云,相继出现了茂生园、宜宾栈、光顺号、同顺号等“十大号口”和万天宫、禹王宫、万寿宫三大会馆,形成常年无间歇的“百日场”,与龙潭、龚滩并称“酉阳三镇”(濯水旧属酉阳),这里也成为了西南地区和土家族文明史上重要的商贸重镇。

古往今来,无论是濯水,还是黔江,无论是商号、游摊,还是古镇居民、赶集的农民,都秉承着“天理良心”的训条,诠释着古镇商业繁荣的密码。“通财鬻货、知机善道,厚积薄发、裨生益民,禁伪除诈、市贾不二,童叟无欺、天理良心”的《濯河坝商贾规条》;信字号绸布庄“买尺放寸,少寸补尺”的承诺;余家药房“人命比天大,药价不是价,有钱拿钱买,无钱说句话”的店规,都是见证。展柜里的“半边钱”“找补劵”,一张纸币撕成两半用,十里八乡都“通用”;柜台上一本赊账单,只见数额不见签名;“濯河坝讲堂”前有凉亭,武陵山区独有的开放式义学凉亭;红军善行感天地,古镇居民“草垫垫船渡红军”,都是写照。今天,濯水商会依然将“天理良心”这一古训写进商规;濯水绿豆粉名扬天下,只因制作者多加了“三两绿豆”;濯水老街设置良心秤,秤杆上翘、“立起”公平等等,都是传承。

清代濯水烟房钱庄所发行的濯河坝烟房钱票,是目前所见重庆最早的纸币实物。关于烟房钱票的认识常有误解,国际纸币协会创始人之一柏文先生所著的《百草集》将烟房解读为吸鸦片的场所,很多书籍文献也都沿袭这样的描述。直到2016年,柏老的弟子蔡小军来到濯水,无意中看到这枚古钱币,才发现先师著作中的失误,于是专门撰文写道“我们对这种钞票的理解都错了!在纠正之余,更应鞭策和自责!”

蔡小军的作为,不正是讲天理良心的一种学术态度吗?看来,“天理良心”这一信条不只属于濯水独有,而是更多人。

这不,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第一季》栏目组专程来到濯水,拍摄、推介和传播《濯水——大诚止于信》,让“天理良心”奏响了新时代,传遍了全中国。

孝在芭拉胡

“城在峡谷上,峡在城中央。”这是黔江“峡谷城”的形象写照,中国唯一,世界罕见。这条峡谷叫芭拉胡,它穿凿酉阳、插旗二山,绵延10公里,横跨七个地质年代,挑起黔江新城老城,融山、洞、峡、瀑地质奇观和土家历史文化于一体,谷宽80—100米,平均深度200米,最深切割500米,左右峭壁直立,两岸峰峦如聚,河水清澈见底,时而急湍胜箭,时而猛浪若奔。谷右山岗静穆的“柳孝亭”,仿佛在传颂着千年以前的故事。

东汉永建(126—131)年间,黔江老城楠木坪(今城东街道南海城社区)还是涪陵县东北的一个小山村,村里居住着一对柳姓夫妇,膝下一子,取名映芳。映芳天资聪颖,性情乖巧,从小就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龄,为人正直。久而久之,以其“孝顺亲长、廉能正直”而闻名乡里,被涪陵县令推举为孝廉,以五官功曹候任岩渠县(今四川渠县)令。映芳还没来得及走马上任,父亲便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柳母常彻夜偷泣,以致双目失明,家境衰落如洗,映芳只得靠到酉阳山打柴,换取家庭用度,艰难维生。

百善孝为先。映芳的孝行,似乎感动了天地。一天早上,映芳来到酉阳山脚,遇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把他领到酉阳山中,指着一棵树说:“月伐一枝,足供母膳。”映芳依照老人的指点,砍回一枝售卖时,被一个行医的人认出是名贵的中药材沉香木,再查看结香的程度,树龄至少在千年以上,是沉香中的上品,于是高价买下。映芳屈指一算,这些钱省吃俭用,一月足之够也。于是,他遵从老者之言,每月只去酉阳山取一枝沉香木,从不贪多。他除了悉心服侍母亲,便或是自学诗书,或是教授蒙童,或是调和邻里,不时力所能及地解人急难,其贤德之声望,较以前更隆。

本初元年(146年),巴郡郡守再次推举映芳为孝廉,质帝下诏起用。但映芳秉持“父母在,不远游”古训,婉拒朝廷之诏,决心服侍母亲颐养天年。孰料天妒好人,就在这一年,映芳因为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草葬于酉阳山麓。

在黔江,“柳孝子”作为故事家喻户晓,作为德行竞相效法,作为文化经久传承。“柳孝”的内涵,不仅是孝,还有和、善、美。二十三年后的建宁二年(169年),涪陵县令赵台为映芳墓树碑一方,亲题“孝廉,重其行也,清节俭约,风励子孙”墓志,在墓旁修建“柳孝子亭”,朝廷为其谥号“庄敏”,在乡贤祠设位享祀。在民间,传因映芳的孝行感动了玉皇大帝,特派孝星化作老叟下凡指点迷津,化解他母子俩的苦难,人们把两山间的峡谷叫“遇仙峡”,2015年根据“大峡谷”的土家语音更名为“芭拉胡”。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黔江鹅池8岁女孩倪东艳弱肩担家计,服侍智障寡母而“感动重庆”;正阳44岁建筑工人黄敏十年如一日,照顾病残堂兄一家获评“重庆好人”;城东石城社区开展和顺、和美、和睦、和谐“四和社区”建设,涌现出程绍光、程祖全父子接力守护烈士陵园70年获评“中国好人”;全区大力弘扬“孝文化”,倡导家庭和顺、长幼和睦、社会和谐,两捧全国综治“长安杯”。

炫彩民族风

黔江大型民族歌舞诗剧《濯水谣》,以民歌、民舞为主要表现形式,将清灵隽秀的黔江山水、人文、风情、歌舞融为一体,将原生态民俗文化“哭嫁、赶年、摸秋、赛龙舟”等习俗以及南溪号子、摆手舞、西兰卡普、抬石号子、薅草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地串联在一个爱情故事里,展现出鲜活的民族特色,曾先后在重庆大剧院、北京民族剧院演出,并走出国门,到巴西巡演,参加保加利亚第46届国际民俗文化节。

黔江,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少数民族风情绵延炫彩、源远流长。

《左传》载,3000年前,“周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巴人即使在战争的环境下,也能歌之舞之,乐观向上。生活在黔江的巴人后裔,常以大山为伴,与艰辛为伍,被那叠障重岩,幽禁在世外。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红日取暖,肩挑背磨,以山歌为媒,以摆手舞相娱;黑夜,围坐院坝火塘,星星点灯,消减疲惫,哼小调传承,拥吊脚楼入眠。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以言传身教方式,原真地保存着自己能歌善舞的族性风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大板腔的歌词,便是黔江土家人以歌为伴的写真:

南溪山高两面坡,男女老少爱唱歌。

沿河两岸号子起,砸断幽幽南溪河。

黔江人寓劳动于娱乐,在生产生活、玩耍小憩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创造出了山歌、盘歌、哭嫁歌、叙事歌、儿童歌、号子、小调、福事和薅草锣鼓、夜锣鼓、歇后语、谚语等文艺形式。其对象之宽泛,手法之繁多,形式之灵活,特点之独到,总是让人目不暇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们在田间地头即兴创作了《承包歌》:

搞好生产责任制,田生黄金地产银。

农民田土放到户,家家粮食收得多。

在许多场合,他们都以歌舞为媒。朋友聚会时,会用筷子击拍,合唱《敬酒歌》,还手舞足蹈:

毕兹卡的朋友比星星还多,毕兹卡的美酒比山泉还甜,毕兹卡的道路上开满鲜花,毕兹卡的酒杯里斟满祝愿。嗬嗬嗬嗬嗬嗬也,不喝也得喝,嗬嗬嗬嗬嗬嗬也,大家一起喝,喝!

青年相恋时,他们口吹木叶,对着山歌,诉说衷情:

大山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

几时吹得木叶响,只用木叶不用媒。

大山木叶青翠翠,妹要小郎攒劲吹,

几时吹得凤凰调,木叶就是大红媒。

大山木叶青又青,郎吹木叶试妹心,

要学画眉常年叫,莫学阳雀叫一春。

黔江人居吊脚楼,品酥油茶,喝摔碗酒,跳摆手舞,吼南溪号子,对木叶情歌,这或许就是黔江人外化于形的炫彩风情。

诗画武陵山

黔江武陵山主峰位于辖区石会镇。

古时黔江,山高路远,溪深涧险,却挡不住诗人的脚步。

于是,黔江武陵山便有了诗山、仙山的美誉。

武陵山主峰拔地而起,海拔逾千米,有“武陵峰万仞,突兀镇黔江”之说,寇准、黄庭坚、张之洞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和辞章。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19岁的寇准高中进士,出任归州巴东(今湖北巴东)县令。上任伊始,寇准外出考察民情,黔江就是其中一站。

一日,寇准来到武陵山下,顺着石梯爬过一道又一道陡坡,沿途沟壑深邃,丛林茂密,登临峰巅,已是傍晚。

脚下山峰耸峙、四面凌空,远处峰峦如聚、林海如波,那砂质页岩风化而呈万千姿态,似公孙相扶,如母子悄语,像夫妻絮语,若婆媳相亲,或背负竹篓,或手牵羔羊,仿佛八仙赴会,酷似唐僧取经,因势赋形,惟妙惟肖。薄雾缥缈,白云如絮,峰云相携,万千变化,清风徐来,含烟凝碧,奇峰隐约,云海翻腾,诸峰匿迹,山势欲飞。览此美景,寇准诗兴大发,即赋《武陵景》一绝:

武陵乾坤立,独步上天梯。

举目红日尽,回首白云低。

登天梯,送红日,踏白云,《武陵景》抒发了他少年得志、雄心勃勃的心情。

相传,武陵山之名系唐玄宗李隆基所赐。武陵山曾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圣地,一度与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极盛时“远近缁流,奔赴不绝,香火之盛,殆甲全州”。

主峰的真武观,“武陵古刹”赫然。山脚的香山寺,香火延续至今。后山的天子殿,雕梁画栋依稀。

千百年来,迁客骚人、信徒香客纷至沓来,诗咏武陵山。明代无名氏的《武陵诗》与《武陵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生福地武陵山,峙立乾坤不等闲。

联峰落脚培金脉,玉笋冲霄捧翠盘。

一剑云横喷紫气,九天星彩映元关。

神功默默资民命,戛音传声四海沾。

清代邵墪的《武陵雾雨集句》生动描绘了“混茫一色,渺无涯际”的武陵景:

西风吹雨叶还飘(李洞),洒幕侵灯送寂寥(杜牧)。

薄雾崖前秋漠漠(灵彻),片云头上晚潇潇(雍陶)。

清代黔江土家诗人陈景星的《九日游武陵山》最为神似:

一笑登天上,群峰俯脚跟。

雨收山路滑,云起寺门吞。

晚清名臣张之洞登山而流连忘返,赞曰:“尚爱此山看不足,每逢佳处辄参禅。”

有诗就有远方。黔江古十二景中“武陵雾雨”“羽人烟鬟”即属于此,现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之一。

本版文图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