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被誉为中国工匠鼻祖,而“德国制造”则堪称现代世界制造业标杆,其中寄寓着全球最大制造国与最精良制造国深度合作的含义“鲁班锁”代表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弘扬“工匠精神”是核心要义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鲁班锁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鲁班锁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古代老木匠果然不是吹的)

鲁班锁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鲁班锁”

鲁班被誉为中国工匠鼻祖,而“德国制造”则堪称现代世界制造业标杆,其中寄寓着全球最大制造国与最精良制造国深度合作的含义。“鲁班锁”代表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中国制造”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弘扬“工匠精神”是核心要义之一。

传说春秋时代,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

鲁班锁的结构和中国传统的房屋和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相似,它们的构件相互穿插在一起,成为一个稳定的立体结构,不用钉子或胶也不会散开。也可以再打散开来重新组装。最简单的鲁班锁由三根条棍组成。它们穿插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十字,每一根条棍都和另外两根垂直交叉。最常见的鲁班锁由六根条棍组成,每一对条棍都和另外两对垂直交叉。

鲁班锁亦称孔明锁,民间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玩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十分巧妙。

三国时期,孔明把鲁班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孔明锁类玩具比较多,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鲁班锁”的核心还是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 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能够立的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

经过后人的改造,又有了许多新型的鲁班锁。

锁的种类各式各样,千其百怪。其中以最常见的六根(第一代、第二代或A类,B类)和九根的鲁班锁(第三代或C类)最为著名。

其中,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按照榫形,目前把六根鲁班锁主要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当然,六根鲁班锁的榫形是远远不局限于这两种的。

九根鲁班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鲁班锁”。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

鲁班锁结构还用在器具上,比如说针线盒和筷子篓。人们一般将这样的筷子篓挂在厨房的墙上,放置洗干净的筷子。这样的器具常装饰著时代气息很强的图文。制作这样的器具时要用还没有干燥的竹子,先用竹子做出鲁班锁结构的架子,再将木板嵌入框架中。竹子干燥后,器具的结构就会很紧密结实,不能再打开。

当代很多建筑设计中由于暗合了鲁班锁榫卯结构意义的内含,不但外表美观而且结构合理。

今天,鲁班锁有了更加复杂的内部结构,从外形到材料都在不断改变着,甚至以它特殊的造型方式在艺术领域崭露头角。

六根鲁班锁解法

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