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摘抄及赏析(每日摘抄1)(1)

每天摘抄一点点,能力提升看得见,马上进入未知的文学世界吧!

今天的主题是:写物·工艺品。

⼀、 好词积累

独特 精巧 奇特 精雕细琢 独具匠心

精致 典雅 古朴 丝丝入扣 不假雕琢

字词解释:

① 独特:指特有的,特别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

② 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

③ 独具匠心: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④ 丝丝入扣:织布时每一根丝都从扣齿中通过。比喻诗文或艺术品紧密严合,准确细致。

⑤ 不假雕琢:不必借助精雕细琢。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

二、好句摘录

胸针一如其他珠宝,与服饰若搭配失当,则弄巧成拙;由于胸针抢眼夺目,服饰自应素雅沉稳,倘若花上加花,花成一团,乱成一片,不但未奏增色之效,反倒显得俗气。

——郭良蕙《胸针巧思》

抱盾俑和扁身俑都是极其瘦的,或坐或立,姿容恬静,仪态端庄,服饰淡雅,面目秀丽,有一种含蓄内向的阴柔之美。

——贾平凹《陶俑》

正如桂花一开,兔子王便上市。他们的脸很体面,油光水滑的,只可惜鼻下有个三瓣子嘴,而头上有一对长耳朵。他们的身上也花花绿绿,足下登起粉底高靴。身腔里可是空空的,脊背有个泥团儿,为插旗伞之用;旗伞都是纸作的。

——老舍《兔儿爷》

三、 经典古诗词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背景:胡令能(785-826年),唐朝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简单易懂,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此诗头两句是现场目击,后两句是合理想象。全诗运用衬托的手法,歌颂绣工们绣制屏风的高超技艺。

赏析:全诗写出妇女的绣品巧夺天工。三四句写“绣成”以后,绣工的精美巧夺天工,把完工后的绣屏风安放到春光烂漫的花园里去,虽是人工,却足以乱真,连黄莺都上当了,离开柳枝向绣屏风飞来。

用法指导:在描写物的主题时(工艺品),可以使用合理的想象(想象手法),衬托物品(工艺品)的特点(精巧)。

四、 名家名段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魏学洢《核舟记》选段

翻译: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的名字题写在上面,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用箬竹叶做的船蓬,做的船桨,做的炉子,做的茶壶,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赏析:本文语言平实、简练。“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写出苏轼右手拿着书画长卷的右端,左手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书画长卷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长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表现出作者注重细节描写。整篇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时,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层次分明。

用法指导:在参观某个博物馆,需要描写一个工艺品时,可以使用层次分明、细节描写的手法来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