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体现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作者蒲松龄写《聊斋志异》这部书主要是借“狐仙鬼怪”来讽喻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所以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齐毙,不留后患。

作家作品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

难点突破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4)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5)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6)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7)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8)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9)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0)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1)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2)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3)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4)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5)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6)

积累与拓展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7)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8)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19)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0)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1)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2)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3)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4)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5)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6)

对比阅读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7)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8)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29)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0)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1)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2)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3)

拓展阅读《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在文学史上,它是中国文学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经典故事有: 《婴宁》、《辛十四娘》、《连琐》、《荷花三娘子》、《翩翩》、《画皮》、《娇娜》、《小谢》、《商三官》、《席方平》等。其中也不乏一些短篇故事。如:

《蛇癖》

予乡王蒲令之仆吕奉宁,性嗜蛇。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嚼之铮铮,血水沾颐。且善嗅,尝隔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时无佩刀,先噬其头,尾尚蜿蜒于口际。

《快刀》

明末,济属(济南府所属地区)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杀即顺窍,一刀便断头)。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 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依傍,靠着)我,无离也。”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

《鸿》

天津弋人(射鸟的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同“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锺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悲莫悲兮生别离”,禽犹如此,人何以堪?

《孙必振》

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孙既登舟,回首,则前舟覆矣。

手写笔记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4)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5)

七上语文狼文言文思维导图(七上狼手写笔记)(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