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山顶上有一座千年古刹,香火很旺,有个外地来的年轻人慕名拜访,不知道爬了多少级石阶,才气喘吁吁地来到山顶,然而眼前破败的风景让他大失所望,所谓千年古刹,原来不过是一座脏兮兮的破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该来的总是要来但一切都会过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该来的总是要来但一切都会过去(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该来的总是要来但一切都会过去

郊外的山顶上有一座千年古刹,香火很旺,有个外地来的年轻人慕名拜访,不知道爬了多少级石阶,才气喘吁吁地来到山顶,然而眼前破败的风景让他大失所望,所谓千年古刹,原来不过是一座脏兮兮的破庙。

资料图

尽管如此,参观破庙,哦不,参观千年古刹的游人仍然义无反顾地在售票处排起了长龙。年轻人大惑不解,问庙里走出来的一个老禅师:“禅师,这庙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这么多人买票参观呢?”

老禅师微微一笑,招了招手,又摆了摆手。

年轻人恍然大悟:“噢,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人生来去匆匆,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享受过程?”

老禅师摇了摇头:“施主,我的意思是,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再走呗。”

刚刚过完暑假旅游旺季的你,对这样的场景一定不陌生。来都来了——这简直是引领旅游业欣欣向荣的四字真经,是导游点燃团友购物欲望的燎原星火,也是我们在面对高昂的景区门票价格时仍然能够咬牙掏钱充值的信仰。

但这信仰有毒。

因为所谓“来都来了”,言下之意就是,就算现实不如你的预期,就算你发现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但为了不辜负之前付出的努力,无论是金钱上还是时间上的,你都必须把这条已经走了一大半的路走完。所以,来都来了,那就买个票吧;来都来了,那就凑合玩玩吧;来都来了,那就拍个游客照吧……

于是很多旅途进行到最后的时候,我们早已不再是为了自己向往的目的地和风景而旅游了,而是为了“来都来了”背后付出的那些“沉没成本”在旅游。

“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中指的是以往支出的、不可挽回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经济学将自然人假定为绝对理性的人,认为人在做决策的时候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因为沉没成本无论多高,其实都是与人当前的决策无关的——你喜欢这个景区,你就应该买票,你看到景区感到失望,你就应该离开。

可是生而为人,我们毕竟是属于感情的动物啊,我们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不会孤立地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会考虑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的心理会不自觉地锚定在自己的沉没成本上,进而患得患失。

那么问题来了,沉没成本为什么在旅游这件事上体现的如此淋漓尽致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旅游的消费结构决定了它是沉没成本相当巨大的一种行为,我们在旅游时总是预先订好了机票、酒店,还未出发便已经支出了大量的费用,而真正在景区支出的费用,比例反而不高。

不仅如此,便捷的移动互联网订票平台,也在让旅游的沉没成本更加前置。比如在同程艺龙与马蜂窝旅游网一起发布的《新旅游消费趋势报告2019》中,景区门票、娱乐产品等以往发生在目的地的支出,如今已经彻底被打包为了旅游沉没成本的一部分,43.3%的人会选择在同一平台购买“交通 住宿 门票”。

如今,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就是,游客们愈发难以摆脱对沉没成本的眷恋,有时候就算明知道会继续花冤枉钱、明知道自己的游客照有着肉眼可见的庸俗也在所不惜,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甚至成了为数不多的大部分人类都能有始有终地完成的迷惑行为。

对于这种特殊的情结,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埃姆斯·特维尔斯基在上世纪70年代曾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在遭受损失时,情绪上会存在明显的边际价值递减的效应,即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遭受了损失时,进一步的损失对我们的心理反而不会再造成多么大的波动了。

如果要拿一次不愉快的旅游经历来举例的话,那就是:来都来了,再到景区里花点钱当个冤大头也认了,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想发个表情包。

有趣的是,相比于广大外地游客有始有终的决绝,本地人似乎总是很少去本地的旅游地标玩耍,尤其是那些门票价格贵的。

很多西安人从来没爬过大雁塔,很多武汉人从来没爬过黄鹤楼,很多上海人也从来没爬过东方明珠。看上去这似乎是因为“外地人才去那些地方玩”的成见,但从理性的角度看,这多多少少也与本地人旅游几乎不承担沉没成本存在一定的关系。

何况,与其在自己家门口买一张一百多块的门票,本地人所损失的享受其它本地生活方式的机会成本可能更高。

其实在我们的漫漫人生长河中,为沉没成本所累的行为又何止于旅游呢?有多少人在睡前点开一个公众号的小红点,只是为了消除这个公众号积累了几十条的推送;有多少人阅读自己收藏已久的一篇知识干货,只是为了对自己连篇累牍的收藏库存有个交代;有多少人翻开一本书的目录,只是因为参加满减活动的时候囤了太多的书……一个典型的我们为阅读的沉没成本所累的意象便是,Kindle最实用的时候,是它被当作泡面盖的时候,还有炫彩外壳款哦!

如果说阅读的沉没成本还只是人间琐事,经济生活上的沉没成本弄不好就会伤筋动骨了。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男主角克里斯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他用所有积蓄买下了一款手提式骨密度扫描仪在当地的独家销售权,指望大赚一笔。然而,这笔赌注下得太大,用克里斯自己的话说,这种扫描仪“比X光机显像更精确一点点,但却贵了一倍。”所以并没有多少医院愿意为之埋单。

然而或许是克里斯在这款扫描仪上花得沉没成本实在太多了,纵使销路不畅,纵使需要每天拎着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接送孩子,纵使因为赚不到钱天天和老婆吵架,他都没想过止损,廉价处理掉这些机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滑向生活的深渊,像极了那些被套牢的股民。

当然,影片的本意是鼓励观众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遇到困难应该坚持下去,这种价值观无可厚非。但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怎样的做法对影片中的克里斯来说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仍然是值得商榷的。

类似地,爱情也是沉没成本的重灾区。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在一起很多年,男方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女方就开始了痛苦的纠结:毕竟感情这么深了,毕竟像亲人一样了,毕竟“来都来了”,且行且珍惜啊,啊啊啊啊……于是大部分女生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了。

反过来的例子也有,比如《重庆森林》里,年轻版金城武饰演的警察何志武,被女朋友阿May分手后仍然痴情地渴望对方回头,活在自己的偏执里越陷越深,因此耽误了整整一个月的美好的夜生活不说,还得上了胃病。

何志武没有透露自己喜欢阿May什么,但从他分手后的种种表现来看,这应该是一段投入了极大的沉没成本的恋爱,至少不可能是分手第二天游戏真好玩的那种。

那么最后,作为当代杰出青年,我们应该如何摆脱沉没成本的束缚,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以及勇敢分手呢?这篇文章显然没法告诉你答案。

但一个善意的忠告是,如果你想减少沉没成本给你带来的精神伤害,不妨多想想自己可能损失的机会成本——在《重庆森林》里,何志武常去的快餐店老板劝他去追自己的女店员,同样是一个叫阿May的女生,何志武没有理睬,等分手阵痛的劲儿过后才想起来这回事,然而这个阿May已经辞职了。

来都来了,下次下手还是要趁早啊!

(来源:界面歪研社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