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的程序与方法

刘文华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

刘文华临汉礼器碑

刘文华,195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四、五、六届书法展获"全国奖",第四、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获奖。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2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6)

附加阅读:再说“临帖”

一般情况下,功力只能等于时间,不等于水平。

临帖不正确,就是写古人的字,练自己的毛病,而且是用功越多,毛病越多。

美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临帖要讲究效率,什么样的效率是最好的呢?一本字帖,拿来,临一遍,就明白了,就能用于自己的创作了。临帖的境界分为以下几种:

低 ↓ 拿一本帖,反复临,才能创作

↓ 拿一本帖,看几页,就会创作

↓ 拿楷书类(或篆隶类、行书类)几本字帖,看几页,就创作出集大成的楷书(或篆书、行书)

高 ↓ 拿楷书、行书几类贴,看几页,就能创作出集大成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学习方法看似简单,就是个临摹,其实隐藏着很多问题。

结体和用笔哪个更重要?在临摹的过程中,结构是第一性的,用笔是第二性的。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道:“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业,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重朴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已操胜券。”体势的变化,最终导致了点画发生变化,线条也发生了变化。怎样评价各种点画、线条?应以谁能用线条把结构(字形)组织生效为标准。用笔千变万化,用笔要想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必须有一种结构来组织。没有不好的用笔,只有不好的结构。在本质上,写字应该注意什么?应注意字的笔画关系,即:长短、方向、比例、角度、节奏、疏密等等

假如一个不认识中国字的人,看到一个“中”字,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只有造型,没有音义。而我们呢?首先反应的,是“音义”,然后才是“形”,而且,这些“形”,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固有的形式,这就是“视觉习惯”。视觉习惯干扰了我们对原碑帖的观察力。

以前老师让我们把字写得方正,是为了导读。这就麻烦了,在座各位不是干“导读”工作的。我们等于是带着镣铐去做另一种工作,唉~~“人生识字忧患始”啊!当你认识一个字的时候,把一个字写好的能力就减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把字写好,就要排除这种干扰。

搞书法艺术,是给懂书法的人看的。临帖不能减弱或者消灭原碑帖的特点,若原帖10分,临摹若8分,创作就只剩6分了,是逐渐减弱的过程。

临帖时,应该强化、放大特点。我们的临摹,相当于与自己的视觉习惯做斗争的过程。所以,要写“生”不要写“熟”。要不断训练自己,把眼睛改变,把对汉字的认识改变,善于用各种线条来组织汉字,并组织得漂亮。

如果说,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叫人生观,那么对书法的认识,就叫“书法观”。就是要确立一个正确的书法观,就是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我们在临帖时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四个字:“熟视无睹”。“结构者,谋略也。”意思就是:意在笔先。好的字,就是有效地组织点画。

衡量临摹效果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创作。

所谓书法的能力,有两个:一是处理结构的能力(形的意象);二是用笔能力(线条的意象)。要带着这种意识去临帖:极大地采集原碑帖中的信息,把每一个字的信息点都找出来。打个比方,临帖,相当于挣钱,创作相当于花钱。只有“挣”的多了,“花”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随心所欲。

隶书的艺术价值,不在蚕头雁尾,而且,隶书就恰恰是因为蚕头雁尾而死亡的。不信,你从西汉到东汉再到唐宋的隶书,你看看,到最后,是“但有点画尔”。

任何一种艺术,在它的发生阶段,是最美的。因为虽然不成熟,但是有很多天然的、自然的东西在里面。不要注重在犄角旮旯处下功夫,那都是“末节”。

书法家应该具有两种能力,汉字结体能力和操纵毛笔的能力。要做到:能大能小:能写榜书也能写蝇头小楷能快能慢:能写快的行草,也能写慢的篆隶、楷书。

临帖要点是:要练就用有意味的线条组织完成高效的艺术化字形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背字。

毛笔拿在手里,要有感受,不能像电焊夹子夹焊条一样——它是活的东西。

张迁碑的特点不是“放”,而是“收”。能收的好,收的稚拙,才是高手。

打开一本字帖,找出其中一页,要先整体地看,观察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进行体量感分析,疏密关系分析,思考每一个字与周围的字的关系及空间存在,然后是每一个字的特点,再通过自己的书写,把他们都表现出来。

刘文华临《西狭颂》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3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4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5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6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2)

刘文华临汉隶《曹全碑》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7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8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2)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3)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4)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5)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6)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7)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8)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99)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00)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01)

临帖新创作品欣赏(临帖的程序与方法以及其临的作品)(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