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对西北师大附中鸿宇班的学生来说,高考确实是横在所有高中生面前的一道雄峻关隘,当今高中的常用流程就是两年上完三年的知识点,用三分之一的高中时光作完完全全,扎扎实实的备考,于是课业压力对我而言从来就没有轻松过,但好像也没有耗尽我旺盛的精力,就算在我校尤其我班做学科竞赛的传统之下,我也未有心力交瘁。对于我这样思维跳脱的孩子来说,学校学习似乎从来都不是我心间的头等大事,于是意味深长其二就来了——天河合唱团,我的白月光。

西北师大附中红榜(我是勤慎诚勇的西北师大附中人)(1)

就实而论,这种团体如果要做得规范的话在学校是没有什么土壤的,关键就是在于家长老师学校的任何一方,都不愿意让她占去学生们太多时间,但本身合唱这件事就是一个所有团员都要同时花不少时间培养磨合训练的事情。热爱合唱事业的天河er们凭着一腔热血与勇毅,顶住压力逆流而上,既顾及了学习,满足了爱好,又共同铸就了天河的辉煌。很多天河人之后都似乎依赖上了和声这种美妙的东西,将其作为他们穷其一生的热爱,我也不例外。

西北师大附中红榜(我是勤慎诚勇的西北师大附中人)(2)

依稀记得当时“百团大战”——当然咯,所有的学校都爱这么叫社团招新,事实上只有二十多个社团,不过也不少了——我欲入学校最厉害的天文社未果,懵懵懂懂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小黑屋”。遂坐遂同唱我入团的第一首曲子《城南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自然而然地我就淹没了这迷人的旋律之海里,一切都好像春风化雨般悄无声息,我就从心里认定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了。在这里有指挥老师引领全团的灵魂,有远超业余九级的钢伴同学琴声辅助,有前辈扶助提携,有志同道合的新人心诚血热。大家自愿放弃了放学后晚自习前的闲暇时光——每周五天有三四天在训练,要是比赛临近会更频繁——甚至就连晚餐都匆匆忙忙,冬天很多时候训练结束,竟然是星光与月光伴我们散场。

西北师大附中红榜(我是勤慎诚勇的西北师大附中人)(3)

不过,我们的合唱时光也越来越美好,大家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曲目的变难而下降,而每当那个声音在小黑屋里汇聚,洋溢,充盈之时,大家都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的歌声也终于在一段时间的磨合训练中扬帆起航,它乘着火车就在火车上奔流恣肆,它飘到带着管风琴的礼堂里就在台上绚烂,它冲向新加坡的海滩就活力四射且天真无邪,它蹁跹到鱼尾狮像前就热情好客恭迎八方,它优游到天桥下就借着地形铺排洋溢,它趁着下课铃从各个教室动如脱兔般汇聚就静如处子扣人心扉。它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就如同神圣的卡拉连接着我们。

西北师大附中红榜(我是勤慎诚勇的西北师大附中人)(4)

从《玫瑰三愿》到《再别康桥》,从《Alleluia》到《Northern Light》,从《月亮代表我的心》到小海豹,这些如同我们精神共游过的绚烂风景,就如同《彩虹》般:

我枕着星河,我躺在云端,晚风呢喃青草岸,钟声吻霞光

……

我走过许多地方,也一直四处张望。我不停流浪流浪,春的花,夏的雨,彩虹在天上。

西北师大附中红榜(我是勤慎诚勇的西北师大附中人)(5)

团内的生活日常亦如和弦般动人。忘不了“天河婚介所”的团别名,忘不了共同演绎时候的眼神交流和扯扯衣角,忘不了每每候场之时的玩笑嬉闹,忘不了互相化妆,搬运台子的守望相助,忘不了每年新年音乐会的精心筹划,忘不了月夜火车上和宾馆里的“狼人杀”,忘不了全团偷偷买蛋糕在宾馆给指挥生日惊喜的气氛……凡此种种,当时只道是寻常。毕业之后,好像生活中缺少了什么重要的调味品似的,不说绕梁三日,绕梁三载也不夸张。时间如露亦如电,过往如梦亦如幻,但是有些东西应该是扎扎实实地烙在了我这个天河er的身上:团结互助,勠力同心,热情外向,体贴细腻。它给我的这些美好品质让我时时心里有火,眼底有光,就算在最无助最黑暗的时候,好像也有一豆灯火长明不灭。

西北师大附中红榜(我是勤慎诚勇的西北师大附中人)(6)

附中人,附中魂。他们勤在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且不为一己私利,勤在常常奉献,扶持不辞辛苦;慎在做一样精一样,学习如是,生活兴趣亦如是,慎在认真过好每分每秒,不负自己,不负他人,君子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诚在赤血丹心,诚于人在求真务实,不虚不伪,诚于己在直面本心,常常自拭,不蝇营狗苟要明心见性;勇在不但胜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且能自胜——超越自己,不讳罪己,遇事柔韧,向阳而生。

附中,正正堂堂本校风

我们,莫忘了勤慎诚勇

你是个海,涵真理无穷

你是个神,愿人生大同

附中,太阳照着你笑容

我们努力读书和做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