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在一线从事面试教学工作十年的普通老师,我想借助头条这个平台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公职考试面试方面一些粗浅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少走一点弯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公职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公职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聊一聊公职考试面试那些事)

公职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作为一位在一线从事面试教学工作十年的普通老师,我想借助头条这个平台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公职考试面试方面一些粗浅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少走一点弯路。

1989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试行考试办法的通知》。通知说考试方法为笔试、面试,这是国家录用考试主管机关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笔试作为录用考试的内容写入文件。后来又明确提出了“凡进必考”的原则。国家的公职考试选拔制度还是非常的公平、公正的,给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努力找一份稳定体面工作的机会。

公职考试的笔试主要是针对考生的综合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考试,主要分为行测和申论两科。在这里需要讲一点,就是参加公考的同学有文科的也有理科的,而公考的命题是针对所有人出的,要照顾所有报考的同学,同时还要体现针对性。所以行测试题包括一些文科的试题也包括理科的内容,申论也避免考察专业知识,只是针对做好公务员工作的基本能力进行考察。

笔试阶段报考人数多,尤其是这几年受经济形势、传统观念、疫情等影响吧,大家报考公务员的热情不断上涨,报录比不断攀升。202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西藏阿里气象局一个三不限岗位(岗位在设置报考条件时不限制专业、不限学历通常大专以上、不限工作经验)竟然出现了两万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所以从考试选人的角度来说,笔试真的是越来越难。简单点说就是要提高选拔效率,在最短时间淘汰掉最多的不合适的人。现实情况是,很多报考者的学习努力加上一些培训机构的帮助,笔试卷子是越出越难,分数却越考越高!

因为笔试竞争太过于激烈,很多同学没能通过不会那么难过。如果一旦通过笔试环境进入面试,随着离成功越来越近,机会成本越来越高,那关于面试的拼杀真的是很惨烈。通常国家公务员的进面比是1:3(一个岗位招一个人,笔试前3名进入面试环境),中央部委1:5进面试。特别的如湖南省为了提高效率1:2进面试。正因为胜利在望,所以大家对面试格外重视。很多培训机构也抓住商机大赚一把。某些机构在一些考公大省开设5万8万一期的培训班。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也觉得贵的就是好的,纷纷慷慨支持公培事业。所以造就了一些人的财富神话。当然市场经济体制下,靠供需调节资源分配也无可厚非。毕竟公务员工作的性价比在那里放着,只要能考进去很多人是不在乎“那点”费用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也特别反感炒作焦虑,增强年轻人的压力。还有就是天价的面试培训费用,对一些家庭来说确实还是压力蛮大。对于一些机构给交不起高学费学生提供金融贷款服务,这就是纯市场化操作,个人觉得违背了教育初衷。

其实面试没那么神秘。

一、面试本质。

面试简单点说就是一种人才测评的方式。是对笔试考试的一种补充。笔试的目的保证公平和尽可能多地把不合格的人刷掉。面试当然也要保证公平公正,于此同时还要对能进入面试环节的同学进行择优,就是把那些高分低能的考试工具刷下去,把符合公务员工作需要,具有培养潜力,特别是适合未来国家机关政府工作需要的人才给选拔出来。

面试通常是通过考官与考生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考官问(有的考场考官给考生读问题,有些会将问题直接放在桌面上让考生自己阅读回答,还有的会有追问,具体分岗位和地区不一样),考生答,考官对考生进行观察、倾听、分析、判断(打分),选出认为合适的人才。具体的一些细节操作,在考前考官培训的时候都会有系统的讲解,确保考试的尽量公平科学。

二、面试的形式。

公职考试面试形式通常分为普通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面试。其实从本质上讲无领导小组这种面试形式也属于结构化面试,只是方便学生理解叫他无领导小组。

结构化面试说简单点就是一种标准化的面试。结构的意思大概就是整齐划一,对面试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控制减少对考生评价的影响。比如报考同一岗位的考生放在同一个考场,用相同的面试试题,相同的考官,相同的评分标准,尽可能的保证公平公正。公考管乎国家选材和考生的前途命运,是一场政治性要求非常高的考试,一定要考虑社会影响。所以结构化面试是不二之选。再加上每年联考很多省份同时进行,需要参加面试的人数众多,对考官的要求也非常多。这就很难保证每位考官的水平,所以结构化的面试形式,考官可以参考每道题的评分参考对考生打分,这就降低了对考官水平的要求。同时结构化的面试跟工厂程序化生产一样,自律高效也符合现在考试的要求。

很多人有了解说,现在的国考面试还有结构化小组面试。这其实本质上也是机构化面试,只不过面试环节上作了一下调整而已。这其实是适应选拔人才的需要和从反对培训的角度进行的一些创新。本质上没变。未来还会继续创新,以降低面试培训对学生真实能力的掩盖,从而更科学地选拔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面试培训

首先面试去学一下肯定是有用的,至少可以去熟悉一下面试环境,了解一下考试流程,看看其他同学的水平。但如果不懂思考的胡乱学,还有就是每个机构学点套路糅合在一起胡说肯定不行。还有一些高价的长期的面试培训班也不一定真的就好。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能力。想通过十几二十天的突击学习就抵得上十几二十年的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心理素质的修养是不可能的。

有些学生第一天来上课就知道他能不能考上。甚至有些同学根本用不着花那个冤枉钱,能力在那里放着,大胆去讲就行了。很多同学没进面试班之前特能说,学了几天不会说话了,还不如不学。有些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背一些答案和模板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有些孩子通过培训考上了也有是运气的原因。这个事实求是,运气来的时候真的是挡都挡不住,祖坟冒青烟的事情真的是经常上演。回头有时间跟大家聊聊公考考场上那些奇人奇事。

其实政府也知道大家在参加培训,也不能把所有的培训机构赶尽杀绝,毕竟还是要尊重市场。而且这块蛋糕很肥。甚至某些体制内的也偷摸的自己招些学生教教,助人助己。

那怎么办,所以面试的形式和考察要想办法走在培训的前面,要创新和反模式和套路。国家选拔人才不能让培训机构决定谁上谁不上啊。

四、面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1)政治性原则。

这是考试性质决定的,要求一定要把那些根正苗红,“又红又专”的人才选拔出来。面试的命题要跟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党的基本理论保持高度统一,严格避免格调低下违背中央思想方针的内容出现在面试命题中。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政治站位,这是底线和原则问题。基本上政治站位没问题就可以大胆随便讲。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体的做机关单位具体岗位的能力其实是可以快速培训上手的,但如果选人不当,招了道德品质不行的人,那对我们政府的影响就很可怕了。不能把奸臣培养成掌权者吧。所以在答题的时候突出道德品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所以只要你的道德品质没问题,答题也可以随便说。

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国家每年招那么多应届毕业生当公务员?除了最重要的要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外,有没有考虑如果一个深受社会染缸锻炼的人成了公职人员会怎样的因素。还有就是公务员考试放开了三十五岁以上了之后,一个年龄大和社会阅历特别丰富的人进了体制,你的领导比你年轻很多怎么管理?人一单有了太多思想之后就不太会听话。

(2)开放性原则

面试的命题要求开放,让考生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解答,反对答案唯一,反对问倒难倒考生。即使是一些试题在考官培训的时候,考官面试题纸上有评分参考,但也会讲的很清楚,“能从其他角度给出合情合理”的回答也可以。所以面试其实没有标准答案,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但实际上“自圆其说”是一种很高的要求。很多同学参加面试培训追着老师要参考答案背诵,其实是一个误区。同样一句话可能刘同学讲是加分的,李同学讲要减分。面试的回答要求个性化一点,要符合自身情况,讲真话,像个正常人跟领导交流。

(3)针对性原则

面试的命题要针对考试类别、考生文化水平、地方政府省情、岗位不同进行分别命制。比如现在国考面试的尊重用人单位的意见,所以国税、海关、外交部都有自己的考试题型和测评重点。省考省直、乡镇面试内容也不一样,法检、监狱有些地方也不一样。上海的面试测评要素跟四川差别就很大。所以同样一个题目在黑龙江省考试跟在湖北面试要讲的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越来越科学。

(4)创新性原则

面试的命题要反模式和培训,要尽可能的降低培训对面试选拔的影响,保证公平公正。所以面试命题每年都有一些不一样和创新。比如好多年都不考的东西突然拿出来考了。有些地方题纸上的东西考完了之后加上现场追问。就是要通过创新走在培训机构前面,对考生真实能力进行考察,从而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出来,提高人才测评的信度。所以笔试命题前会参考市面上一些机构的押题情况的,申论命题会筛除掉一些机构深度解读的主题,避免被押中。

好了,先聊到这里。后面我们来说一下,面试的具体题型。面试基本流程。面试题长什么样,考官的评分标准是什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