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预防四种新生儿眼疾(看3分钟动画可筛查婴幼儿眼疾)(1)

0~4岁婴幼儿处于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发生的眼病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治疗,很可能导致患者长达几十年低视力甚至致盲,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据国家疾控中心数据,全国5000万0~4岁婴幼儿中,眼病发病率高达9.11%,早筛早治是提高婴幼儿视功能预后的关键。

然而由于此年龄段婴幼儿尚无法配合现有视功能检查,据估计造成全国数十万婴幼儿因错过最佳诊断干预时机而终生低视力。

那么,如何解决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早期筛诊难题呢?

1月26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全球多家医疗及研发机构进行医工交叉协同攻关,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87.241)发表题为:“Early detection ofvisual impairment in young children using a smartphone-based deep learningsystem”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论文以智能手机为应用终端,研发全球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筛查系统,为破解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及相关眼病早期筛诊难题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预防四种新生儿眼疾(看3分钟动画可筛查婴幼儿眼疾)(2)

论文在《Nature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的页面

在2023年1月30日举办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及相关眼病手机智能普筛技术”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林浩添教授介绍,研究项目耗时8年,联合移动医疗及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了首个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手机智能普筛系统“理论突破—技术研发—落地转化—临床验证”的研发全生命周期。

该系统创新性地将智能手机转化为婴幼儿注视行为诱导及数据采集平台,通过播放一段3分钟的动画视频吸引婴幼儿保持注视,可以实现对婴幼儿注视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实时捕捉

研发团队前瞻性采集来自3652名婴幼儿的超过2500万帧注视行为大数据,依托天河二号超算中心部署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后台对采集的高通量视频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早期预警异常注视行为,筛检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及相关眼病。

该技术的研发创新婴幼儿视功能损伤移动智能筛诊模式,将极大降低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早期筛诊的难度及成本。

预防四种新生儿眼疾(看3分钟动画可筛查婴幼儿眼疾)(3)

利用智能手机早期筛查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场景

由于造成婴幼儿视功能损伤的病因与表现多样复杂,早期发现不同原因引起的视功能损伤十分重要,然而传统的检查手段难以实现多病种覆盖。

研究团队基于视频大数据,深度挖掘了不同眼病引起的婴幼儿视功能损伤的异常注视行为模态,并依托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对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青光眼、斜视、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超16种婴幼儿常见致盲眼病引起视功能损伤的早期检测,平均筛查准确率超85%

预防四种新生儿眼疾(看3分钟动画可筛查婴幼儿眼疾)(4)

智能手机播放动画视频并记录婴幼儿注视行为场景

研发团队依托前瞻性的实验设计,采集来自真实世界的婴幼儿注视行为高通量数据进行系统研发,并设计了集婴幼儿行为诱导、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结果反馈于一体的婴幼儿视功能损伤智能化筛查系统框架及一套稳定高效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通过人脸关键点重建和噪音信号滤过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数据质量,最终保证系统在复杂的现实筛查场景中的稳定表现,适用于医院、社区、居家等多场景筛查。

“通过将前端系统便捷地部署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整个筛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系统在全国4家医疗机构参与的多中心外部验证中的筛查准确率超80%。同时,研究团队招募了120个家庭参与居家筛查,便捷的系统操作流程使得99%的家长都能顺利完成筛查试验,筛查准确率达85.9%。”林浩添介绍。

据了解,团队正与“粤省事”等公众平台进行对接和部署,为婴幼儿视功能损伤及相关眼病的大规模筛查提供可行方案。

撰稿、视频:蒙柳燕

通讯员:邰梦云

编辑:胡婕责编:梁杰祥

审核:苗景锐

预防四种新生儿眼疾(看3分钟动画可筛查婴幼儿眼疾)(5)

预防四种新生儿眼疾(看3分钟动画可筛查婴幼儿眼疾)(6)

本文来自【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