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糕糕

编辑\老花


很多家长会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理论,只要考上了大学想做什么都可以。这使得孩子们出现高考前拼命学习,高考后则尽情放纵的情况,很多考上名校的孩子都是在周围人的夸赞中长大的,他们觉得自己天生聪明,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轻松通过考试。

可是这种想法到最后很容易被现实打脸,"高考钉子户"张非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1)

张非几次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却又因沉迷游戏被多次开除,这源于本身和父母的错误"归因"。

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指出人们的成就可以归因于能力、努力和运气等六种因素,根据这六种因素的自身特点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能力和努力两个方面,经过分析可得能力属于内部不可控的因素,而努力则属于外部可控的因素。由此可见人们想要获得成就,那么归因于可控的努力因素要更加容易实现一些。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2)

将成功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更重要

一个人的能力是先天存在的,聪明的孩子学习效率必定是要比普通孩子高一些,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不过这种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下降,所以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控制和改变的。而且拥有能力的孩子未必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如果他们仅仅靠着能力来提升自己,那么很有可能会一落千丈。

相比较之下努力就是个非常容易控制的因素了,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努力,努力的程度有多少。而通过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扭转局势,去弥补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甚至做的比能力者还要优秀。

由此可得,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会对人生更加有帮助一些。事实上孩子们产生错误归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本身的错误归因,由此影响到了孩子的成就之路。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3)

家长的错误归因,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1、 学习的态度不同

一般沉溺于别人的夸赞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归为很有能力的人,由此当他们在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往往会不怎么上心,觉得自己随便学学就可以获得优秀的成绩。而一直努力上进的孩子则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值得学习的机会,在他们心里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4)

2、 对于自己未来的预测不同

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本身能力的孩子,会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很理想的想法,他们总是觉得自己适合更好的东西,这种好高骛远的情绪会使得他们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而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的孩子,则会更加客观地去分析自己的未来,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目标。

综上所述,错误的归因会在多个方面对孩子产生影响,甚至会毁了孩子原本应该光明无限的未来。所以父母需要利用以下方式帮助孩子们正确归因。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5)

如何正确归因?

我们常见的家长的积极夸奖一般都是集中在能力上,类似于这个孩子很聪明,这个孩子很有天赋之类的,但却极少人会肯定自己孩子的努力。这会让孩子觉得再怎么努力都不过有能力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即便没有取得好成绩,也要肯定他们的努力,鼓励他们再次挑战。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6)

当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后,父母总是会以笨或者其他否定孩子能力的词语去评价孩子,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就是天生的学不好。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瓶颈期,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是鼓励孩子继续去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7)

其实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孩子在模仿着大人的一举一动,所以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父母应该做到的。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那么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给孩子做好榜样是非常重要的。

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8)

写在最后

每个孩子的成功都是离不开努力的,能力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制胜法宝,所以父母在肯定自己的孩子时,应该多一些对于孩子努力的肯定,让孩子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了就可以弥补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