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大桥
文 / 姹紫嫣红 ╲
和许多人一样,我知道桂河大桥是因为那部著名的影片《桂河大桥》。《桂河大桥》由大卫·利恩执导,威廉·霍尔登、亚利克·基尼斯等主演的影片,曾获得1958年第3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等7项大奖。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二战东南亚战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战俘,在丛林中修建著名的“死亡铁路”的故事。
桂河大桥就在这条著名的“死亡铁路”上。当年,在二战初期横扫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日军从泰国继续向缅甸推进,试图攻占缅甸后继续进攻中国云南,动摇中国西南大后方。
中国曾派遣十万远征军入缅甸与日军殊死血战。那也是中国抗战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日军为了穿越可怕的热带丛林,将部队、给养和弹药迅速输送到滇缅战区,修筑了这条著名的铁路。
战前盟国曾考察这一带,得出的结论是要用十年的时间才能修建一条铁路,但丧失人性的日本皇军却以30万战俘和苦力的生命为代价,用了不到两年建成了这条“死亡铁路”,这是名副其实通向地狱的铁路,无数战俘因劳累、疾病和屠杀而死,这条铁路上的每一根枕木都代表一个亡魂。
当汽车穿过桂河市区的时候,我看见一片平整的草坪上排列着无数黑色墓碑。那是一片墓地,埋葬着当年修建桂河大桥和这条“死亡铁路”时被日军屠杀和折磨而死的战俘。
这样的墓地在桂河还有好几处,每块墓碑上都刻着死者的姓名、年龄和国籍。这墓地和桂河大桥一起构成了泰缅边境上这座边城历史中最沉重的部分。
桂河大桥是这条铁路的要害,当初的桥在战争中被盟军飞机炸毁,现在看到的是战后泰国政府重新修复的,桥的另一端就是缅甸,每天仍有火车在桥上通行。
这座桥一看就是为战争设计的,它坚固、实用、简洁。在影片《桂河大桥》中,修建大桥的尼克尔森中校和英军战俘将桂河大桥修建的美观、坚固,而不是一座草草搭就的临时用桥,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是在帮助敌人,而尼克尔森却认为,这是英军荣誉的象征,虽然被俘虏,但是他们仍然向日本人证明英国军人的素质。
甚至当逃跑的希尔斯带着华登少校的特种部队来炸桥的时候,尼克尔森将这座桥视做自己的作品,而拒绝希尔斯炸毁它,尼克尔森的阻止惊动了守卫的日军,希尔斯等中弹身亡,而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的尼克尔森倒下时触发了爆炸装置,桂河大桥终于被炸毁了。
走在今天的桂河大桥上,从枕木间就可以看见桥下碧绿的河水,在两根铁轨间铺着供游人行走的木板。如果迎面相遇,必须相互侧身才能通过。
桥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在桂河大桥上留影,想象着战争中曾发生在这里的一切。桥头有许多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小贩,其中有在二战拍下的桂河战俘的照片。
照片上那些骨瘦如柴、痛苦的人有多少埋葬在这热带丛林,又有几人幸存?当初有的战俘浑身溃烂,为了活命跳进桂河让河中的鱼咬噬创口以避免感染。但在这比地狱还可怕的地方,活着就几近于奢望。
而《桂河大桥》是想借助这样一个极端的情境从斋藤、尼克尔森、希尔斯三个人的角度来思考人性的选择。
桂河大桥的桥畔有一面铜铸的地图,描绘了这条400多公里长的“死亡铁路”的全貌。我用手摸摸它,感觉冰冷、坚硬。桂河是蜿蜒在丛林中一条开阔、平静的大河。在桥上看着它静静地流淌,有一种远离尘嚣般的感觉。
河上泊有房屋般大小的竹筏,当夜幕降临,每艘竹筏上都亮起一串串绚丽的灯火,放起欢快的音乐,侍者们在桌上摆开丰盛的晚宴和美酒,然后在小汽艇的牵引下游人开始畅游桂河。
人们在竹筏上饮酒、唱歌、像一座座漂在河上的屋宇。桂河像节日般灿烂和美丽。没有人不沉醉于这样美好、狂欢的夜晚。我们喝呀跳呀唱呀,夜晚的桂河是灯火和音乐的河流。
有人在竹筏上放烟花,焰火将夜空照得绚烂无比。战火和烟花是多么像,却又是多么不同。
我们在夜色中告别了桂河,告别了桂河大桥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去那片墓地看一看,看看墓碑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导游曾经去过,他说他看到的墓碑上年龄最小的死者是18岁。
我记得汽车经过那片墓地时,有一个穿红T恤的老外在一块墓碑前默默伫立。导游说,曾有陌生的游客在那些墓碑前放一束鲜花。那些埋葬在丛林里,灵魂最终无法回到故乡安息的人,并没有被人们忘记。
时间就像河流,就像从我的面前缓缓流过的桂河,横跨在河上的那座桥,是时光中一座真正的纪念碑。
本期歌单:
01/渡辺雄一 - 湖畔の夏
02/Ludy - Odyssey
03/October - Cherry Blossom
04/新爱乐交响乐团 - Colonel Bogey M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