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勒鲁曾说过:“个体生活的法则乃是进步”。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也曾说:“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总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不甘于现状,又不思进取。”

很多人明白进取的重要性,但每当想努力,想要改变现状时,就会被各种诱惑打断计划,进取的路倍感困难。

夜读影响一生的5个自律法则(如何改变不甘于现状又不思进取的状态)(1)

那么如何改变不甘于现状又不思进取的状态呢?

立刻行动,想到就做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有的人只是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停留在设想的阶段,而有的人却已经付诸行动。

当我们想做什么事情,却又不自觉拖延时,告诉自己“立刻行动”,放下手中无意义的事情,去锻炼、去读书、去找客户、去找工作……

夜读影响一生的5个自律法则(如何改变不甘于现状又不思进取的状态)(2)

古人言:“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此话不无道理,一个人,只有把美好设想付诸行动,才能有所成就。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想要付诸行动,应该从最基础的步骤开始,迈出行动的第一步。

犯错是正常的,要接受改变的反复

“走出舒适区”的鸡汤,我们听得太多,很多人也尝试着去走出舒适区、去改变现状,但尝试了几次,走不出“舒适区”便选择放弃了。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改变本身,就是很容易失败。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现状偏见”,如果人要改变,就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对冲改变阻力。这种不愿改变的现象,就是现状偏见。人本来就是趋利避害的,当我们想走出舒适区,需要付出成本时,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会告诉我们维持现状就好,因为维持现状不需要成本。

夜读影响一生的5个自律法则(如何改变不甘于现状又不思进取的状态)(3)

泰戈尔曾说:“人总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

去改变,然后接受改变的反复,接受改变可能会带来的失败。不要着急得到结果,当踏踏实实地走上改变的道路,当改变变成习惯,现状就已经被改变。

感受内心的热爱与渴望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一句话这样说:“任何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一种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就是监狱。”我们有渴望的事物,我们有热爱的生活,我们也有或无奈或迷茫的现状,我们都有可能会被生活的监狱囚禁,但我们有改变的权利,有走出监狱的权利。

夜读影响一生的5个自律法则(如何改变不甘于现状又不思进取的状态)(4)

不甘于现状又不愿意行动,又不愿意坚持的时候,去感受内心的热爱与渴望,去思考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让热爱和渴望成为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想要进取、想要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成功。

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只要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穿越云雾阴霾,遇到晴空万里。

作者:李媛

摄影:夏蜀黍

欢迎讲述你的人生故事,投稿邮箱:wangzq@nandu.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