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1)

叮咚,你的终身教师已到,请查收!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从狭义上来看,老师指的是我们整个教育阶段中为我们提供各科教学的工作者,但从广义上来看,整个人生中凡是能给我们以启发,为我们成长指点迷津者,皆为师。

在这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之际,仅以本书单致敬所有的老师,致敬所有在我们人生路上曾经指导过我们的人,也希望读者养成阅读的习惯,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终身之师。

校 园 篇

01

《2021高考日历》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2)

时间是一种只有我们重视才会真正拥有的东西,不然斗转星移,时间只会悄然过去,除了年纪,你留不下任何东西。

2020年的高考已经过去,2021年奋斗的钟声早已响起,而日历正是一种让我们能够切实感受时间的东西,远不是电子时钟、万年历所能比拟。

这本高考日历,除了能留下学子们奋斗的痕迹外,还对全部双一流高校、中外合办名校、在内地招生较多的港澳高校都有一段约120字的介绍,帮助学子们从奋斗伊始,就能更好的明确目标。

最特别的是,本书还包含了趣味排行榜、热门专业介绍、易混淆专业区分(每周六出现),并整理出了基于第四次学科评估下的分学科的高校实力榜(每周二、周四出现),每日都有一条原汁原味的高考英语真题经典长难句,并配套了音频讲解,每日均配有一幅原创高考漫画,同时提供微信公众号“清优辅考”在线互动答疑,势必帮每位莘莘学子更好地拥有高考前的这段刻骨铭心的时间。

02

《汉语文化语用学(第三版)》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3)

为什么中文学得再好的外国人,你也总能从他们的话语中,听出不自然之处?为什么有些话在文字聊天中,很容易被误解?

这其实都是因为,对于语言来说,文字、语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能够让我们正常沟通、彼此理解,就涉及到更重要的一部分——语用学,也就是什么语境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文化背景下,这句话又会被理解成怎样?

本书是国内外首部以汉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用学专著,其构建体系与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语用学同中有异。主要内容有:语境干涉、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的参与、智力干涉、语用原则与策略、语用的体现关系、宽式语用学以及语用学,可谓是一本“人文网络言语学”。

03

《明道任事-教育之道》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4)

在中国,“大学”一词最早由初秋末期的曾子提出,提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意思为“ 大学存在的宗旨,是要弘扬正大光明的品德,再由己及人,使人逐渐达到完善且不再倒退。”

简明扼要的说明了大学的功能和作用。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从未停歇探索高等教育的脚步,而建于2006年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可以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次尝试。

这所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大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强强合作,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

而本书则是由西安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所作,旨在西安利物浦大学步入其发展2.0的关键时刻,以本书为媒介,为教育反思、教学重塑、大学在定义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场 篇

01

《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5)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意为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才能保证教师能够贯彻这一重要方法和原则呢?

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自2015年开始实施“德融课堂”工作,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责任,推动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融入丰富的德育元素,以鲜活的实践案例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中,并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结合课程基本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重构评价体系,通过教学感悟提升教师自身品德修养。

经过数年的实践、专家严格的评审,最终精选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按照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编订成两册,汇成本书,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些启迪。

02

《教导:伍登教练是怎样带队伍的》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6)

约翰·伍登是美国著名领导力专家和著名篮球教练,不仅被ESPN评为“20世纪优秀教练”,还以球员和教练的身份同时入选篮球名人纪念堂,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可以说在“带队伍”这件事上,伍登教练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独特方法。

本书是约翰·伍登联合自己多年的密友——畅销书演说家、作家史蒂夫·贾米森联合所作,一步一步详细地向读者阐释了,他如何让他的每一个球员都用对球队最有利的方式做出最大的努力,从而实现球队的最佳表现。

全书集中讲述了伍登的领导力12课及其著名的金字塔理论,为带团队这件事,做出了最好的范例。

03

《秘书工作手记2:怎样写出好公文》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7)

职场是一个最容易被妖魔化的地方,总觉得想要“打怪升级”不仅要锻炼心术,还要学会许许多多的厚黑学。

但其实,比起各种所谓的“勾心斗角”,修炼自己的能力才是扣响职场大门的不二法门。

本书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这是第一本真正教你“怎样写”的公文写作书,它既没有罗列“优美、简洁、严谨”等看起来虚无的标准,而是手把手教你一步步写;它也从不唱高调、不谈远大理想,而是实事求是告诉你工作中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过关;它还是第一本把互联网思维放在极端重要位置的公文写作书,不回避网络,而是坚信现在写稿子写得好的人,就是搜索引擎用得好的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完全放弃华而不实的诗词歌赋,例子都是最近新的公文素材和范例不用堆积范文的方式教你写作,而是教给你精准找寻范文、充分利用范文、深刻改造范文的神奇方法。

可以说,作者想要传达的不仅仅是如何写公文,而是教会你如何成长,如何发展。

04

《走出职业倦怠:心理适能的奇效》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8)

相较于十来年的学校学习,一直会持续到退休的职场生活无疑占据了我们人生大部分的时光,过快的节奏、高强度的工作、源源不断的职场压力,成了现代人绕不过的一个命题。

那么如何舒缓压力,解决焦虑,让职场之路能够更好地走下去呢?

本书作者回顾总结了在过去十年工作中用到的关键思想和概念,记录了运用这些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生的故事,从中为我们总结出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他将工作方面的心理健康概念指向新的定义:心理适能,并分享了一个可以真正改善工作的系统,即“连接—运转—成长”。这个系统将向大家展示如何创建超强劳动力,以实现长远发展。

05

《学会提问(第11版)·英文版》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9)

成为一个慎思明辨的人,能让你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在职场中能够在恰当的时候问出恰到好处的问题,也能让你更容易被上司看见,甚至获得更好的机会。

所以可以说,“提问力”已经成为现代职场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本书是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杰出经济学教授M.尼尔•布朗所作,他曾被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聘请,协助其培养教职员工的批判性思维技巧。他是《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委会成员,还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

在本书中,布郎教授简明扼要、清楚易懂地向读者传授了批判性思考和提问的技能,并通过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将方法论其延伸到形形色色的生活实践之中,让读者可以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到消费、医疗、法律及一般伦理和个人的抉择当中。

06

《超高效时间管理》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10)

不知道你是否认可这样一句话:知道≠行动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曾感受过“知道”与“行动”之间的巨大鸿沟,所以常常处于“我什么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好”的怪圈中。

本书是《超高效时间管理:用12周完成12月的工作》一书的配套综合时间手册,是对相关问题的一次深度探索,为读者分享了专家经验、省时技巧和不可多得的智慧,并通过具体而生动的范例,督促读者通过实际行动弥合“知道”与“行动”之间的鸿沟,成为自己的时间管理专家。

会 篇

01

《儒家修身九讲(典藏版)》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11)

俗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论语》其实只是儒家学问中的一角。从这可以看出,无论修身,还是治国平天下,儒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瑰宝。

本书内容涵盖儒家几千年来特别是从孔孟到宋明时期所发展起来的的修身智慧,分成“守静”、“存养”、“自省”、“定性”、“治心”、“慎独”、“主敬”、“谨言”、“致诚”等九个范畴,用现代语言、结合现代生活需要较为系统全面地讲解中国古代的修身养性思想的精华,对它们的基本含义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02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12)

对一些人来说,教育是一个职业;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教育是一种信仰。

本书作者唐曾磊,正是一位把教育当成一种信仰,并用生命去活出来的学者。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是著名的教育专家、思维方法研究专家,长期深入研究思维、和谐教育和学习方法,希望通过和谐沟通、击穿式教学法和学习法等独到的方法论,帮助教师快速提升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学习能力。

在本书中,唐老师将深奥难懂的经典理论,以极其简洁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从教育的角度给出恰当的案例,读者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学习到智慧在教育中的正确反应和操作模式。

03

《塑造未来的犹太人》

感念师恩感想50字(感怀师恩终身成长)(13)

为什么,仅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二的犹太民族能够在科学技术、财富创造、电影制作等众多领域成就斐然?

为什么,饱受仇视、暴虐甚至遭受过大屠杀的犹太民族能在近两千年的大流散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为什么,年轻的以色列国能在恐怖动荡的环境下快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为什么,犹太人能特立独行,面向未来不断地挑战各种不可能?

本书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丹·拉维夫,曾担任以色列电视台驻外记者,在华盛顿、纽约和伦敦等地都工作过,后在中国内地、新加坡和中国澳门地区工作、生活了 16 年,目前,已回到以色列,担任 Compass 投资集团的股东兼总裁。

在这本书中,拉维夫讲述了18位未来塑造者(包括科学家和非科学家)的故事,带读者读懂以色列,走近犹太人。

策划 | 扶意寒

撰稿 | 林 柯

编辑 | 知春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