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大事,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其中跟厕所有关的事就占了两件。看得出来,人们对上厕所这件人生大事是很在意的!为了顺利排便,大家也是费尽了心思。那么问题来了,一天中什么时候上厕所最好呢?有没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就听小编细细道来——

一天中什么时候上厕所最好?一天中有两个天然时段,最利于排便。一个是早上刚起床时,另一个是刚吃完饭后。早上刚起床,人的体位由躺着变成直立,自然产生“起立反射”,肠道蠕动会增多,进而更易诱导排便反射。此时抓住这个黄金排便时间,趁机排空整晚代谢产生的“废料”,一身轻松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学习中。

得痔疮正确的排便方式(一天中什么时候上厕所最好)(1)

而刚吃完饭后,胃结肠反射明显,促进肠道蠕动,便意因此而产生。晨起、饭后均是排便的好时机,好好抓住这两个时间点,更有利于养成排便习惯。有人可能会纠结了:那如果我在这两个时间都没有便意,那该怎么办呢?那当然是顺其自然,不要勉强!没有便意,非要用力憋出来,这样可是容易引起肛裂;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可能会引发猝死。此外,习惯性蹲坑蹲太久,还容易引发习惯性便秘、脱肛、痔疮及直肠、子宫脱垂等疾病。这就没有必要了对吧!

实际上,排便时间并不局限于晨起、饭后,只要便意来袭,那就是最佳的排便时间。讲了那么多,其实都是为了帮大家养成按时、快速排便的习惯,这对预防肛肠疾病很有好处。说完了一天中的最佳排便时间,很多人一定还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便便时,蹲坑好、还是用马桶好?

哪个姿势排便更顺畅?先问问大家,你家里的厕所,装的是马桶还是蹲厕?欢迎来留言区聊聊~如果是蹲厕——理论上来说,蹲厕会让排便相对更顺畅。这是因为,下蹲的动作,会给腹部产生足够的压力让便便排出。此外,当人处在蹲着状态时,人体肠道的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也就越顺畅。当然了,蹲厕对老年人、产妇等盆底部支撑结构薄弱的人来说,就不那么友好了!因为,蹲着时腹内压会增大,更容易引发脱肛、痔疮及直肠、子宫脱垂等疾病。

如果是马桶——相比蹲着,坐着如厕对腿部、膝盖的压力较小,而且不易产生明显的血压波动,起身时不会出现眩晕情况,相对来说不那么容易摔倒,这对老人来说就相对友好。但坐着如厕,肛肠角变小,腹压减小,排便相对来说没那么顺畅,需要花费的力气、时间也会更多些。总的来说,无论是蹲坑还是马桶,两者说不上哪个更好,具体选择就看个人需求及喜好。当然,家有老人、孕妇的,则更推荐使用马桶。

得痔疮正确的排便方式(一天中什么时候上厕所最好)(2)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上厕所时千万别带手机!上厕所玩手机,手机随时有“掉坑”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会让你蹲得更久!蹲得时间越久,痔疮、直肠粘膜松弛、脱垂等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因此,建议上厕所别带手机,速战速决,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是最好的。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壹图网。

(养生每日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