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世界上真的存在鬼吗(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1)

文|张秀丽

1 这个世界有鬼吗?

问一个问题:您觉得这个世界有鬼吗?

如果您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您肯定会说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要是有的话,你抓一只给我看看?

如果您是一位唯心主义者,您肯定说这世界上有鬼,否则的话怎么会有“各怀鬼胎”这种说法呢?有的人嘴上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如果他的心中没有鬼,又怎么会是这样的呈现呢?

我说,鬼这个东西,来无影去无踪,是个心理现象。

要了解什么是心理现象,必须了解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学。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对心理学的定义是这样的:心理学是有关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科学。心理学不仅包括心理过程,也包括行为。换句话说,心理学领域涵盖了我们无法直接观察的内在的心理过程,如思想、感受和愿望以及可以观察的外在行为,如谈话、微笑和跑步。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研究的是一个群体,归纳一个群体的普遍性。而心理却不同,心理研究的是个体,带有个别性。

许又新教授在《心理治疗基础》这本书中,对心理的解释是这样的:人的心理有行为和体验两个方面,行为是外显的和可观察的,而体验只有本人能直接感受到。

李克富老师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心理:心里就是爱恨情仇 言谈举止。

这也就是说,不管是心理还是心理学,都是研究两部分:行为和体验。

你觉得世界上真的存在鬼吗(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2)

2 鬼是怎么产生的?

假如你是一位美女,你面前坐着一位帅哥,他告诉你,他家财万贯,名牌大学毕业,年收入几百万,可是你之前已经打听过他,他就是给几位富婆包养而积累了一点财富,现在又想倒过头来找小姑娘而已,你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呢?

试着闭上眼睛,我想你会不难感受到,眼前这位帅哥根本就不是人,他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鬼。他的恶,被你发现了,于是鬼出现了。

鬼就是一个心理现象,是你的体验,跟一个人的行为有关。当一个人的言行不一,带有恶的色彩时,你就很容易看到鬼。

鬼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而是我们内心的反应。它可以是世界上任何邪恶东西的代名词。

鬼的反面是什么呢?它的反面是可以带给你积极正向的任何东西,比如信念。

一位妈妈,面临着孩子学习不好,崩溃了。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她每天下班什么都不干,就陪着孩子学习,可孩子还是学习不好,妈妈非常生气,憋着一肚子火,终于憋不住了,借着孩子不听话的机会,把孩子一顿奏,以孩子住了一个周的院而告终。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妈妈被鬼附身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受够了这样的生活,开始去反思和想办法了。学习中,她发现是自己太过于着急了,忽略了孩子成长的阶段性,并且太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了,她不相信,即便孩子学习上没有太大的出息 以后依然会过的很好。

于是妈妈开始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再去纠结孩子做不到的,而是开始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鼓励孩子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时候的妈妈已经克服了自身的焦虑,有了坚定的信念,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学习好。

信念支配一个人的行动,行动会朝着信念的方向努力,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现在您可以闭上眼睛体会一下,这位妈妈行为的背后展现出来的,还是恶狠狠的鬼吗?当然不是,她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有爱的天使。

你觉得世界上真的存在鬼吗(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3)

3 鬼存在于我们心中

生活无处不心理,你的感觉、知觉、情绪、行为是心理;你的意识、注意是心理;你的需要、动机是心理;你的能力、气质、性格是心理。

你的爱恨情仇是心理;你的言谈举止是心理;你与别人的关系是心理;你的态度、竞争、自尊和爱都是心理。

有人会问:什么不是心理学的范畴呢?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也给出了我们答案。

心理学不是精神病学。

精神病学是一个医学专业而不是心理学的一部分。精神病学家具有行医和开具处方的执照,他们倾向于治疗患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病人,比如精神分裂症。

伪心理学不是心理学。

占星术、笔迹学、算命以及阈下信息能够影响我们行为的说法,都毫无事实基础,所有这些都被归为伪心理学。

尽管很多伪心理学在解决人的的心理问题时很有效果,但起作用的,一定不是科学心理学。

啰嗦了这么多,您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有鬼还是没有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