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三七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三七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故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我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年。
关于三七,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
一年后,张二家的草药长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二话没说,拿出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他被逼讲出实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医生,并将其定为“谋害杀人”罪。临刑之日,田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自监斩的知府大人解释说:“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知府大人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医生。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因为此药为田医生所传,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称作“田七”。
血三七和三七是一种药吗吗?专家称血三七不是人们常说的三七,血三七和三七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我们将血三七和三七的区别列出以供大家鉴别血三七和三七:
血三七特点:
此药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的根茎。因其能活血通经、治疗跌打损伤,故得此名。
中华抱茎蓼为多年生草本。其根茎粗壮,外皮紫褐色,断面紫红色。茎直立或倾斜,上部有分枝。下面的叶具有长柄,往上叶柄渐缩短至抱茎,叶柄处有管状膜质托叶鞘。7—8月开红色或白色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9—10月结黑褐色椭圆形的瘦果。分布于宋洛、长方、新华、马湾、板仓、红坪、大岩屋、板桥、木鱼、大九湖等地。生长于1000—2500米的沟边或林下潮湿处草丛中。
三七的特点:
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
三七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三七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和人参同科,同属五加科植物,但三七有人参之王,南国神草之美誉,是活血化瘀第一圣药。
三七为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现多栽培于海拔1600~1800米的山上。
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
血三七和三七的区别总的说来就是说血三七属于犊牛儿苗科,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请注意区别。如果要说活血化瘀的功效血三七比之三七差之甚远,三七为活血化瘀第一圣药。
血三七的功效怎么样呢?血三七的功效用于缓解一下症状,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胃病治疗:主要是用血三七泡茶,每早晨空腹和晚睡前饮用,使用期间不可食辣椒。胃病重者可能此法疗效甚微。
2、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者将其以1:10的比例用浓度酒泡够八天以上,饭前,睡前饮50克-30克,同时用泡过的酒擦拭患处感觉起热即可。泡过的酒总的使用为饮7分擦3分。
3、用可止血,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其用刀锅其身取其碎沫直接敷于流血部位,或是将已用于泡酒使用完的血三七取出晒干将其压成粉沫存放,待用时直接取出敷上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