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彪新闻讯(记者 张澍 文/摄)23日清晨6点,冰城哈尔滨市区气温达到今冬的最低值:-33℃。在道外北十八道街,不少出早市的商贩,已经摆好摊位。

哈尔滨冬天菜场(严冬的冰城早市)(1)

来自呼兰区的菜农李先生,正在自己微型车车斗搭起的小棚子中收拾白菜。这些白菜,是他自家种植的,在秋天存贮起来,冬天拉倒这个早市卖。因为蔬菜怕冻,一个多月前,小李就用棉罩,把车斗改造成一个小棚子。每天五点半,他准时出摊。在车里打开灯,点上小煤气炉,十几分钟过去,小棚子里温度上升到零上十度左右。棚子留了一个小口,时而有买菜人探头进来问:“白菜多少钱一斤?”6毛钱一斤的白菜,小李一个早晨能卖三四百斤。

哈尔滨冬天菜场(严冬的冰城早市)(2)

哈尔滨冬天菜场(严冬的冰城早市)(3)

“我比那些卖冻货的‘幸福’些,最起码有这个棚子挡风,再冷的天,我在里面卖菜也不冷。每天就卖两三个小时,收入还不错。”小李笑着对记者说。

哈尔滨冬天菜场(严冬的冰城早市)(4)

像小李这样的暖棚,在这个早市还有十多处,都是卖蔬菜水果,这些怕冻食品的商贩搭建的。那些卖冻货的商贩,只能站在冰天雪地中。

哈尔滨冬天菜场(严冬的冰城早市)(5)

卖冻货的王先生,身上穿着棉衣、棉裤,外面套着最厚的长款羽绒服。鞋,是厚厚的毡底鞋。“买棉鞋时,我都买大一码的。因为鞋里要垫上羊毛垫,我再穿上两双最厚的袜子,袜子外面还套上塑料袋。”王先生说。即使穿成这样,在-30℃左右的低温中,也只能站三四十分钟。“半小时就冻脚了,身上还好点,活动活动就不冷了。”严寒中,王先生一直戴着手套,即使收钱、找钱的时候,他也不摘掉。“我之前点钱的时候,不戴手套,手冻伤了,现在不敢不戴了。”王先生说。没顾客的时候,他戴着手套的双手,插进挂在胸前的桶型棉套中。从六点站到七点,当记者再路过王先生的摊前时,看到他的帽子与脖套上,挂满哈气结成的白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