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经络病证方法
所谓经络辨证方法是指根据经络循行部位,以及经络络属脏腑的相关生理病理为理论依据,对肢体病证以及内脏病证进行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
经络辨证方法是对脏腑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方法的必要补充。这种辨证方法和气血津液辨证方法是脏腑辨证这一主体思维方法的两翼,使腑腑辨证得以更加充实、完善和广泛应用。
经络辨证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熟悉每一经脉的主要循行部位,以及所联络的相关器官;二是掌握每一经脉与内脏的络属关系;三是对各条经脉所络属内脏的生理和病理特征能熟练地掌握。
一、辨手太阴肺经病证
手太阴肺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太阴肺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太阴肺经病证以肺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症状及肺卫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肺胀,咳喘,胸部满闷,缺盆中痛,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浙寒热,自汗出,以及脯、臂前廉痛。
[机制分析]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属肺。沿上肢内侧前缘上行,过肘、腕关节,沿前臂桡骨外沿,人大鱼际,出于大指之端,其经气不利,肺失宣降而见肺胀,咳喘之症。经气不利,故有上肢内侧前缘疼痛各症。
本法常用于对肩背痛、感冒、肺胀、咳嗽、喘病等病的辨证。
二、辨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以大肠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和所合之肺脏津液不足及大肠传导失职症状为特征,多为热证。
[临床表现] 齿痛,颈肿,喉痹,目黄,鼻出血,口干,便秘或泄泻,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机制分析] 手阳明大肠之脉,起于示指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过腕、肘,上肩人缺盆,其一支入胸腔下膈,抵下腹部,络肺而属大肠。直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在人中交叉后,止于鼻旁迎香穴。此经有病、经气不利、故有经脉所过的肩前,大指次指痛,齿痛、鼻出血之症。其经络肺属大肠,故有喉痹、便秘、泄泻之症。
三、辨足阳明胃经病证
足阳明胃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阳明胃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阳明胃经病证以胃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为特征,多属热证。
[临床表现]
发热以身前较甚,鼻痛,鼻出血,齿痛,口喁,喉痹,颈肿,膝膑肿痛,循乳部、股、伏兔、胫外廉、足面皆痛,足中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迎香穴,入目内眦,环唇挟口,沿耳前上前额角。其支下颈人胸下膈,属胃络脾,出气街,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足抵中趾端。所以该经有病可有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鼻出血、齿痛、喉痹、中风、温热病等的辨证。
四、辨足太阴脾经病证
足太阴脾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太阴脾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太阴脾经病证以足太阴脾经所过之处症状及脾胃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矢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泻,癓瘕,泄泻,水闭,黄疸,不能卧,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前缘止行,人腹属脾络胃。因此该经有病,除经脉所过处出现症状外,主要以脾胃失调的症状为其主要诊断依据。
本法常用于胃脘痛、呕吐、泄泻、癓瘕、黄疸、不寐等病证的辨证。
五、辨手少阴心经病证
手少阴心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犯手少阴心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少阴心经病证以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症状为特征,多属热证。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目黄,胁痛,脯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等。
[机制分析]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下络大肠。其直行部分沿上肢内侧后缘尺侧上行,过肘、腕、上小鱼际、出小指端。故其脉病证有上肢内侧、手掌、小指之症,还有心及小肠失常的病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目黄、胁痛等病的辨证。
六、辨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太阳小肠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太阳小肠经病证以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经气不利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等。
[机制分析]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后侧上行,沿上肢外侧后缘,过肘上肩,入缺盆,入胸腔下腹部,络心属小肠,上行部分,过面颊,入目内眦。该经有病以上肢外侧后缘症状为主。
本法常用于对喉痹、耳聋、目黄等病的辨证。
七、辨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太阳膀胱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太阳膀胱经病证以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寒热,鼻塞,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背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胭如结,臑如裂,足小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头,过头顶后项,夹脊下行,过臀下胴,沿下肢后侧止于小趾外侧至阴穴处。所以该经有病以所过处疼痛、活动受限为主。
本法常用于对头痛、感冒、痹病等病的辨证。
八、辨足少阴肾经病证
足少阴肾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少阴肾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少阴肾经病证以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症状及肾阴精不足症状为主要特征,多属虚证、热证。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背、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等。
[机制分析]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外侧,过足心,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过膝股,抵会阴,分别沿腹及腹腔后壁上行,属肾络膀胱。其经气不利,故有如上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心悸、怔忡、咽喉痛、心痛、痿病、厥病、咳喘、消;渴等病的辨证。
九、辨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厥阴心包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手厥阴心包经病证以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心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惦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烦心,心痛等。
[机制分析]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主干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上行,过肘、腕人掌中,出于中指端。所以其经有病,可有上述诸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癫、狂、心悸、怔忡、目黄等病的辨证。
十、辨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手少阳三焦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以手少阳三焦经所过之处经气不利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耳聋,心胁痛,嗌肿,喉痹,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等。
[机制分析]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环外后侧,沿上肢外后侧中线上行,过肘上肩,上颈循颊,止于目外眦。其支入胸下膈,络心包而属三焦。此经有病,故见上述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心痛、胁痛、耳聋、喉痹、目疾等病证的辨证。
十一、辨足少阳胆经病证
足少阳胆经病证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少阳胆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少阳胆经病证以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胆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头痛,颔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足小趾次趾不用等。
[机制分析]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绕耳,沿头侧下行,循胁肋,属胆络肝。循下肢外侧中线下行于胫、腓骨之间,止此于四趾。其经病证,故有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郁病、胸痛、胁痛、心痛、黄疸等病的辨证。
十二、辨足厥阴肝经病证
足厥阴肝经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足厥阴肝经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足厥阴肝经病证以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部位症状及肝脾失调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腰痛不可以俯仰,甚则嗌干,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尿,闭癃,胁痛,妇人少腹肿等。
[机制分析]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中线上行,绕外阴,过少腹,布胁肋,走乳中,夹咽喉,人吭嗓,连日系,结巅顶。此经失常,故有上述诸证。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郁病、呕逆、飧泄、疝气、遗尿、癃闭、胁痛等病的辨证。
十三、辨督脉病证
督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督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与脑、髓、肾有密切关系,督脉病证以督脉所过之处及相应脏器功能失常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少腹气上冲心,大人癫疾,小儿风痛,癃,痔,遗尿,女子不孕。
[机制分析] 督脉起于小腹,出于会阴,向后沿脊柱正中上行,过头顶向前,止于上唇系带。该经有统领诸阳经的功用,温煦子宫,所以有病时可有上述诸症。
本法常用于对癫疾、中风、小儿风痫、癃闭、痔瘘、遗尿、不孕等病的辨证。
十四、辨任脉病证
任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任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任脉位于腹面正中线,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与女子妊娠有关。任脉病证以任脉循行部位症状及所连胞宫病变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男子为疝气,女子为带下,癥聚;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作痛,腹中有气上冲于心,不得俯仰,拘急等。
[机制分析] 任脉起于小腹,出于会阴,沿胸腹正中线上行,止于下唇系带。任脉统帅各条阴经,称阴脉之海,能主管子宫的月经和胎儿的孕育,所以此脉失常而见此症。
本法常用于对疝气、带下、瘕聚、月经不调等病的辨证。
十五、辨冲脉病证
冲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冲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冲脉为气血之要冲,上行则灌诸阳,下行则渗诸阴,为十二经脉之海及血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同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冲脉病证以冲脉循行特点及月经病变为特征。
[临床表现]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咳,唾,气逆而里急,眩仆,四肢如火,心烦,恍惚癫狂,腹满胀急疼痛,胸满气逆,癥瘕,遗尿,胎漏,不孕等。
[机制分析] 冲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从会阴分出四支。向前一支沿腹腔前壁与任脉内外对应上行人头颅。向后一支沿腹腔后臂与督脉内外对应,上行人头颅。另两支从会阴,沿下肢内侧下行止于内踝附近。冲脉被称为“血海”是因其能调节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所以其病证范围最为广泛。
本法常用于对奔豚、月经病、眩晕、癫、狂、咳、喘等病的辨证。
十六、辨带脉病证
带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带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带脉起于胁下,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经。带脉病证以带脉的循行特点为特征。
[临床表现] 腹部胀满,绕脐腰脊痛,冲心痛,腰溶溶如坐水中,足痿,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机制分析] 带脉环脐腰一围,如裙裤之带。能支配下肢运动,主管带脉以下部位,以及盆腔中泌尿生殖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尤其是女性,所以古人将妇科疾病统称为“带下病”。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痿病、带下、月经病的辨证。
十七、辨阴维阳维脉病证
阴维、阳维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阴维、阳维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络诸阳,阴维,阳维脉病证以营阴、卫阳病变症状以及阴阳不相维系症状为特征。
[临床表现] 阴维脉为病,苦心痛,或胁下实,腰痛,阴中痛;阳维脉为病,苦寒热,腰痛,肌肉痹痒。阴阳不能自相维系则怏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机制分析] 维脉有阳维脉和阴维脉之分,分别联络着诸阳经和诸阴经。阴维,阳维分别起于内外踝附近,沿下肢内,外侧上行止于头部,故其失常,有如上症状。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心痛、外感等病的辨证。
十八、辨阴阳脉病证
阴、阳脉病的辨证,是指对病邪侵及阴、阳脉所表现病证的一种辨证方法。
阴、阳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和左右之阳,上会于目,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临床表现] 阴脉为病则阳缓而阴急,瞑目及少腹痛,阴厥,腰髋连腰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等;阳脉为病则阴缓而阳急,嗔目及腰背痛,身体强直,癫痫,狂走等。
[机制分析] 阳脉和阴脉分别起于下肢内外踝附近,沿下肢内侧、外侧上行,分别止于目之上下睑。二经失常,分别可有下肢内、外侧运动障碍,有眼睑开合失常及睡眠障碍之疾。
本法常用于对腰痛、癫痫、狂、瘛疭、中风、阴厥、疝气、崩漏等病的辨证。
以上介绍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病证的辨证方法,是对脏腑辨证内容的补充。
伤寒病六经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是东汉末年张机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其临床体会,将伤寒病的传变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创立出的一种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他的《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医家所尊崇。伤寒六经辨证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外感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一个包括邪正、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以及治法、方药在内的综合性的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伤寒概念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伤寒泛指外感病,狭义的伤寒是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辨证的纲领。六经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三阳病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多属于实证、热证;三阴病证以阴经和五脏病变为基础,多属于虚证、寒证。因此六经辨证的应用,虽重点在分析外感风寒之邪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但是并不局限于论治外感热病,也适用于某些内伤杂病。
六经辨证方法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两大类。凡是抗病力强,病势亢奋的,为三阳病证;凡是抗病力弱,病势衰减的,为三阴病证。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说明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病势趋向及其相互转化等特点,作为指导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六经的常见证候有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一、辨太阳病证
太阳病证是指外邪侵袭体表,邪正交争于人体浅表部位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位表浅。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抗御外邪侵袭,为诸经之藩蓠。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并以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风寒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养,故恶风寒;足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致头项背疼痛;正邪抗争于太阳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上述临床表现是太阳病的主症主脉,无论病程的长短,但见此症此脉,即可辨为太阳病。根据感受邪气之后的不同反应,太阳病又分为经证和腑证。由于病人的体质差异,感受病邪的性质、轻重不同,太阳经证又有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的区别。若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可循经人腑,还可导致太阳腑证,腑证又有蓄水证和蓄血证之分。
(一)辨太阳经证
太阳经证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调所表现的证候。太阳经证为伤寒病的初起阶段,又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证。
1、辨太阳中风证 是指以风邪为主的外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发热,恶风,汗出,头项强痛,或见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机制分析] 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争则发热;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此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由于汗出,肌腠疏松则恶风。若外邪犯及肺胃,肺气失宣则鼻鸣;胃气失降则干呕。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外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为主要病机。
②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依据。
2.辨太阳伤寒证
是指以寒邪为主的外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而喘,骨节疼痛,脉浮紧。
[机制分析] 风寒外邪以寒邪为主侵犯太阳之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则见恶寒;寒邪郁表,卫阳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发热。卫阳郁遏,脉中营阴郁滞,筋骨失于温养,故头身疼痛。寒性阴凝,致使肌腠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寒邪凝束,正气抗邪,故脉浮紧。寒邪束表,肺气失宣,则呼吸喘促。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为主要病机。
②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紧为辨证依据。
③太阳中风证和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为感受风邪,表现出恶风、汗出、脉浮缓的表虚证症状;后者为感受寒邪,表现出恶寒、无汗、脉浮紧的表实证。
(二)辨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其腑膀胱所表现的证候。由于病邪分别与水、血相搏,病机各异,故太阳腑证又分为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1.辨太阳蓄水证 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人腑,膀胱气化不行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恶风,自汗,心烦口渴,或饮人即吐,脉浮或浮数。
[机制分析] 太阳经证不解,故见发热,恶寒,脉浮等表证。邪热内传其膀胱之腑,气化功能失职,邪与水结,水液停蓄,故见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停而气不化津,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若饮多则水停于胃,致胃失和降而见饮人即吐。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病邪侵入膀胱,邪热与水互结,气化不利为主要病机。
②以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的水气停蓄症状为辨证依据。
③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太阳经证未解的表现。
2.辨太阳蓄血证
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循经深入下焦,与瘀血互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神志错乱如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机制分析] 太阳经证失治,邪热随经内传,与血相结,瘀热结于下焦少腹,故致少腹急结,甚则澉满,瘀热内结,上扰心神,故见神志错乱如狂,甚则发狂,以及善忘等症。病在血分,未影响膀胱气化功能,故小便自利。淤血下行随大便而出,则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是因瘀热阻滞,脉道不利所致。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病邪侵入下焦,邪热与淤血相结为主要病机。
②以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为辨证依据。
③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等太阳经证未解的表现。
④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小便不利、小腹满为主症;后者以小便白利、少腹急结、神志错乱如狂为主症。
二、辨阳明病证
阳明病证是指外邪内传阳明经,以致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其特点是阳热炽盛,性质属里实热证。阳明病证为外感病发展过程中,正邪斗争剧烈的极期阶段。阳明病多由太阳病失治、误治、伤津化燥,邪热内传人里;或由津液素亏,而阳气偏盛之人,初感外邪,即化热入里;或由于感邪较重,虽发汗解表,未能逐邪外出,依然传里化热;或由少阳病失治,邪热传入阳明所致。其主要脉症是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要病机,即指胃肠的实证、热证。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旺盛,邪入阳明最易化燥化热。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见身热;热迫津液外泄,故大汗出;表邪已人里化热,阳明邪热独盛,故不恶寒,反恶热;热盛血涌,则脉洪大,并鼓指有力。
由于病人的体质差异,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型。
(一)辨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肠道尚无燥屎内结的证候。
[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面赤,气粗似喘,心烦躁扰,舌苔黄燥,脉洪大。
[机制分析] 邪入阳明,化热化燥,充斥阳明经,弥漫全身,故身大热;邪热炽盛,迫津外泄,故汗大出;热盛伤津,且汗出耗伤津液,故口大渴引饮。邪热上扰,心神不安,则见心烦躁扰;气血涌盛于面,故面赤。热迫于肺,呼吸不利,故气粗似喘。脉洪大有力,苔黄燥,为阳明里热炽盛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热充斥阳明,肠道无燥屎内结为主要病机。
②以身大热、大汗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依据。
③有面赤气粗、心烦躁扰、舌红苔黄燥等实热证的症状。
(二)辨阳明腑证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热炼津液,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阳明腑证病情较经证为重,往往是经证发展的结果,多由阳明热盛,汗出过多,或误用发汗之法,使津液外泄,肠中干燥,里热更甚,导致燥屎阻滞,形成阳明腑实证。
[临床表现] 腹部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日晡潮热,手足汗出,烦躁,甚者谵语,狂乱,循衣摸床,喘息,舌苔黄燥或焦黄,舌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机制分析] 阳明经气旺于日晡,四肢禀气于阳明,肠腑实热弥漫,故日晡潮热,手足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而痛,大便秘结;邪热上扰心神,则见昏谵,甚则狂乱不安。苔黄燥而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邪热亢盛,且有形之邪壅滞,气机不畅,脉气不利,故脉来迟缓有力,若邪热迫急则脉滑数。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阳明热盛,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为主要病机。
②以大便秘结、腹胀满硬痛、拒按、舌苔黄厚干燥、脉沉实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有身热,日晡尤甚、汗出、口渴、舌红苔黄燥等实热证的症状。
三、辨少阳病证
少阳病证是指病邪侵犯少阳胆腑,导致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所表现的证候。少阳病证其病邪已离太阳之表,又未入阳明之里,处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故又称为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多因太阳病不解,邪气内侵,郁于胆腑与三焦,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枢机不利所致;或由于病邪直接侵犯少阳,或由于厥阴病转出少阳而产生。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邪在半表半里,正邪相争,正胜邪则发热,正不胜邪则恶寒,病邪出入不定,故见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有热型。少阳经脉循行于胸胁,热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故见脉弦。根据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少阳经证和少阳腑证。
(一)辨少阳经证
少阳经证是指邪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运,经气不利,邪结胁下少阳胆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或目赤,耳聋,腹痛,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舌淡红或舌尖红,脉弦。
[机制分析] 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邪传半表半里的少阳部位而引起。亦可由厥阴病转出少阳而成。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之间,邪出于表与阳争,正胜则发热;邪人于里与阴争,邪胜则恶寒,故见寒热往来。胆火上炎则口苦;灼津则咽干。邪热上扰空窍,故头目昏眩。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若胆热扰胃,胃失和降,则见嘿嘿不欲饮食,欲呕;胆热扰心则心烦。脉弦为肝胆受病之征。
本证是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等为辨证依据。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为主要病机。
②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耳聋、胁下痞硬等症。
(二)辨少阳腑证
少阳腑证是指少阳气机不利,胃肠结热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吐不止,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胃脘拘急疼痛,黄疸,苔黄而干,脉弦有力。
[机制分析] 少阳胆腑有贮藏胆汁,排泄胆汁的功能,如若邪犯胆腑,其经气不利故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之症。胆有热则横于胃,而见胆胃不和之呕吐,口苦,咽干,胃脘疼痛。胆汁溢于肌肤则为黄疸。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邪传少阳,气机不利,胃肠结热为主要病机。
②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吐不止、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脉弦有力为辨证依据。
③可兼口苦、咽干、目眩、胃脘拘急疼痛、黄疸等症。
四、辨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是指病邪侵入太阴,导致脾阳虚衰,寒湿内停,运化失司,气机阻滞所表现的证候。太阴主湿,为三阴之屏障,病人三阴,太阴首先受邪,故太阴病为三阴病的初期阶段。太阴病证多因三阳病证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所致,其病变具有里、虚、寒、湿的特点。
太阴与阳明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关系密切,其病变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如阳明病因清、下太过,损伤脾阳,可使病情向太阴方向转化;太阴病若过用温燥之剂,或寒湿久郁化热,亦可转属阳明,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临床表现] 腹满呕吐,食欲不振,下利清谷或便溏,时腹自痛,喜温喜按,口不渴,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而弱。
[机制分析] 此证可因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起,亦可由风寒之邪直接侵犯而成。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气机阻滞,故腹满时痛;脾失健运则食纳减少;寒湿下注则下利;寒湿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呕吐。阳虚而气弱,失于温煦,故四肢欠温;鼓动无力,故脉沉缓而弱。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阳虚衰,寒湿内停为主要病机。
②以腹满时痛、食欲不振、下利清谷或便溏或便溏、口不渴、脉缓弱为辨证依据。
③太阴与阳明病证都具有腹部胀满而痛,其鉴别要点为:阳明腹满痛而拒按、大便燥结,为里实热证;太阴腹满痛则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下利清谷或便溏,属里虚寒证。
五、辨少阴病证
少阴病证是指病邪侵入少阴,损及心肾,阳气虚衰,阴血耗伤,导致全身性阴阳衰惫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为外感病发展过程的后期阶段,病情多属危重。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少阴阳气衰微,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故脉微细;阳气者,精则养神,阳微神气失养,故表现出但欲寐的症状。
少阴病的发生多由本经自感外邪,或由它经病传变而来,如太阳之邪最易陷入少阴,因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或太阴病常累及少阴。由于少阴为三阴之枢,统水火之气,本阳而标阴,故其病变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此可分为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两大类型。但就伤寒而言,少阴病以寒化证为多见。
(一)辨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指心肾阳气衰微,病邪入内,邪从寒化,阴寒独盛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为少阴病中较为多见的证候。
[临床表现] 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厥冷,精神委靡,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口不渴或渴欲热饮,欲吐不吐,或食入即吐,舌淡苔白,脉微细,或身热而反不恶寒。
[机制分析] 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故见无热恶寒,但欲寐,肢厥;脉失鼓动,则脉微细。肾阳虚,火不暖土,脾胃纳运、升降失职,故下利清谷,呕不能食。若阴盛格阳,可见身热反不恶寒,面赤。此证是以无热恶寒,下利,肢厥脉微等为辨证依据。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为主要病机。
②以无热恶寒、精神委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脉微为辨证依据。
③本证亦可出现身热反不恶寒的真寒假热之象。
(二)辨少阴热化证
少阴热化证是指肾水亏虚,心火独亢,邪从热化,阴虚阳亢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或舌绛少苔,脉细数。
[机制分析] 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热灼真阴,水不济火,心火独亢,侵扰心神,故心中烦热而不得眠。阴亏失润则口燥咽干;阴虚而阳热亢盛,故舌尖红赤,脉细数。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水亏虚,心火上亢,阴虚阳亢为主要病机。
②以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脉细数为辨证依据。
六,辨厥阴病证
厥阴病证是指病邪传入厥阴经,表现为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上热下寒等病机特征。厥阴病是六经病发展传变的最后的阶段。厥阴病多由三阳病证误治,或少阴病证不愈发展而成;或肝经素虚,抗病力衰退,感受邪气而直接发病。
厥阴为三阴之尽,又是阴尽阳生之脏,故病情演变多趋极端,不是寒极就是热极,厥阴病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胜复,呕吐下利等复杂情况。若阴寒由极盛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转复,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继而先绝,则病情重笃垂危;若阴寒虽盛,但正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临床表现] 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
[机制分析] 厥阴病为六经之末,多由它经传变而成。邪入厥阴,心包之火炎上则上热;热甚津伤,故消渴饮水。厥阴之脉挟胃,上贯膈,今火性炎上,肝气横逆莫制,故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又因下焦有寒,脾失健运,更因肝木乘犯,故不能进食,强食则吐,内有蛔虫者,常可吐蛔。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上热下寒,厥热胜复为主要病机。
②以四肢厥冷与发热相互演变为辨证依据。
③阳并于上则上热,故可见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等症;阴并于下则下寒,故可见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四肢厥冷等症状。
伤寒病的六经辨证是主要用于外感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此种辨证方法虽然以六经名称命名,但其所涉病证远非经络之病,因此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主要内涵则是对外感病6个阶段的符号,因此在学习时不要拘泥于六经的名称,而要注重于临床表现。此外六经病证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如循经传、越经传、合病、并病、直中等,只要对六经其本证候内容熟练地掌握了,其他内容自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