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蟋蟀卖到上万(一只蟋蟀叫价十万元)(1)

过去,十万“虫人”大军蜂拥蟋蟀产地山东宁阳县泗水镇,食、宿、行一下子成了问题,宁阳的三产也就被拉动起来了。蟋蟀似乎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虫”收益近亿元。全国因“虫”产生的收益更是相当可观。

在北京最大的鸣虫交易市场—十里河市场,做了一辈子生意的“老北京”对小贩们的经营之道更是了如指掌,他说:“来北京蟋蟀市场的商贩有两类人,一是直接从山东来的,因为这虫是捉来的,没有成本的,而交易也不纳税,就是干挣。还有一类北京商贩去山东购一批,有点批发零售的意思。

一只蟋蟀卖到上万(一只蟋蟀叫价十万元)(2)


一只蟋蟀卖到上万(一只蟋蟀叫价十万元)(3)


不过,也有带回来好虫的。好些年就有一个40多岁的商贩带回来一只蟋蟀,叫价10万元,这个价位在市场上是难得的。虫是好虫,虽说百年一遇,但要价太高了。可这商贩却说:“虫价虽达10万元,可一上赌台起码得喊价50万,绝对亏不了。”

买了蟋蟀做什么?尤其是花几万元钱买只蟋蟀,仅仅是为了娱乐吗?

一只蟋蟀卖到上万(一只蟋蟀叫价十万元)(4)


一只蟋蟀卖到上万(一只蟋蟀叫价十万元)(5)


“老北京”描述的旺季市场可能说明一些问题。他说:“买蟋蟀就是为了赌,市场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人在赌,不过赌注都很小,一般都是一百两百元地押。当然,也有很多大庄家,他们都五万元十万元地赌,至于场所,都是很隐蔽的,有专门的人看场子抽红。”

斗蛐蛐也有很多门道。“老北京”介绍说:“这跟现在的世界杯等体育比赛一样,对选手的要求很严格,行家不叫‘赌’叫‘带花头’。如果赌注很大,一般都不自己在家赌,都要找庄家,交上蟋蟀,被公养5天,两只蟋蟀吃一样的,喝一样的。这样也避免出现服用‘兴奋剂’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的毛寿龙教授表示:“凡事一‘疯’,未必是好事。如果专门用来娱乐的蟋蟀作为一个产业,向赌博业发展就可怕了。”

一只蟋蟀卖到上万(一只蟋蟀叫价十万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