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孙艺真编辑 |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制度性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

如何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

记者 | 孙艺真

编辑 |

“制度型开放对于整个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说更具有基础性,更具有引领性。必须要在市场开放的同时,更多地在制度型开放方面走在前面。”12月9日,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第六届浦山年会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谈到。

屠光绍指出,制度型开放首先要求国际对标,二是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同时将国际规则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能够更好的融合、互动。

“制度型的开放其实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也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在制度型开放当中尤其要重视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这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屠光绍认为。

屠光绍指出,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高水平开放有五方面重点领域和环节,除了制度型开放外,还要从过去局部的管道式开放向全方位开放,从传统金融要素开放向新型金融要素开放,从配置国际资金资本向配置国际资产的功能开放,从“边境”开放向“边境后”开放。

屠光绍认为,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要素,数据跨境流动也成为金融开放的重要内容。目前数据的跨境当中,涉及到了数据的分类标准还不太清晰,在安全有序的条件下使得数据跨境流动,对于金融开放越来越重要。

屠光绍认为,未来,可以四个方面形成合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3.0版。

一是,发挥市场和政府驱动的体制优势。应对高水平的开放,应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3.0版,要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要积极发挥作用。

二是,发挥好开放和改革双引擎的作用。开放之后,通过改革巩固开放的成果。开放和改革的“双引擎”的作用,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更好的推动开放。

三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高水平开放涉及到一些难点、需要不断解决的挑战,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形成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

四是,中央和地方的协同机制。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国家要做好战略部署和推动。作为地方,在营造环境,特别是营造高水平开放的营商环境方面,地方又责无旁贷。特别对上海来讲,要形成临港、浦东和整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在中央和地方形成更好的协调机制,这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水平开放和3.0版建设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