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关于青春期心理的讲座之后,一位妈妈感触颇深,并写下了一篇她的心得

《家有“中二”少年的焦虑》

首先,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

中二病!!

家长焦虑缓解方法(家长吐血心得家有)(1)

中二病指的是部分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不恰当认识,由于大多是从初二开始,所以被称之为“中二”。

中二病一般是这样的:

有着强烈的表现欲,陶醉在自己世界里

家长焦虑缓解方法(家长吐血心得家有)(2)

大人说的都是错的,我的想法才是对的

家长焦虑缓解方法(家长吐血心得家有)(3)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篇心得吧

家有“中二”少年的焦虑

六年级学生家长

Sarah Wu 妈妈

近期参加学校的家长课堂,倾听了江帆教授关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的解惑答疑。作为长期从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和诊治的专家,同时作为一名六年级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江教授的讲解风趣幽默,既有系统的理论,又贴近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景,直击各位在“焦虑”中煎熬的家长们的痛点-家有“中二”少年。

中二少年,青春期的小大人。会场上,关于这个话题,不论说到外向多动的,说到注意力不集中的,说到粗心大意的,说到沉溺于网络的,说到内向寡言的,家长们的一致反应就是焦虑,痛心疾首的焦虑,无可奈何的焦虑。

江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青春期的各种心理特征,并提出了打开少年心灵之窗,缓解“中二”焦虑的应对技巧。其中,打动我至深的,以个人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缓解“中二”焦虑的第一要务:设定恰如其分的目标。目标设定过低,太舒适,不利于孩子成长,家长也不乐意。目标设定过高,必定导致家长和孩子双重焦虑。在“中二”的世界里,有一种共同的认知:“我和别人是不同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根据孩子个体的实际情况,设定清晰明确的、可以衡量和达到的目标,才有利于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缓解焦虑。

缓解“中二”焦虑的核心:长期信任关系的建立。孩子的信任是良好沟通的保障。而信任源于相互的理解和尊重,源于成长过程中的耐心陪伴。青春期的困惑、中二的焦虑都能在陪伴成长的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缓解“中二”焦虑的支柱:情绪管理。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规律的作息、充分的运动和休息,不但有助于管理好情绪,也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中二”少年,需要在学习中成长,更需要在运动中飞扬。

家长焦虑缓解方法(家长吐血心得家有)(4)

接下来是奥数爸爸的分享

正确应对“中二”

变“病”为“开窍”

六年级学生家长

Corrine Lu 爸爸

中二病是个有近20年历史的网络流行语名词,特指部分青春期孩子的不恰当认识,如“自己是和别人不同 ”,“自己已经不是孩子了”,“大人的想法是错误的”。

这真的是病吗?对比中年父母和老年长辈之间,不也有很多“我是和别人是不同的”、“我已经不是孩子了”,“老年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些观点吗?

有想法不是病,甚至是好事,需要被纠正是那些冒犯他人(主要是长辈)的言语和行为

前几天有个朋友转发一篇文章,其中有个观点是”倔就是笨,因为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正是因为自身知识不足,且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较低,才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倔强,这和”中二病“的起因极为类似。

我认为中二病表现出来的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更是优质家庭教育的缺失。今日的中二病,是过去家长的忽视或侥幸心理造成的(比如孩子大了自然会好的)。

改变孩子从家长自我修炼开始,除了用礼貌和规矩来要求孩子停止不恰当的言语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去关注和改变“有想法却不努力的眼高手低”、超过一定程度的“自我沉醉”、和用来隐藏自己无能为力的“故意表现自己的不同”。

至于“想要表现自己来获得他人认同的心态”,那是可以被利用的学习动力。

中二病虽然称之为“病”,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青春期会出现的症状,并不是可怕的洪水猛兽。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更耐心地和孩子们一起度过这段时期,谁曾经还不是个小王子、小公主呢。

关注四维优课头条号,获得更多教育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