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也可以速成?是的,你没看错,只需要一个星期。

受双减政策影响,学科类培训机构遭受重创,怎么办?企业要生存,员工要吃饭。于是纷纷推出素质教育课程,甚至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某某素质教育中心。这速度不得不让宋老师惊讶点赞,深究一下,原来里面大有文章。

培训机构骗局如何处理(速成的老师买来的课程)(1)

市场上的素质类培训机构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有两种。

第一类是老牌素质类培训机构,这类机构在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前,已深耕多年,有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师资师训,运营服务。尤其是大型机构,在产品研发上,不惜重金投入,产品不断打磨升级,接受了市场的检验,可以放心报读。但要识别你报课的校区是连锁店、加盟店、还是内容合作店,这里面有本质的不同,稍后宋老师会讲到。

培训机构骗局如何处理(速成的老师买来的课程)(2)

第二类是由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而来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受双减政策影响,原学科类培训业务受重创,不得已断臂求生,转型素质教育。这类机构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买来的课程,由于之前并没有素质教育的业务,匆匆转型素质教育,不具备内容研发的能力,企业的现金流也决定必须立刻转型。那么课程内容,教学体系只有向第三方采购,也就是从第一类机构那里买来,简单消化,转手卖给家长,俗称课程的二道贩子。

2、速成的老师,机构原来没有素质类业务,自然没有相关的老师,开展此业务需要的大量老师,从哪里来?公开招聘?不,如果你看过我的上一篇文章xxx,就会知道学科类培训机构目前经历着裁员潮和由赔偿带来的劳资纠纷,那么机构会优先要求内部人员转岗,减少裁员数量,进而减少劳资纠纷。所以,教你家孩子素质类课程的老师,很可能在一周前,他还是一名销售或者会计,现学现卖,这种情况目前非常常见。

培训机构骗局如何处理(速成的老师买来的课程)(3)

当然,市面上的机构不完全都是如此,也有一些学科类机构,在双减政策前已经开始试点素质教育的业务,有了一定积累,这个另当别论。

那么如何识别这两类机构,有4个小窍门。

1、看这家机构在双减政策前是不是做学科培训的,如果是,要小心了

2、如果不了解这家机构,在百度里搜索机构名字,如果信息很少,很可能是原来学科类机构转型来的,是第一类机构的内容合作商,俗称课程的二道贩子。

3、看这家机构是不是第一类机构的连锁店或加盟店,连锁店最好,这两类店会显著的打上机构的Logo,俗称品牌授权。如果没有品牌授权,那就是内容合作店,要小心了。

4、小心机构的狸猫换太子,试听课的老师,正式课的老师,很可能不是一个老师。试听课老师是专业的,而正式课老师是速成的。

再来一个“损招”,试探机构的老师,比如你想报一个美术班,提前学点美术知识,如果机构老师跟你侃侃而谈毕加索,你就问问他知不知道梵高,进而追问梵高是哪国人,代表作品有哪些,你对梵高的某个作品怎么看?他很可能不知道,注意,是很有可能。因为上周他还是个销售。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转发收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