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碗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许多电视剧只有短短二十余集,却浓缩了生活百态。

《婆婆来了》这部作品,讲述了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农村与农村结合体的三种婚姻形态,但其本质上,堪比婆媳浮世绘一般的存在。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1)

生活在北京的何琳嫁给穷乡僻壤里出来的凤凰男王传志,过了几年鸡飞狗跳的婚姻生活。

何琳但凡机灵一点就该知道,那些婚后的苦涩与绝望早在见婆婆时,生活已经试图让她知道了。


1

何琳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父母与小姨对她千依百顺。长到二十岁,她从来没为生活或念书操过心。这样没受过挫的姑娘偏偏瞧不上"门当户对"那一套,悄摸地喜欢上了在大树底下吃馒头就咸菜的北大高材生——王传志。这样的少年,早早地受过生活摔打,干活不挑、读书用功、淳朴无套路,多好。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2)


在雨天,雄辩滔滔的青年与娇俏可人的姑娘互相确定了心意,一出俗套的爱情故事开始了:何家父母反对两个人交往,想要阻隔"传染源",将何琳送到国外去;与此同时,王传志邀请何琳跟自己回老家看他成长的环境,何琳高兴得马上与父母撒了个大谎,随情郎去家乡。

....

这趟见婆婆之旅虽然不美好,但不舍爱与自由,何琳毫不犹豫地偷了户口本与王传志结婚。

也许她在想,我嫁的是这个男人,也不是他的家庭,离得八辈子那样遥远,一年一见做做样子罢了。

日子断然是要给娇小姐摔打的。遥远的农村,在老大的撺掇下,婆婆卖了家里的房子,并同大儿子儿媳、小女儿一道,大包小裹地投奔二儿子,他们打得一手好盘算,想用祖产那二十万换取北京一套房房产证上的名字,他们要做城里人。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3)

王传志呢?轻易地违反了婚前定下的不与婆家人相住的规矩,不仅呵斥何琳不懂事,更甚动手打她。从此,借钱、介绍工作、帮忙还债、卖房接济婆家哥哥...桩桩件件,无一不在给何琳耳光:嫁给凤凰男不可怕,可怕的是,当生活试图给你看真相的时候,你却以为那是上天对你爱情的考验。

嫁给怎样的丈夫,本都无可厚非,只是不选择计较,便是选择了接受。

而那些所谓的"真相",都藏在与未来婆婆的初见中。


2

回乡之路是何琳见识里最漫长疲累的。他们一路火车、汽车、拖拉机地颠簸一路到了王家,她下车就理了理头发,为自己的灰头土脸瘪了嘴。

这厢,眼见儿子出人头地又带回了北京媳妇儿,王母高兴极了。

然而喜悦很快就被打断:王美嫦(王母)做的饭咸得难以下咽;农村的厕所肮脏地令人作呕。哪怕未来婆婆欢喜得紧,也只是拿出200块钱作见面礼。遇到前来相看的相亲们,她话里话外都是自己的二儿子如何有能耐,仿佛何琳是王传志从大城市挣回来的奖品。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4)

王美嫦对何琳的家庭是满意的,然而,她实在有点看不上对方瓷娃娃般的做派,私下里数次提醒王传志务必将何琳攥在手心,掌握主动权。


看到这里,心略寒凉:王美嫦早年丧夫,一人操持家里家外,拉扯两儿一女,其实是不容易的。但在选择媳妇儿的时候,她自动自发地将自己安排在了"母亲"而不是"女人"的位置上:"如果说有个女人能为我儿子服务一辈子,这就是顶了不起的事情。"


因此,当何琳在一种农家女人中拿着农具手足无措时,王美嫦的不以为意与冷眼旁观已经说明了,她没有试图"接纳"对方,而是在"驯服"对方。

这种驯服,不仅仅是剧中表现的"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也在于各种"城市与城市"婚姻中体现:要求儿媳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菜、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照顾儿子的方式经营起居。好儿媳哪里是娶回来的,都是调教出来的。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5)

情感里女人需要计较的是,当对方真的是你的良人,他的家庭是否愿意将你作为独立任何接纳,互相包容与尊重;而不是将你看作一个物件儿,任意揉搓成适合的形状。


3

在乡下的日子,多少掺杂了甜蜜。尤其是入村当夜,红霞把两个人推凑到同一个屋子,两人欣然同居,何琳心里暗暗地想,幸福一生也不过如此吧,仿佛白天自己的那些不适感都能忍耐下去。

翌日晨起,王母与邻居发生争执,王传志与哥哥二话不说出门打架,"全然没有了丁点书卷气。"甚至在旁人拉开彼此的时候,王传志还作势挥舞了两下拳头。当下何琳有些恍惚:这是我认识的那个男人?

旋即她为自己找到了出路:"没错,他愿意为自己的母亲,将来也愿意为我。"

王美嫦也颇为赞赏儿子的行为,以为那是在给老王家争脸,断然不受一口窝囊气。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6)

然而婚后,当两人产生分歧,丈夫王传志为了母亲将拳头挥向何琳的时候,她才恍惚的记起,这样的架势、这样的眼神,仿佛在王传志面对"仇人"的时候才见过。

她"忤逆"了自己的婆婆,可不就是仇人?丈夫为了向母亲表达孝心,慰藉"我们才是有血缘"的一家人,什么都愿意做。

所以,替妹妹还高利贷没问题、为哥哥承包菜园子也没问题。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7)

说真的,如果说女人一定要有小心眼,必然是要当心丈夫的"暴力"。归根结底,让伴侣明白到底什么是"家外"什么是"家里"。

当我们缔结婚约、拥有住处,我们应当各自从原本的家庭中脱离,而不是犹如带着寄生瘤一般地将原生家庭背在身上,处处只为父母考虑。

精神上脱离不了母亲的精神掌控,又如何能做丈夫呢?最难听也最实际的莫过于,当你步入婚姻,"父母"是家外,"妻儿"在家里。


4

剧中有一幕,何琳在参与农家宴时醉酒,无意中将一肚子的抱怨和盘托出,让王家在同村人面前闹了个大红脸。

她实在不适应乡间的牛粪、半夜的痰盂、桌上的剩菜,她更看不懂亲戚满眼的戏谑、婆婆眼中的深意。若说她实在不妥当,莫过于不该醉酒吧。

然而,王传志义正言辞地要求何琳道歉。

何琳想了想,托了在电器城做高层的姨夫拉来一同套电。

王家人看着这厚礼喜不自胜,哪里还管什么道不道歉;村里的脸面不作数了,为娘的委屈也不计较了,这场风波圆满过去了。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8)

故事就这样俗套,也偏偏让戏中人翻覆都看不清:

对王家人来说,面子大过里子。

有这样大的阵仗,恰恰给二儿子的能耐镶上了金边,媳妇儿的调教留在后面,眼下在村儿里多走几圈、把那些羡慕甚至吃味儿的称赞都收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矛盾没有解决,只是被繁荣掩盖。

对王家人来说,钱很重要。

那是怎样的一车家电?饶是村长家的物件儿都没有如此齐全,彩电冰箱洗衣机,只需要知道那价签上有好几个零便是了。王家老大暗自窃喜:王家的否极泰来,恰恰是顺着弟妹这尾金凤凰飞进来的。


所以,当你与未来婆家的矛盾甚至无法拿到明面上解决,只得以物件儿来讨好时,你在对方眼里,也不过是个可做权衡的物件儿罢了。


5

那是他们要离开的前几天,村里粮仓上大梁,女人决不能在场,太不吉利。

何琳偏偏不信,尾随传志就去了。

恰巧绳子断了,村民的眼神恨不得将何琳抽筋剥骨:你是个女人,你没有资格在这里,你不吉利。


剧中有一个细节,生儿子的村妇说话都要大声些,恨不得日日将"儿子"挂在嘴边。母凭子贵,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在这个深远的山村里被奉为圣旨。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9)

在这样思潮的浸淫下,王美嫦也无法幸免。

小两口婚后的日子,就是在被催生、要生儿子、假孕吵架、怀孕比天大的日子中度过。


这部剧的结局,有些强行团圆。为了让观众能够一秒钟原谅"婆婆",编剧为婆婆设定了"阿兹海默症",婆婆努力打工挣钱,想要减轻儿子的负担,让儿媳吃得更好。可惜啊,婆婆的真正洗白,不是在幡然醒悟之后,而是在儿媳怀孕之后。


6

我等小民,凡夫俗子,贪嗔痴恨,无一不有,想找一个完美的丈夫造就一段完美婚姻实在很难。

我们不愿以"凤凰男"之名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无非希望自己努力点,再努力点,也许初见婆家时的那些不适就能改变?

其实,婚姻设定见家人的环节,并非试图叫我们马上与对方建立信任感,而是给彼此一个机会,叫我们以最无害的方式与对方的三观进行彼此试探。

人性最真实的袒露往往不是在爱人面前,而是在家人面前。

怎样与低情商的婆婆相处(婆婆来了婚前见婆婆)(10)

说到底,王美嫦在与儿子别时悄悄的说,千金小姐娶不起,咱们不是一路人。

可何琳为什么就想不明白呢?

到底爱情与生活,是两回事啊。


END

半碗:吃饭只吃半碗的老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