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一盆草本海棠,四季开花。它没有牡丹的雍容,也无玫瑰的芳香馥郁,更不如百合被世人悉心捧至手掌发挥赞誉跟祝福的价值。它只是安静地扎根,默默妥帖地开,花瓣繁复,颜色多样,淡粉,纯粉,红,粉白相间的都有。花朵常常是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从茎端分支出来,或者干脆在枝腋间冒然生发,一路坚定不移地,以你呼我应的姿态次第开来。因为两两相随,又得美誉――夫妻海棠。

这称谓令人欢喜,有夫唱妇随,忠贞不渝的意思,比百年好合更胜一筹。

夫妻之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花中夫妻愿得一人心)(1)

好花还需绿叶配,那齿牙边缘富有丝绒质感的叶子,姿容亦是优美,稳稳地拖着,是真诚的护花使者。如我。有天早晨我浇水,惊奇地发现,这没有香气的花,竟然也没有花蕊。无香亦无蕊,像已到达无心事的境界。

童年时祖母也养海棠,是具有圆缓边缘的叶子和开在顶部簇簇相拥的小花。花朵五瓣红色居多。(后来知道,那是秋海棠)阳光逆照中,叶子舒展,表面上遍布绒毛白而清晰。花瓣从无一例透明,也无其他颜色,但是,祖母爱它,养到花满盆瘦。

祖母就像是无心事的女子,坐在边上观赏她的宝贝。抽着玉柄的长烟袋,吧嗒,吧嗒。。其实,她的观赏里有无尽的心事。

夫妻之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花中夫妻愿得一人心)(2)

人到中年,青涩时光走过,又眼见韶华渐行渐远,花前月下的浪漫连同儿女情长的甜蜜,都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浸泡成千番滋味。繁杂琐事堆砌,既不能被仔细挑拣,亦无法斤斤计量。想来,两个人因缘相识,因缘结合,数着星辰过日子,历来都是约定成俗事情。何况,旧时姻缘能得“浪漫”福祉的寥寥无几。听说祖母嫁给祖父时,十六七岁,民国初期,大户人家的闺阁小姐,学女红,裹小脚,家务因此不地道,婚后经常遭夫君的骂。她总不多话,仔细地重复处理着每一样日常里出现的无常状况,静默中经营生息。她一生孕育孩子八九个,存活七个。一堆儿女相继长大,像鸟儿一样,陆续离家经营自己的小巢。逢年过节,鸟儿们飞来飞去,祖母仍是静默。想来养育之苦,不言也知。她说,海棠花是思乡的花。

一句简单的话语中,离愁别绪千丝万缕。祖母养海棠是否有此无以言表的情衷?人的心很像蚕茧,一缕一缕的丝,非要抽尽才罢休。祖母就是那个无有心事的女人,把心事交给了岁月,所以静默得波澜不惊。

夫妻之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花中夫妻愿得一人心)(3)

古旧的爱情,常以媒妁联姻为模式,没有誓言,没有约定,没有交流沟通,甚至两个人互不相识。媒妁之言就可为其组成家庭。若有誓言,誓言亦是少女内心勾织的纯色丝线,织出花好月圆的美好外衣,捂在心口,只有自己懂。也许她们知道,也许不知,多年以后衫成旧色质地糟脆,经不起反复揉搓。原来——

原来爱的永恒需要经久的忍耐来担当。

他们定好理想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坚定走去,心无旁骛地坚守初心。得了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最美典范,恐怕只有周恩来和邓颖超了。

周总理也喜欢海棠,种在庭院里的高大乔木。花开时,缀满枝干,簇拥整个春天。但虽然海棠年年依旧,花期总归短暂。花开又花落,人的生活依然继续。我们固然要守在大国家中的小家里面打理好日常,每个家都是一对夫妻的组合单位。每个生命都是一对夫妻的延续。我们总相信,明天会更好,却忽略当下需要把握的美。心就像蚕茧,被生活的秩序紧密包裹,所以不停抽丝。不懂得真正的爱,常常是藏在小小的角落里,既要一起品尝美好的结果,也要具备共苦难的精神。1919年,五四运动风暴来袭。十七岁的邓颖超出演话剧《木兰从军》,她活泼的性格跟逼真的演绎,吸引了台下一位年轻的心。

凡女子多爱花,但,能坚守奉养的却显太少。 养花女子内心坚守一座城。这城空旷寂静,遍布花香没有四季之分。

夫妻之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花中夫妻愿得一人心)(4)

周恩来是美男子,人人皆知。在终身大事上,他完全可以凭着外貌和内在才气赢得无数美女的心。然而,他那时已是天津学生运动的领袖。作为新思想的领袖,他在择偶方面秉着“能经受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原则,于次年11月与邓鸿雁传书,在长达五年的恋爱之后,在广州喜结连理。这对革命夫妻的名字众人熟知,他们相濡以沫,共甘共苦,携手度过了五十个春秋风雨。他们没有豪华的婚礼,没有华美的婚服,高贵的酒席,没有誓言,没有承诺,甚至一生没有后代,但他们把全部的热情奉献给国家,一辈子的时光证明了夫妻的爱,可以抛却个人得失,无眼耳鼻舌身意,可以平淡无香地相敬如宾。

夫妻之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花中夫妻愿得一人心)(5)

夫妻若都能做到相敬如宾,自然和气致祥。就像周恩来和邓颖超,也是旧年的人,却做着新式夫妻的表率。他们的爱情不仅仅是彼此的,还是中国的,国际的。周是好男子的表率,邓是好女子的榜样。

花中夫妻: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离,非他莫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