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原因,许久没去影院看电影。

孩子不在身边,家里安静多了,可心里也空落落的。

为了防止老公沉浸在想儿子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我提议去看场电影,就选暑期档票房第一、有口皆碑的《人生大事》。他欣然答允。

于是,下午4点半,我们顶着38度的高温出门,去影院看了一场久违的电影。

去的路上,载我们的出租车司机问,最近有什么好看电影呀?

我说,人生大事好像还不错。

他回答:是不是朱一龙演的那个?朱一龙是武汉的,他要是能演点武汉方言电影那就好了。

我讶异他居然这么了解,顺便告诉他这部电影就是方言电影。

我不知道司机师傅到时候看到电影会是什么感觉,我甚至不知道他会不会去看。

但是当我坐在影院里听到朱一龙用地道的武汉话骂人的时候,内心多少是有些震撼的。

朱一龙一改往日的斯文帅气,在影片里直接变成寸头、金项链、花衬衫,一副正儿八经的街溜子,如此颠覆,竟然不会让我觉得违和。

几部暖暖的高分爱情电影(我不介意再用这部电影暖暖心)(1)

要知道,我上次看朱一龙还是看《穿过冬天拥抱你》的时候,虽然觉得他和贾玲的CP有些意外,但是从视觉冲击上并没有这次这么大。

这一次倒是妥妥地见识到了他的演技,也明白了好友迷他的原因。什么叫剧抛脸?朱一龙本人就是最好的诠释。

再来讲讲小女主。

其实我不大懂孩子的演技该如何评价。但是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我有看过一个评价,说演技好的小姑娘好像都长得差不多,附图就是任敏、文琪和这个叫杨恩又的小姑娘。

几部暖暖的高分爱情电影(我不介意再用这部电影暖暖心)(2)

别说,好像真的都有那么点味道。

虽然get不到小朋友的演技,但是她的的确确是我在电影院里又哭又笑的原因。

特别是当知道她其实和大阳同年的时候,我也会想,明明是和我儿子一般大的小姑娘,居然如此早慧,即便有情节设计的成分,也不能掩盖她的灵性。

我还想谈谈吴倩。

几部暖暖的高分爱情电影(我不介意再用这部电影暖暖心)(3)

关注她,不仅仅因为她是武大校花,还有她的作品和演技。

她是剧版《何以笙箫默》中的小赵默笙,也是《择天记》中的落落,还是《冰糖炖雪梨》中的棠雪。

她其实塑造了不少深入人心的角色,校花出身、科班水平更是增添了她的光环,可惜最近一两年大家只关注到她的感情。

影片里,熙熙在莫三妹成功修复了老六的脸之后趴在病床旁颤抖着双唇望着莫三妹眼含泪水的模样让我印象深刻,感激、后悔、难过、无奈,很多情感,好像都能从那张脸上读到,她其实很会演,非常有代入感。

下班回来的路上看到新闻说,《人生大事》票房已经破了12亿,暂居2022年内地电影票房榜第4位,应当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诚然,这部影片也有让我觉得不妥的地方。

比如剧情有些老套了,最后莫三妹对小文妈妈说出能不能干我们这一行的时候,我内心是有些接受不了的,感觉有些强行圆满。

比如感情转换有些生硬了,特别是小文妈妈刚刚出现在幼儿园门口的时候,那种态度不像是在求人,倒有些盛气凌人,好像莫三妹欠她一样。

但是,这部影片依旧给了我很多感动。

比如,小文把从事殡葬服务的人称作zhong种星星的人。

比如莫三妹把父亲的骨灰拿到江边用烟花给放到空中,静享那一瞬的绚烂。

比如莫三妹千方百计修复了电话手表中的数据并改装了小文的玩偶。

即便自顾不暇,也不忘发光发亮。莫三妹生活一团烂泥,却不妨碍他救赎小文,小文懵懵懂懂,却影响她对莫三妹的孺慕之情。

这显然是个双向救赎、双向治愈的故事。

这又不同于去年夏天的《我的姐姐》,虽然都有方言,都是亲情主题,都是一个大人配个孩子,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又都不一样。

《我的姐姐》更多的讲述个人追求与家庭关系之间的矛盾,两个主角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人生大事》则是侧重于亲子感情,有天生的父子情,有天降的父女缘。

相同的是,两个主角在影片的最后都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得到了自我成长。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人生大事》。

因为我觉得,这部影片除了想表达关于“死”这个大主题的思考外,还想表达一个很温暖的观点——即使觉得自己身处地狱,爱也能让你升上天堂。

我喜欢这种积极向上的温暖。

即便炎炎夏日高温似火,我也愿被这一丝温暖所照拂。

实名推荐,入坑不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