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句话是谁说的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这句话出自孔子老师诗词中,完全体现了孔子老师为人谦恭低调。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跟我一起走进孔子的世界,一起去了解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

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委吏”,就是仓库保管员。第二份职业是“乘田”,就是帮人家看管牛羊。这两份职业让他较早接触到了民情民生,学到了管理知识。

孔子30岁的时候,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他回乡开始兴办私学,相当于现在的民办学校。他提倡“因材施教”,教出了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51岁时,孔子做了“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县长。由于孔子管理有方,将当地治理得很好,因此很快升官。先是做了司空,主管建筑。然后做了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权力越来越大。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到70岁才回到鲁国。晚年的他开始整理中国的古代文献,精心培养学生。他一生言传身教,学生遍布天下,相传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记录在儒家经典《论语》中,这部著作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思想和文化。孔子是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

圣人名言——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言必信,行必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

“生活不应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以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永远充满信心,孔子老师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才做了 县长,才有了自己的事业。我们要学习孔子老师不断学习 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待人处事要忠诚老实,在社会中我们就应该学习孔子老师的这种思想,人与人之间要多些真诚,这样我们就算没有很大的作为,也会成就那个做好的自己这样大家相处起来才是最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