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诺贝尔奖项好像高冷女神,看得见摸不透,可不像“搞笑诺贝尔奖”那般接地气,光是奖金每次都高达数十万的········津巴布韦币,还一口气举办了32届了,颁奖仪式上,纸飞机随便丢,脑洞任意开,不服都不行。

看完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奇葩的搞笑诺贝尔奖)(1)

像大家熟知的,食物掉地上五秒钟,只要你捡的足够快,它细菌都反应不过来,鸭宝宝喜欢跟着鸭妈妈排成一排游泳,是因为这样更省力,断尾巴逃生的蝎子,最后死于屎尿憋死,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们交配繁衍下一代········诸如这类琐碎的小研究,反正只要你好意思,能说出个一二三,就有大佬给你颁奖。

奖项定的也比较随意,基本随着研究成果,有哪个就定哪个。

像2021年,最佳运输奖,是人们终于发现了空运犀牛的最佳方法,打了镇定剂的犀牛,倒立运送,不会造成呼吸和心血管问题,这运输方法确实酷毙了。

还有五个中国人,就用咱们比其他民族多出半两的脑子,想出来的“套娃谋杀案”,荣获的是2020年搞笑诺贝奖的管理学奖,话说黑老大接到一个200万奖金的刺杀任务,拿走一部分酬金后,分包给黑老二,然后黑老二

如法炮制分给黑老三,最后酬金可缩水10万,最后一个接单的人,一看这点钱,够个嘚呀,干脆和受害人演了一场戏,受害人报警,五个人锒铛入狱,奖品也没领到,这应该是应该和平奖才对呀。

而和平奖获得的是,长胡子的男子,可以防止面部遭到拳击,于是研毛发的缓冲作用,尤其是胡子可以保护面部脆弱的骨骼,不得不说很有道理呀。

看完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奇葩的搞笑诺贝尔奖)(2)

搞笑诺贝尔奖,可不是只有搞笑,有时候真能解决人类困扰已久的“谣言”。

众所周知,掰手指因为是一种低成本的逞威风手段,备受人们喜爱,清脆的响声,也成为不错的解压手段,这时候有长辈就会温柔的警告你:“再掰关节,老了就会得关节炎”,这个老了才知道的事,大伙可太想知道答案了,于是,有个叫做唐纳德得美国小伙,不信邪,坚持掰手指50年,为了双盲随机验证,每天至少掰两次关节,还只掰左手,然后等老唐纳德,双手对照发现,害,两个手指关节没有任何差异,左手可是承受了36000多次撬动 ,真是为了辟谣,“掰断手”。因此获得2019年搞笑诺贝尔医学教育奖。

这能否说明搞笑诺贝尔奖,也是十分靠谱的。

当然不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有个因纽特老人把冷冻的粪便磨成锋利的“冰冻刀片”还杀了一条狗,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可算给考古学家提供了一点思路,他们使用小组成员的粪便反复实验制作“粪便冰刀”,得出结论,这刀根本不能用,连猪皮都划不开个口子,因此获得了材料科学奖。

诺贝尔的文学奖,恐怕研究出人们的心声,例如:为啥法律不说人话?人们之前以为是法律上专业术语太多,导致大家不理解,研究发现,是糟糕的写作方式,句子中间非要加上非常多的从句句子,一句话读下来,前面的主语都忘了是哪个。还有,“为什么人们不爱去读说明书”,结论是人们更倾向于自己捣鼓,不爱听人瞎逼逼。

看完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奇葩的搞笑诺贝尔奖)(3)

搞笑诺贝尔奖可是玩真的,他们会经常请诺贝尔获得者作为颁奖嘉宾,也有不少科学家称为“双料获奖者”。发现石墨烯的安德烈·海姆,就搞出了通过磁悬浮技术,让青蛙克服了重力,以至于大家提起他,就想起那只在悬浮状态下,不知所措的小青蛙。

小时候受了伤,老人先对着伤口吐口唾沫再处理,如今我们都知道人这口腔里那可是:细菌排排坐,等着吃果果,这消毒方法似乎不靠谱,如果你没有唾液消毒的经历,肯定也有干过“哈口气”,清洁屏幕的习惯,于是,葡萄牙的一组科学家就发现,人的唾液是可以作为表面清洁剂的,实验结论,是非常有效果,这人体自带的清洁酶,天然无污染有机可循环。

你要是讨厌同事、朋友吃饭吧唧嘴,这方面,搞笑诺贝尔奖也研究出来的,这就是“恐音症”,一旦患病,听到别人吃东西吧唧嘴巴,那就犹如蚂蚁上身,相当痛苦,不要紧,是病就能治,只要你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走在泥巴小路,鞋子和泥巴呱唧呱唧的摩擦声,那这个声音听着就不难受了。队长,亲测有效!

2022年的经济奖获奖项目:是人活着,运气比天赋更重要,意大利这个研究团队在模拟的虚拟世界中发现,只要运气好,普通人会比运气不好的天才混的更好,极大的佐证了“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可见,什么天才不天才的,遇到倒霉催的,他也膨胀不起来。

看完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奇葩的搞笑诺贝尔奖)(4)

实际上,搞笑诺贝尔奖并不仅仅是搞笑,真是一些科学大佬们的“脑洞”丰富的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此刻是搞笑,数年后,谁又能保证不会成为正统。科学需要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勇于发声的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