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的一千多名将帅中,出身贫苦农家、在战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占绝大多数。但其中也有一部分黄埔军校、保定军校、云南讲武学堂等国内军校出身的正规生,甚至还有一些在国外接受过学习培训的留学生。

历任开国将帅排名(开国将帅中都有谁是留学生)(1)

在那个年代,除了早期民国政府向日本和欧美等地派出的留学人员外,带有革命理想的中国青少年出国留学,基本以前苏联为主。就读的院校主要有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列宁国际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莫斯科红军高级指挥训练班等。

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为例,它当时的师资力量是苏联最强的。为了配合军校学员搞好战术作业和战术训练,苏军总参谋部作了极大努力,学院很多教师后来都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新中国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朱德元帅曾于1922年9月赴德国留学,并在那里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7月,他再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数月后进入莫斯科郊外的秘密军事训练班研修军事科目;刘伯承元帅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28年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聂荣臻元帅1924年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隔年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叶剑英元帅1928年至1930年也是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林彪元帅毕业于黄埔四期,1938年冬赴苏联治疗战伤,住在莫斯科郊外科尔斯基村(对外称“七部”或“八部”,共产国际称‘中国党校’),在疗养学习期间,由伏龙芝军事学院教官上课;陈毅元帅在1919年留法勤工俭学,曾与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蔡和森是同学。

历任开国将帅排名(开国将帅中都有谁是留学生)(2)

新中国的十位开国大将中,陈赓大将曾在1926年至1927年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专业;萧劲光大将在1921年至1924年和1927年至1930年,两度赴苏联学习。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列宁格勒军事政治学院深造;许光达大将1932年至1937年曾赴莫斯科列宁国际学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五十七开位国上将中,乌兰夫上将在1925年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毕业后,还在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做过教学翻译;甘泗淇上将曾在1927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中山大学学习;人们熟知的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1939年被毛主席选派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解放军“万岁军”首任军长李天佑上将,同刘亚楼一样,也是在1939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杨至成上将,是我军后勤工作专家。1938年冬因积劳成疾赴苏联就医,1939年起先后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还有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的阎红彦上将,1934年被党组织选派为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随后进入苏联莫斯科国际马列学院、苏联红军陆军大学学习;傅钟上将早在1920年曾赴法国勤工俭学,任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6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军政大学学习深造。

历任开国将帅排名(开国将帅中都有谁是留学生)(3)

在开国中将中,已知有过留学经历的是刘少文中将、庄田中将、唐延年中将、赛福鼎·艾则孜中将、常乾坤中将、郭化若中将、钟赤兵中将、刘道生中将等。如常乾坤中将,他于1926年至1938年曾在苏联红军航空学校、茹科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学习;郭化若中将1927年至1929年在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钟赤兵中将1938年至1946年赴苏联,在共产国际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刘道生中将1957年毕业于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回国后曾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军副司令员。

开国少将中,知名度很高的刘华清少将,是在建国后的1954年至1958年进入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回国后历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有过留学经历的,还有唐铎少将、李荆璞少将、徐介藩少将、王智涛少将、朱军少将、吉合少将、洪水少将、张学思少将、林遵少将、朱光少将、钱信忠少将、潘世征少将、易耀彩少将、刘中华少将、邓兆祥少将等。

其中具有传奇色彩的唐铎少将,1925年奉派赴苏联第二飞行学校留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毕业后在苏联空军第6旅第18航空飞行大队任中尉飞行员;1934年又考入苏联空军最高学府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在二战的苏德战场,唐铎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并创下了一天升空出战6次的纪录,荣获苏联卫国战争勋章、红旗勋章、列宁勋章。后来,他升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第一空军集团军第74团实习副团长。战后被调任苏联彼尔姆空军技术学校中校教官。

1953年,经中方反复交涉,唐铎终于返回阔别28年的祖国,奉命参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建院工作,曾任学院空军工程系主任。

历任开国将帅排名(开国将帅中都有谁是留学生)(4)

河北景县籍的开国少将朱军,在国内受过高中教育,还在西北军干部学校培训过。新中国建立后,受命赴苏联的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深造。吉合少将原名田德修,是河南省郾城县人。1925年赴苏联红军军官学校和高级步兵学校学习,1931年回国,历任中共西北特委军事部长,红二十六军干部训练班主任、作战科科长,中共绥远省委组织部部长,新疆新兵营战术教员,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东部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建国后,先后任驻苏使馆武官,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顾问。

还有几位有过留学经历的将领,在战争岁月牺牲或病故

诸如广为人知的叶挺将军,1924年曾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1925年受党组织派遣先后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深造;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朱瑞将军,1925年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曾任松江军区司令员、被苏军士兵抢劫枪杀的卢冬生将军,曾在1939年春被派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八路军120师政委、后在延安病故的关向应,1924年曾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深造。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