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剖葫芦做成的舀水盛酒器。古语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形容对爱情的专一。而在紫砂器具中,由清代文人陈曼生创制的「石瓢壶」更是经典器型之一。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

石瓢,一开始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北宋苏轼有诗《试院煎茶》:“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他煎茶所用的石铫壶,也被后人称为东坡提梁壶。

陈曼⽣从苏轼⽯铫壶中获得启发,创制出了⼀款形似瓢器的壶,由此开启此类壶型的制作。

后来,陶艺家顾景舟引古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认为“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石铫壶便沿称为石瓢壶了。

作为紫砂壶的经典壶型之一,⽯瓢后经多人改良,风格多变。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红华石瓢等,均属于一个大的壶型种类下的不同细分。

在做壶时,每位陶艺名匠都有自己对风格与造型的个性诠译,也让紫砂壶除了泡茶品茗的实际功用外,增添不少可欣赏品玩的审美趣味。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2)

▲《瓶菊图轴》(局部)清 虚谷 故宫博物院藏


观复博物馆依照瞿子冶、顾景舟两位大师创制的经典壶型,推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紫砂壶。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3)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4)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5)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6)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7)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8)

瞿子冶(1780-1849年)名应绍。初号月壶,后改瞿甫,字子冶,又号老冶、陛春。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上海人。

瞿子冶善鉴别金石文字,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鉴古,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子冶石瓢」是他的代表作,为曼生之后文人壶代表。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9)

石瓢壶整体特色在于三角形的几何组合。无论是壶身、壶把、壶嘴或者是壶钮,都能见到三角几何元素的组合。

「子冶石瓢」壶身横切面呈较标准的三角形,线条和角度分明俐落。

从整体上,“⼈”字形直线的运⽤,构成了主视⻆度内的梯形表⾯。刚劲有力。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0)

子冶石瓢壶口的尺寸较小,是标准的上窄下宽壶型,因此整壶斜面营造出一种硬朗、明确、简洁的感觉。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1)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2)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3)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4)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5)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6)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壶艺泰斗”。

「景舟石瓢」,由顾景舟创制。壶型线条较「子冶石瓢」圆润、柔和,呈上窄下宽的椭圆形,其横切面是相对饱满的圆锥体。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7)

景舟石瓢壶身丰满,虽型制为几何型,但每根线条饱含柔润的力道,展现出线条的软韧结合。 总体圆润度较高。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8)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19)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20)

从一而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三千只取一)(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