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看似声势浩大,史书对其评价也多以正面为主。但实际上,细看其过程和结果,五次大规模北征不仅没有达到“漠北清尘”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明朝内部经济,社会,军事情况的恶化。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五次北征更是造成明朝内敛保守的主要因素,北征之后,明朝彻底失去了开放,进取的活力,愈发封闭。因此,朱棣五征蒙古,对于明朝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失大于得,得不偿失。

蒙古历史开国皇帝简介(此皇帝五次亲征蒙古)(1)

朱棣的皇位,是通过四年漫长的靖难战争打下来的,从他的大本营北平,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攻破大明朝当时的都城南京。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与持续时长成正比,因此沿线地区,尤其是山东和江苏地区,由于战乱,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恰逢此时,山东又经历了大旱灾害,作物颗粒无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这是永乐进行大规模北征之时的经济环境。此外,永乐皇帝为了迁都北京,需要重修大运河,而大运河恰恰又要经过山东,因而山东地区的民夫被大量征调,民不聊生,最终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唐赛儿起义。

以上,便是永乐皇帝北征之时,明朝内部的经济情况。

北征,不仅需要动员军队,更需要后方的军需调度。军需调度,则须征调民夫。以第二次北征为例,根据《明史》记载,朱棣北征调动的民夫数量之巨,令人瞠目结舌:

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

可想而知,每一次北征,均需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征调民夫,则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便缺失,农时则失,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中国,这无疑是影响巨大的。倘若耗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北征真能取得一定的作用,倒也算是成本收益均衡,然而朱棣的北征,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蒙古历史开国皇帝简介(此皇帝五次亲征蒙古)(2)

五次作战,唯有第一次,第二次真正与蒙古主力遭遇,并且大破之。但均未能够真正动摇蒙古的根基;另一方面,朱棣主要将打击目标放在鞑靼部上,因而对瓦剌进行扶持以制衡鞑靼,客观上庇护了瓦剌,为其做大创造了条件,这是后话。后三次北征,由于阿鲁台利用自己主场优势,不与明军直接交战,因此都以明军军粮耗尽,无功而返告终。从朱棣的角度,他当然可以说,蒙古“畏惧大明天威,不敢接战”,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从功利的角度而言,后三次北征,显然是得不偿失,耗费巨大而收效甚微。

蒙古历史开国皇帝简介(此皇帝五次亲征蒙古)(3)

因此,第五次北征途中,朱棣撤去了长城以北的卫所,开始依托长城进行防御。由于北征的同时,朱棣还进行了下西洋,南征安南等烧钱活动,耗尽了大明朝的国库,朱瞻基继位后,只得采取全面收缩的战略,以恢复经济,这便是明朝从战略上走向保守,封闭的开端,大明帝国也因此失去了在周围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加深了边疆危机。

所以,朱棣的北征,显然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