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县区基层减负工作基本情况 辽中区采取四个一(1)

“今年社区新增了4个社区工作者,全部安排到各个网格,社区每个人的包保户数和人口数相对减少,工作量都有所减轻了。”近日,辽中区蒲西街道平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刘翠杰说。记者了解到,辽中区紧密结合实际,探索采取“四个一”举措,扎扎实实为基层松绑减负、释能增效。

辽中区采取“四个一”举措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即:建立一套机制,确保减负常态化。辽中区成立工作专班,细化组织架构,制发具体方案,将减负工作纳入基层治理和全区绩效考核范畴,倒逼干部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担当作为。同时定期调度、动态回访,畅通问题反馈渠道,上下联手共治共防。

强化一种思维,促进减负法治化。落实辽中区城乡社区五项清单,明确其依法履职和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凡未经区社区建设委员会审定的新增事项一律禁入,防止任务向下摊派、推动社区本位回归。

扭住一个抓手,推动减负精准化。严格落实市减负工作16条措施,实打实精文减会,区本级文件数同比下降16.2%,全区性会议活动稳控不增。大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办法》,共清理App11个、微信群削减34.5%,清理挂牌2500余块、“一票否决”全部取消。同时,在严格执行市关于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农村地区特殊情况,因村制宜制定《可予开具证明事项清单》,防止“一刀切”。

注入一股动力,形成减负正向化。加快数字赋能,“全市通办”实现村(社区)全覆盖,“社区证明”业务上线运行,压减“一窗受理”环节,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实办”。加强力量赋能,新增社区工作者超60%,持续加强镇(街道)、村(社区)和驻村第一书记“三支队伍”建设,统筹用好乡镇财政供养行政人员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基层事有人、有钱、有条件办。

区民政局局长刘恩告诉记者,辽中区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全面清理村(社区)承担的不合理负担等工作,推动村(社区)减负,回归自治功能。目前,清理规范城乡社区挂牌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与以前相比,各种制度建制板悬挂减少为三分之一,彻底清理了城乡社区室内制度建制板混乱现象。同时,明确镇(街)职责定位,明确城乡社区工作职责范围。精简城乡社区报表及盖章证明。下一步,辽中区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简政放权,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宏伟

通讯员宋丽丽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