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这是老陶教授对余初晖说的,意思是地位比别人高时不要看不起别人,要有平等意识;地位比别人低时不要看不起自己,要看到别人有别人的好,自己也有自己的好。

余初晖妈妈当保姆为什么要走(余初晖因一双筷子)(1)

余初晖的妈妈月亭因为在韩家做保姆时,韩老师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经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月亭在韩家不仅要照顾两个身体不遂的老人 老太太还把月亭当贼一样防着,两只螃蟹都要当着面给她剥。明明约定好,不需要给老人擦身洗澡换尿布,还借口说社区护工要排队。老太太还天天打电话给韩老师说自己是怎么防保姆的。

余初晖妈妈当保姆为什么要走(余初晖因一双筷子)(2)

余初晖在知道这些事后,非常自责,内疚。说什么也不能让妈妈在韩家当保姆了。

正在这时,叶蓁蓁和陶教授要出国去考察项目,但陶教授家里有事,就让叶蓁蓁带队出国,叶蓁蓁是个刚进研究所的新人,考虑到自己带队,团队的成员可能不会听,没有陶教授这种信服力。

在叶蓁蓁盘根问低下,陶教授说出了实情,陶教授父亲家做了多年的保姆因孙子出生,要回家带孩子,老陶教授八十多高龄,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现在又在住院,需要重新找保姆。余初晖妈妈就被叶蓁蓁介绍过去了。

在送余初晖妈妈去陶家时,余初晖也帮叶蓁蓁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当叶蓁蓁开车送余初晖母女去陶家,准备先去试一下,看陶教授一家人是否对月亭满意,也考察一下陶教授家的人品,不希望妈妈在找向韩家那样的雇主 。

余初晖妈妈当保姆为什么要走(余初晖因一双筷子)(3)

在到陶家的时候,叶蓁蓁和陶教授的对话,引起了陶教授夫人的怀疑,认为自己的丈夫优秀,觉得陶教授和叶蓁蓁的关系超出了上下级。对余初晖说:“教授是高危职业”,叶蓁蓁没有发觉,还好余初晖发现了端倪,里面对陶教授太太说:“蓁蓁啊,是个幸福小孩,她那特帅气的富二代男朋友,前两周回国工作了,连我们这群邻居这几天,都跟着沾光”。一句话消除了陶太太对蓁蓁的担忧,私下又对蓁蓁说,让她和陶教授保持拒绝,陶太太在吃你的醋。

三言两语,既把问题解决,也给双方都留下来好印象。

余初晖妈妈当保姆为什么要走(余初晖因一双筷子)(4)

无疑月亭是一个好保姆,任劳任怨,没有脾气。不仅勤劳还软弱,不用担心会欺负老人,还做了一手好菜,陶老教授对她也很满意。不仅如此,对余初晖也想长辈对待小辈一样。

余初晖也经常去陶家帮忙,相当于一个人的钱请了两个人,还给家里带来了不一样的欢乐。一次吃饭的时候,余初晖发现老陶教授每次都会等着妈妈一起吃饭,妈妈拿着碗筷过来,余初晖发现多一双,还是不一样的,于是询问。

余初晖妈妈当保姆为什么要走(余初晖因一双筷子)(5)

老陶教授解释说:“因为我年纪大了,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总是弄得一塌糊涂。要是不用公筷夹菜,这饭粒之类的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其它菜里,要真是这样,对你们可不算礼貌。”

即使妈妈只是保姆,也得到了相应的尊重。尊重是人和人之间的平等相待,尊重是心和心之间的友好交换,尊重是认同,更是看重,尊重是信任,更是在乎。

最高的教养,就是尊重比自己身份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