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古装剧,网络小说成为主力军,不过,虽说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女频”爆款剧为主。“男频”反而成为改编影视剧中的大空缺。但是,从前段时间的《陈情令》,到今年年底所播出的这部《庆余年》,无疑是给“男频”编剧市场做出了当之无愧的榜样。

尤其是最近正在热播的猫腻同名小说《庆余年》,堪称口碑和播放量双丰收的大热剧。剧情、人物角色、服化道,都成为了观众讨论的热点,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发扬,更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1)

范闲剧照

讨论完剧情,学习了传统文化,今天笔者想要单纯再次回归到《庆余年》这个电视剧小说、同名的题目,谈一谈这部剧所引出来的《红楼梦》文学。许多文章中都提到了,《庆余年》这个题目,取自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之一的巧姐判词,《留余庆》这首词中。

巧姐是王熙凤之女,她也是为这十二人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虽说位列十二钗正册,其实,整部《红楼梦》中,关于巧姐这一人物的角色笔墨并不多,从作者所描写人物的分量来看,她甚至是作者所费笔墨最少的一位。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2)

《留余庆》判词

读《红楼》时,一般都会特别关注书中人物命运,尤其是位列“正册”的“金陵十二钗”,除了巧姐一人之外,其余的11人,从林黛玉、薛宝钗,再到秦可卿、迎春、元春、惜春、妙玉等人,都有相当精彩的篇幅来诉说她们各自的命运,突出她们的人物性格。所以,这些姑娘会让读者记忆深刻,甚至在知晓她们的结局以后,会令读者黯然掩卷、扼腕长叹。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3)

《红楼梦》剧照


可是对于贾巧姐,想必多数人都没有留下深刻印象,首次在第7回出场的巧姐,只是借旁人之口,让读者知晓王熙凤还有一个小名为“大姐儿”的姑娘存在;第41回出场时,巧姐仍然只是一个不谙世事,换着大柚子和佛手来回玩儿的小姑娘;第42回刘姥姥为她取名。


等到巧姐再次出场,贾府早已经一败涂地,她也经历了被狠舅奸兄串通出卖,流落烟花巷之事,幸好刘姥姥念着娘亲王熙凤的旧情,巧姐由刘姥姥做媒,嫁给了大地主。如此看来,贾巧姐的身世结局,简单又直白的体现在判词之中。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4)

巧姐剧照

关于巧姐部分,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她绝对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在贾府落败以后,才是家庭伦理与世态炎凉的终极体现,这也是曹雪芹所创造巧姐这个人物目的所在。


《红楼》的收尾词为《飞鸟各投林》,这首词的前半部分有句“有恩的,死里逃生”,纵观整个贾府的所有人物命运,唯独只有巧姐一人经历了真正的“死里逃生”。在这个作品中,巧姐的狼舅奸兄,他们作为巧姐唯一的亲人,竟然沆瀣一气,要将巧姐卖给外藩王爷做妃子。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5)

巧姐画像

在黑暗腐朽的封建时代,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在败落之时,人们所做之事,竟然骨肉相残,六亲不认,他们想到的是率先满足自己的贪欲。如果没有巧姐这个人物存在,那么贾府的悲剧结局只不过是简单的“树倒猢狲散”,而非黑暗时代里家庭伦理道德的沦丧。


作者为了体现对于道德沦丧现象的悲叹,他巧妙地安排了巧姐这个不起眼的人物,来加深整部文学作品的悲剧性,只有人物如此悲剧的命运,才能够唤起读者对于道德伦理的重视。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6)

巧姐剧照

除此之外,巧姐真正的命运结局,相较于“金陵十二钗”中的其他人,其实是最美好的一位,同时也透露着作者对于田园生活梦的向往与追求。她经历过由繁华奢门到门可罗雀的家庭巨变,在故事的最终,巧姐最终的归宿为“美人纺绩”,可以看出巧姐选择了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整部《红楼梦》,随处可见曹雪芹的田园情结,在元春省亲之时,她就感慨过田舍人家的天伦之乐,因为她觉得:“今虽富贵已及,骨肉各方,纵然无趣”;探春也有过同样的感慨,她说小户人家虽然微寒,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7)

巧姐剧照

巧姐是和她们同样出生的千金小姐,那些被关在繁华府邸里的女子,她们的一生都被囚禁于此,唯独巧姐摆脱了福祸莫测的贵族生活,回归到了田园之中,田园何尝不是曹雪芹的梦想?


所以巧姐这个人物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她既体现出了大家族末落后的悲剧性一面,直接摧毁了道德伦理观;同时又寄托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当这两点加注于巧姐这一人物形象之时,她的重要性也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8)

《庆余年》剧照

关于巧姐在《红楼梦》中的人物意蕴也就告此段落,接下来继续回归最近热播的《庆余年》。最近观看庆余年,加上重读《庆余年》的小说,笔者有这样一个推测,或许作者猫腻在写这部小说之时,从《红楼梦》以及巧姐的判词中,收获了不少灵感。


毕竟这个穿越男主,能够默写《红楼梦》,足以看出作者对于这部小说的爱之深。再来说说小姐判词与主人公以及剧中人物的关联,其实单单就这几句词,就已经贯穿了人物命运始终。

庆余年二皇子对红楼梦的评价(庆余年题目取自巧姐的判词)(9)

庆帝剧照

​范闲作为一个穿越者,能够在那样一个毫无依靠的异世界长大,其实主要依靠他母亲叶轻眉所留下的一切。叶轻眉有着悬壶济世的博爱之心,相较于剧中的任何一个男子,她的胸襟更为广阔。所以在儿子范闲长大成人的路上,才有陈萍萍、范建、五竹这些人相聚身旁。


至于那个高高在上、永远怀疑一切的无情庆帝,虽说不能与《红楼》之中的狠舅奸兄相提并论,不过他也是那两人角色的映衬人物。当然,整部影视剧只是借鉴《留余庆》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架空世界,但是从作者所要传递的人文知识,以及背后的思想内涵而论,这绝对是一部值得推敲,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