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整体厨房是当前市场的消费热点,但整体厨房还是全新的厨电品类,行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自媒体“家电圈中张亚晨”的一篇文章研究得比较深入详致,这里节选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整体厨房都包括什么(整体厨房究竟是怎样的)(1)

“整体厨房”已是当前一个消费热点,至少是厂商积极培育的一个新的产品类别,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一定了解“整体厨房”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也算为“整体厨房”做一次科普吧。

1.更新认知

目前,市场上声称的“整体厨房”、“集成厨房”、“一体化厨房”等,均为标准所指的整体厨房器具。

国家标准GB4706.107《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整体厨房器具的特殊要求》给出的整体厨房器具的定义是:由单一制造商提供,打算在厨房或类似空间中安装和使用,集成了一个以上具有各类厨房电器功能的单一设施的组合式器具。

其中,上述单一设施被视为或称为该组合式器具中的“功能单元”。

为何要增加“器具”二字?

家电标准中把所调整的家电产品整机用“器具”代指。一台家电产品,由壳体、部件及电气附件(如导线、开关等)等组成一个独立体。而上述标准也将“整体厨房”视为一“台”家电产品整机,故称为整体厨房器具,它也是由壳体和部件及电气附件组成。

整体厨房器具的部件就是各个“功能单元”,其中也包括橱柜;整体厨房器具的壳体,由橱柜和厨房墙体以及“功能单元”的面板等构成;当然,整体厨房器具同样有导线、开关灯电气附加。

去掉“器具”二字的“整体厨房(或集成厨房、一体化厨房)”称谓更顺口,因而适合商业推广,便于传播流行,没问题!

商业用语与标准术语在不同场合或语境下使用,不必非要追求统一,但要知道其本质相通即可。

从以上分析看,我们购买一套“整体厨房”(省略“器具”二字,下同),可看作是购买了一台大号的家电产品整机。

如果仍未建立“整体厨房”的实物印象,那么可看一下当前流行的“集成灶”。

整体厨房都包括什么(整体厨房究竟是怎样的)(2)

“集成灶”就是一套微缩版的“整体厨房”,它集成了灶具、吸油烟机,消毒柜或洗碗机等“功能单元”于一个独立体中,只是集成灶的壳体已自身完备。

目前市场上的“整体厨房”多为微缩版产品(只是相对厨房空间和厨房功能而言,微缩程度不同而已),真正意义的“整体厨房”并未在当前形成消费主流。

2.“整体厨房”与整体橱柜

早些年,整体橱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家庭厨房的结构格局和感观效果。整体橱柜的本质是非电类的结构体,起到支撑、隔离、包围作用(如构成操作台面和储物空间,支撑或包围灶具、水池和某些电器等)。

在当前的“整体厨房”中,橱柜仅是“整体厨房”壳体的一部分。

整体橱柜面对的安全风险因素主要有机械强度、材质、火灾以及安装等。

“整体厨房”面对的安全风险因素则有机械强度、材质、火灾、安装、触电、机械伤害、烫伤、辐射等。

因此,不论是制造商还是消费者,将两者存在的安全风险等同化都是错误的。

3、“整体厨房”的特征

“整体厨房”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

1)整体设计,包括:

--厨房空间整体布局与利用的统筹;

--基于感官的风格协调或一致;

--生产与安装工艺水平的一致;

2)“功能单元”间关联关系的统筹;

3)用电负荷的统筹管理;

4)“功能单元”的模块化,各“功能单元”以“嵌入”方式相互融合。

5)由单一制造商提供(包括产品和服务)。

6)常需功能应用必有(或按需配置),常见操作得心应手。

4.“整体厨房”的“坑”

以下问题如不加以关注,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坑”,对制造商来说就是产品缺

陷。

1)协调性/统筹化

缺少“整体设计”的协调性/统筹化就谈不上整体性。尤其是诸如集成灶等微缩版的“整体厨房”,不仅其自身需要整体设计,还应与厨房其他设施的协调与统筹,否则安装完毕后,消费者会顿生鸡肋感,且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2)“功能单元”间的关联关系

单一的家电产品,只需基于其自身的存在而符合相关标准即可,但其被当作“整体厨房”的一个“功能单元”使用时,就要考虑到与其周边其他“功能单元”的关联关系,如水、电、气管线的交集,热影响、电磁干扰等等。对此没有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就不足以消除由此引发的安全隐患。

也就是说,不论制造商还是消费者,以为单一产品是符合标准要求的,集成在一起后就一定仍是符合标准的,那就大错特错。或换一说法:若制造商用单一产品的“合格”证明的集合来表明所提供的“整体厨房”的合格性,则属于移花接木,鱼目混珠。

3)负荷统筹管理

集成了多个较大功率“功能单元”(如烤箱、多头电(磁)灶、热(开)水器、洗碗机,甚至滚筒洗衣机等)的“整体厨房”,其总功率超过10千瓦,若它们同时工作,电流将达到40安培以上。

如此大的用电负荷,对普通民宅供配电设施的威胁是可预见的。因此,就需要对这些用电器的工作时机和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调控,这就是负荷统筹管理的意义。这种调控必须是“整体厨房”附带的一项功能,不能指望消费者在使用时自主调控。

4)单一制造商提供

之所以强调“单一”,是为了明确和固定“整体厨房”产品质量责任的承担主体;之所以突出“制造商”,也是因为产品质量的保障者和产品质量问题的最终解决人都是制造商,除非制造商以外的独立主体(如代理商或服务商)获得制造商的完整授权。

单一制造商,还意味着“整体厨房”中的所有“功能单元”均由该制造商生产或获得该制造商的认可的他人生产(如以OEM或ODM等方式生产方式),并赋予该制造商的品牌标识。

如果由一个非制造商的主体(如装修公司或橱柜厂商)东拉西凑一套“整体厨房”交付消费者,那么且不说其集成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仅日后需要售后服务时或产生质量纠纷时,消费者就要面对N多个产品制造商,期间的相互推诿或拖延扯皮足以让消费者吐血。

整体厨房都包括什么(整体厨房究竟是怎样的)(3)

5)利用率的不均衡

“整体厨房”中的各个“功能单元”,在家庭厨房中的利用率是不均衡的。各个 “功能单元”都有其自身特点决定的“故障率”、“无故障运行时间”、“安全使用年限”等一系列与运行相关的质量要素,同时启用,却有不同的正常使用时间,是使用“整体厨房”必然会有的现象。

另外,在理论上机电产品中的部件越多,发生故障的概率就越高。

可预见的是未来“整体厨房”产业的竞争焦点之一就是集成度,即追求在一套“整体厨房”中集成尽可能多的“功能单元”。其结果可能是在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的同时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烦恼。

从以上层面看,“整体厨房”更多体现在新安装,新使用阶段,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整体性”会逐渐淡化。

如果不是由单一制造商提供的“整体厨房”就更谈不上“整体性”了。

以上不足的弥补,在于制造商对提升产品质量追求和对售后服务质量的提升。

6)企业基因的影响因素

企业基因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路径、能力和未来--这已成为社会共识。

当前,能生产全类别产品的企业并不多。如有的企业擅长电热类产品,有的企业专事制冷器具,有的企业只做电动类产品,有的企业仅涉足小厨电或卫浴等。

这种“产品能力(研发设计、制造工艺、质量管理,品质控制、品牌优势等)”的侧重可能是创业初期决定的,也可能是发展中调整的,但都会以企业基因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并传承下去。

无论哪种情况,其特点就是在他们所坚持的产品类别上的“产品能力”较强,即使是“全类别”企业,其不同产品类别的“产品能力”也会有强弱和长短。

这一产业现实反映到“整体厨房”上,就是一家单一产品能力很强的企业,未必就有多类别(尤其是产品原理和技术体系等差异较大的类别)产品的“产品能力”。

如果出于成本考虑,不论是否在自己专长范围内,所需要的“功能单元”一律自己制造。那么,对这种“整体厨房”质量的“整体性”就要存疑。

致力于“整体厨房”的企业,努力提升相关类别产品的“产品能力”则是头等任务;追求“整体厨房”的消费者,除了对价格的关注外,也应首选那些多类别“产品能力”较强且能力均衡的品牌(尽管消费者很难判断)。

原文题为:科普“整体厨房”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