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果冻、咔哇酒是食品饮料吗?难以辨别的伪装毒品还有哪些?吸食“笑气”“聪明药”会触犯法律吗?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毒品……正义网于6月24日邀请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周健,开讲第十九期检察官公开课,带你熟悉国家的禁毒法律法规,做到知毒、识毒、拒毒,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果冻能否放心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果冻能否放心吃(果冻不是食品)

果冻能否放心吃

所谓的果冻、咔哇酒是食品饮料吗?难以辨别的伪装毒品还有哪些?吸食“笑气”“聪明药”会触犯法律吗?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毒品……正义网于6月24日邀请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周健,开讲第十九期检察官公开课,带你熟悉国家的禁毒法律法规,做到知毒、识毒、拒毒!

毒品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不断演变

“果冻”“咔哇酒”等伪装毒品要小心

识别毒品,是拒绝毒品的前提。那么,你对毒品了解多少?毒品有哪些类型呢?周健表示,我国的禁毒法对毒品有明确的界定,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周健说:“在司法办案中,涉毒案件的毒品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大麻和氯胺酮等5大类。然而,毒品远不止这常见的五类。”按照毒品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把毒品演变分为三大阶段,往往也称之为三代。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为代表的是第一代毒品;以合成毒品,包括冰毒、K粉、摇头丸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毒品;以及以新精神活性物质,包括合成大麻素、芬太尼类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毒品。

周健提醒留学生要注意:“在我国,大麻是法律禁止的毒品!”目前,海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大麻有不同的法律规定,这也导致部分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产生误解,误以为大麻合法。周健表示:“需要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大麻合法化,在我国,吸食大麻就是吸毒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大麻就是犯罪行为。”

他还介绍,在现实中不法分子为了逃避对毒品的打击,往往将毒品伪装成食品的模样,比如,一种毒品叫“果冻”,就是将混有冰毒、K粉、MDMA等毒品,或其他新精神活性物质制作伪装成果冻制品;一种叫“邮票”的伪装毒品,就是将含有LSD、MDMA等毒品,或其他新精神活性物质制成邮票状;一种叫“咔哇酒”的毒品,是生长在南太平洋岛国的一种植物,叫“咔哇”,榨制成饮料,实际上上其中含有高浓度“γ-羟基丁酸”,也是属于被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物。

贩卖危险化学品“笑气”会获罪入刑

给孩子吃“聪明药”易导致药物成瘾

除了上述我国法律认定的毒品,周健表示,在办案中,还能发现一些其他成瘾性的物质,常被吸毒人员作为毒品的替代品使用,如“笑气”等,大家也要学会识别并拒绝!

笑气,化学名是一氧化二氮(N₂O),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在食品领域,主要用于发泡剂和密封剂等;在医学领域,主要作为麻醉剂使用。笑气可刺激神经产生兴奋作用使人发笑,但高浓度下的笑气会转为抑制作用。一些人通过吸食笑气追求“欣快感”,吸食过程中由于“欣快感”持续时间短,吸食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吸食,造成人体吸入氧气减少,增加缺氧窒息风险。

周健表示,笑气虽然未纳入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目录列管,但是在我国被作为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

据他介绍,上海检察机关最近也办理过笑气相关案件。高某某在朋友的聚会上接触到了笑气并好奇尝鲜后,就和朋友三人分工合作,从江苏某地大量购进笑气,然后在网络平台进行广告宣传,通过闪送的方式给客户上门服务。在公安机关查获后,发现短短的一个月内,其销售笑气近500箱,销售金额近50万元,每箱笑气大概赚取差价三四百元。最终,法院判处高某某等四人构成非法经营罪,并判处刑罚。

此外,各位家长和学生要注意,一种叫“聪明药”的物质属于成瘾性物质,不会让孩子变“聪明”。周健表示,所谓“聪明药”,学名叫做“莫达非尼”,也是一种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这种用来治疗嗜睡病以及睡眠紊乱等症状的处方类药品,健康的人服用后不仅不会变聪明,还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失眠、焦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长期服用还会形成严重的药物依赖性,本质上就是一种新型毒品。2019年以来,全国各地均查处了一批非法出售“聪明药”的犯罪分子。周健提醒各位家长:“给孩子吃所谓的‘聪明药’,不会帮助其通向令人向往的象牙塔,只会一步步走向药物成瘾的深渊。”

吸毒祸及自身、家庭和社会还触犯法律

贩、运、制和走私毒品最高可判死刑

周健表示,吸毒的危害可谓“罄竹难书”,且这种危害是全方面的、毁灭性的,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周健介绍了一起吸毒男子毒驾致交通事故并自伤自残死亡的案例。2012年9月,上海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王某在行驶过程中撞击多辆车辆。道路监控显示,肇事司机嘴上咬着一把剪刀。民警到场后,该男子将自己反锁车中,还不断自伤自残。待警方完全控制局面后,该男子已处于昏迷状态,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该男子在案发前曾吸食冰毒、服用农药并留有遗书。

上海检察机关还办理过一起女子为减肥却沾染毒品的案件。刘某是某知名化妆品专柜的柜员,为了保持光鲜亮丽的外表,她不得不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控制自己的体型体重。在一次聚会上,朋友给她介绍了一种国外减肥药。她服用后,即使大吃大喝、不健身运动,也能保持苗条的身材,而且这种减肥药价格低廉。于是,刘某开始长期、大量购入这类减肥药。在发现其他渠道购买价格更加低廉后,她还动起了“赚外快”的歪脑筋,不仅自己吃,还在朋友圈打广告并售卖。最终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鉴定,这种国外减肥药,不仅没有经过国家批准,而且含有芬特明、西布曲明等成分。其中,芬特明,是国家精神药品管制目录中的二类管制药物,又名苯丁胺,和冰毒同属于苯丙胺类,属于毒品范畴;西布曲明,从2010年起也被国家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销售的药品也全部被召回销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对人体器官造成器质性伤害,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刘某到案后,出现了心悸、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在进入看守所体检时,发现她的肝脏、肾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而这些恶性变化仅仅发生在半年内。

“我们对于吸毒是零容忍的态度,我国将吸毒作为一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周健表示,针对吸毒行为,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吸毒成瘾,还可以依据禁毒法对吸毒人员采取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

“同样,我国对毒品犯罪一直以来也是零容忍的态度。”周健表示,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要追究刑事责任,严重的可以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周健介绍,上海检察机关2020年办理了一起利用智能快递柜贩卖毒品的案件。为实现无接触交易,陈某将毒品存入智能快递柜内,然后将取件码发给李某,由李某自己到快递柜提取,没想到被民警当场抓获,随后上线陈某也被抓获。周健提醒:“在大数据时代,不要自作聪明,利用网络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任何违法犯罪,最终难逃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法网。”

毒品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不加以防范,好奇心作祟,就可能触犯法律。周健认为:“防范毒品可以从自律、他律、律他三方面入手。首先,自律是前提,一定要管得住自己,消除好奇心、破除神秘感,从认识开始,做到识毒、拒毒、防毒。其次,他律是关键,要自觉接受监督。最后,律他是目的,管好身边人,不让自己本人、亲朋好友、同事成为毒品的牺牲品。”

(来源:正义网 直播:杨柳 李梦欣 视频:张娟 文字:潘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