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住在城郊结合部,习惯于晨起出去走走。这天早晨走进金龙河湿地公园,一抬头被公园里的几株山楂树吓着了,只见眼前的山楂树叶片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一些毛刺儿,活像秋后的洋辣子爬满树叶。凑近细看,这些毛刺并不是活物,也不仅仅是在树叶上,连幼果上都有。晏子蒙了,在农村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山楂树得这种吓人的怪病,于是赶紧回家网上查资料,并向当地的农业专家咨询。

山楂树大批掉果原因(山楂树浑身长毛刺)(1)

山楂树叶片背面的毛刺非常明显

这种吓人的怪病叫山楂锈病,对山楂树为害比较严重。

山楂锈病后期症状明显,正像晏子看到的那样,树叶正面有橙色斑点,背面斑点有突起,并长有长长的“毛刺儿”。严重的叶子上面布满毛刺,确实有点让人毛骨悚然。山楂锈病主要为害山楂叶片,也为害山楂新梢和幼果柄。发病之初只是叶片正面出现斑点,一般是黄色至褐色的圆形病斑,表面散生鲜黄色至黑色转变的小粒点。之后病斑背面隆起,叶片背面开始长毛刺,一个毛刺变为多个毛刺,山楂的幼果上也会长上毛刺。而幼果发病时,病斑为橙黄色,近圆形,也是先生出橙黄色至黑色小粒点,再生出淡黄色细管状物,形成毛刺。新梢、果梗及叶柄发病,症状与幼果相似。染病的幼果会慢慢萎缩变小,最后坏掉。受病叶片会枯萎落叶,使树体成为光杆子,影响生长,严重者树体也会枯死。

山楂锈病竟然和桧柏等树种有关

许多网友说,山楂发生这种长毛刺的怪病,多和周边有松柏类树木有关。松柏类是针叶植物,难道松柏的针叶会变成山楂树上的毛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原来,为害山楂树的这种病害,叫“梨胶锈菌”,这种病菌为转主寄生,完成一个生活史,共有四种孢子阶段。

山楂树大批掉果原因(山楂树浑身长毛刺)(2)

锈病为害山楂幼果

梨胶锈菌寄主是柏科的桧柏,还有欧洲刺柏、翠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是山楂、梨、海棠、木瓜等。先是寄生在桧柏等柏类植物上,从起初淡黄色斑点到后期逐渐肿大,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次年二三月突破表皮,露出聚生圆锥形角状物,形成病菌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在春暖多雨天气吸水胀成舌状胶质块,完成胶化,萌发黄粉状的担孢子,不能再危害桧柏,只能转主寄主危害山楂、梨树、海棠等,至在山楂等转主寄主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时,再转而侵害桧柏的嫩叶或新梢,从而形成新的侵染循环。也就是说,这种病菌会轮回式的在桧柏类植物和山楂、梨树等之间为害,往复无穷。

春天降雨多,湿热天气更容易话发此病

根据上面介绍的梨胶锈菌寄主和转主常识,我人们可以得知,山楂锈病的起因,首先是周边有得病的桧柏类树木。而又在春季雨水较多且温度偏高的时候,冬孢子角胶化产生担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侵染附近的山楂、梨树等嫩叶,一般展叶20天以上的叶片不会再受侵染。因此,这种病菌的传播和气候有着密切关系。今年春天山东降水较多,进入5月一夜入夏,气温较高,给梨胶锈菌胶化传播形成机会,从而加重了该病的传播。如果山楂展叶其无雨,使山楂顺利展叶至20天以后,即使再下雨,胶化形成的担孢子也无法再为害山楂树这些老叶,只能为害后期新萌的山楂叶,为害程度会大大减轻。

山楂树大批掉果原因(山楂树浑身长毛刺)(3)

一棵树上少有几个没受害的幼果

消除寄主,是山楂锈病最基本的防治措施

应该说,山楂锈病最基本的起因是周边有桧柏类植物,专家研究,山楂树周边2.5-5公里以内有桧柏类植物,就有可能受到梨胶锈菌侵染,从而患上山楂锈病。因此,砍伐周边的桧伯类植物,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可以最干净地消除转主寄主。但是,桧柏类植物多是风景树,在风景区和公园是主要绿化树种,种植山楂树的果农,谁有资格去砍伐?何况,作为风景旅游区,桧柏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高于山楂种植。所以,果农要想彻底杜绝此病为害,最好是自行避开桧柏类树木较多的地方。

如果确实无法避开,就只能及早防治,在山楂树发芽前后,利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40%福美砷等农药对山楂树喷施,消灭从桧柏树转移过来的冬孢子。只要消灭了冬孢子,就不存在冬孢子胶化形成担孢子的现象了。如果冬孢子清除不彻底,就要在冬孢子胶化前后,喷施50%硫悬浮剂、15%三唑可湿粉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稀释液,一般隔半月喷1次,共两三次即可。

另外,山楂锈病的防治,重防不重治,因为一旦发病很难治疗。在栽培管理上,应该选用抗此病毒的树种,目前山东的平邑红子和河南的7803、7903几个品种较抗此病。要加强山楂园的管理,改良果园土壤结构,深翻果园,合理修剪,及时锄草保墒,多种绿肥培肥地力,增强树势,提高果树的抗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