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晓蓉

未来3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教育资源如何布局?8月29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与杭州市教育局联合召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基础教育名校集团化办学深化行动新闻发布会。到2025年底,大走廊共安排推进88所学校建设,其中建成学校75所。此外,杭二中、学军中学、学军小学、崇文实验学校等多家学校与大走廊进行名校集团化办学合作签约。

会上发布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教育设施补强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两份文件有哪些重点?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

加快城西科创大走廊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除中小学、幼儿园外,还将大力推进市区共建高中学校。杭十四中青山湖学校2023年建成招生。在此基础上,2025年前,根据大走廊和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区(以下简称“三区”)需要,市教育局与三区再合作共建1—2所高中学校。实施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扩大学校招生规模。

杭州教育走廊(含金量满满诚意满满)(1)

实施大走廊基础教育名校集团化办学深化行动。大力推进大走廊区域内高中名校集团化办学,2022年底前,大走廊内9所高中纳入市直属学校教育集团化。2022年完成组建30个义务教育名校集团,24个学前教育名园集团;大走廊区域内2022年后新建的基础教育学校全部纳入名校集团化办学,支持名校领办、托管大走廊学校。2022年,与中国美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6个高校附属学校。

实施大走廊教师学生交流提升行动。比如选拔30名以上名师在大走廊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每年选派100名以上大走廊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到市区名校挂职锻炼;鼓励集团市属高中与大走廊内高中联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双方学校学生定期交流学习机制。

加强大走廊区域学校招生统筹,积极推进高中招生一体化。逐步增加市属高中与大走廊区域学校高中双向等额招生人数。2022年市区普通高中面向余杭、临安双向等额招生名额较2021年增加50%,2023年较2021年再增加50%。2022年,余杭区面向市区双向等额招生学校增加余杭第一中学、余杭中学2所。扩大市区共建高中学校招生名额。杭十四中青山湖学校2023年建成开始招生。逐步扩大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杭十四中青山湖学校面向余杭、临安招生规模。

发布会现场举行了签约仪式。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与大走廊学校签约结对;杭二中、学军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及有关城区学校与大走廊学校进行集团化办学签约。

杭州教育走廊(含金量满满诚意满满)(2)

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邱月灵表示,学军中学将与大走廊区域内的余杭中学、太炎中学和临安中学进行集团化办学,并打通本部优质教师资源,保障大走廊区域内的学子享受本部同等优质师资教学质量。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我省着力打造的创新策源地。早在今年5月,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草案)公示时就引起不小关注。

目前大走廊集聚了近百万人口,每年新增超过7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的创业者,这是大走廊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最宝贵的资源。相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走廊内基础教育水平不高,优质教育供给不足,始终是企业人才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制约大走廊发展最突出的短板。

大走廊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落实巡视整改要求为契机,接下来将用3年时间,让高品质的基础教育与高质量的融合发展相得益彰,努力打造大走廊“美好教育”样板,推动大走廊实现“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的使命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