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劳动模范协会到博罗县石湾镇铁场村走访慰问百岁全国先进工作者朱厚,为其送上关怀与问候。期间,这位博罗目前唯一的百岁全国先进工作者,向众人展示着1959年受邀参加全国群英大会轻工系统先进经验交流会的合影,讲述着在北京见到国家领导人时的激动,回忆着60余年前的艰苦奋斗……字里行间无不充满自豪与骄傲。

这位全国先进有着怎样的奋斗故事?

又有着怎样的长寿秘诀?

全国优秀工作者事迹材料(全国百岁先进工作者)(1)

全国优秀工作者事迹材料(全国百岁先进工作者)(2)

△市劳动模范协会慰问百岁全国先进工作者朱厚。

吃住都在车间里 革新技术提效率

5月18日上午十时许,朱厚早早洗漱完毕,换上一套湛蓝色的西装。一条印有熊猫元素的红色领带,让精神矍铄的他显得更加神采奕奕。他找出昔日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时的老照片,轻轻擦拭着相框,60余年前在岗位上艰苦奋斗的回忆渐渐涌上心头。

全国优秀工作者事迹材料(全国百岁先进工作者)(3)

△朱厚。

今年百岁高龄的朱厚于1950年参加工作,1954年调入博罗县观音阁糖厂,负责机电工作,这是他一生工作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听党的话,到一线去,好好工作。”朱厚说,当时正值糖厂扩大生产规模,缺乏机械技工,秉持这一信念,他很快到了观音阁糖厂报到。

“那时的环境不如现在,在车间里腾挪了几平米,放张床,就是宿舍了。”朱厚说,车间内的噪音很大,刚开始常常难以入睡。而当时厂里的机电技术工人只有6人,3人一组,一组每次需要值班12个小时。缺乏充足的睡眠,是他面对高强度工作的第一道难题。

“机械正常运行时还算自在,一旦机械有问题就得忙了。”朱厚说,他们的身份宛如糖厂生产线的“救火”队员,随时准备在日常维护与紧急抢修中切换工作状态,为生产线的顺畅运行保驾护航。“最长的一次,我们连续检修了30多个小时,可算恢复了生产。”他苦笑道,“我们累点还没什么,可不能耽误了生产任务。”

长期的检修经历,让朱厚逐渐熟悉厂内的机械,也开始琢磨如何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唯有不断寻求新技术突破,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朱厚说,当时他发现压榨机的底梳角度存在缺陷,容易造成被压榨的甘蔗阻塞齿轮,甚至导致齿轮或转轴断裂。“一断就得停工,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十个小时。”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一难关。

1955年,表现突出的朱厚被派往省里的一家大型糖厂学习。在那里,他积极向专业的技工与学者请教难题,学习经验。学成归来后,他与同事多次尝试调整压榨机底梳的角度,最终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随着一个个技术难题的解决,一次次检修任务的顺利完成,朱厚踏实工作的表现得到了全厂干部职工的认可,也先后获得了县、地区、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958年7月,朱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59年,朱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受邀参加当年的全国群英大会轻工系统先进经验交流会。朱厚说,在北京,他不仅见到了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还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这段经历让他备受鼓舞,与多位劳模的交流也让他收获颇丰。回到博罗后,他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在岗位上不断擦亮“奋斗”底色。

四代同堂气氛和睦 作息规律笑容常驻

1922年出生的朱厚今年已是百岁高龄,但依旧精神饱满,思维清晰,行动利索。

当天,市劳模协会慰问组一行前来走访慰问之时,朱厚年仅三岁的曾孙热情地向客人分发水果。朱厚坐在沙发上,对其投以慈祥的目光。阵阵笑声不时在客厅内响起,现场气氛愉快而和谐。

全国优秀工作者事迹材料(全国百岁先进工作者)(4)

谈及长寿的秘诀,朱厚总是笑笑而过。“他脸上的笑容,兴许就是一个秘诀。”其堂弟朱平超说,朱厚平日热情开朗,心态平和,笑容常挂脸上,让周边的亲朋倍感和蔼可亲。

与此同时,朱厚多年来还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息。“晚上七点睡,早上五点起,非常规律。”平日里照顾其日常起居的儿媳妇朱见欢,对他的生活习惯和各项细节如数家珍。“家公在饮食上也不挑剔,每日三餐定时吃,爱吃鱼,一碗饭一碗汤是例牌。”

在饮食方面的满足之余,老人的精神方面也能被满足。饭后,朱厚常到老人活动中心打打牌,在院子内晒晒太阳,看看报。在深圳工作生活的孙子与曾孙也时常回来看望,陪老人唠唠家常。四代同堂的场景,和睦融洽的氛围,常伴左右的欢笑声,滋润着老人的心田。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由博罗发布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