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越国古都,西施故里。数千年来,西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里留下了清晰的脉络。古越大地上一个“报效家国、忍辱负重、忠烈侠义”的倩影,在2500多年的历史演进、人文发展中,成为暨阳大地乃至悠悠华夏关于“美”的不二注解。

数千年来,西施之“美”,绽放于舞台上,留存在文学作品中,更散落在寻常百姓家的角角落落。西施和她的故事也早已成为吴越古文化的典范深植于人们心中。

眼下,诸暨正面向全球征集西施动漫形象,我们借此推出“探寻西施古迹,感受美好诸暨”系列报道,试图跨越千年,为创作者们提供更多关于西施的故事。

行走浙江诸暨之西施故里 感受美好诸暨⑥(1)

探寻西施古迹感受美好诸暨⑥:

从初遇浣纱溪到泛舟五湖,

来听听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越王遭遇会稽山大败后,勾践卧薪尝胆,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稷。为迷惑吴王夫差,范蠡派人送他奇珍异宝,并准备进献美女,消磨其意志。

有天,范蠡乔装打扮,乘一叶小船沿浣纱溪逆行而上。只见浣纱溪清澈见底,鱼虾游戏,两岸茂林修竹、土地肥沃。他暗想:久闻诸暨出美女,不知今天能否寻觅到真正的美女。小船到达苎萝山和金鸡山一带时,传来女子唱歌的声音。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声音甜美圆润,仿佛一股清泉流入心脏。这是东岸传来的歌声。范蠡心想:这位女子歌唱得好,不知相貌如何?便将小船驶向东岸,恰见一位苗条清秀的女子对岸而歌。

一曲歌毕,范蠡上前询问:“姑娘的歌令人难忘,可否告知芳名?”

那姑娘微微一笑,并不回答,却把手向前面一指:“对岸西施妹妹比我唱得更好呢。”

语音刚落,西岸传来美妙的歌声: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仿佛天籁之音,清纯而有磁性,让人迷醉。范蠡心念一动,告别东岸女子,调转船头驶向西岸。

靠近岸边,一缕清香沁来,只见一位十五六岁的女子正蹲在一块大石上轻轻浣纱,虽然低着头,已让范蠡觉得惊艳。那女子觉察到有船接近,起身退后,躬身施礼。范蠡抬头望去,两人的眼神如闪电般碰撞到一起。

行走浙江诸暨之西施故里 感受美好诸暨⑥(2)

西施浣纱图(图片源自网络)

“请问你是西施姑娘吗?”

“是的,小女子姓施,名夷光。人们叫我西施,您是?”西施轻启玫瑰般红润的双唇,落落大方地应答。

“我叫范蠡”。

“啊!范蠡!”西施惊讶万分,“您就是范大夫?”

西施早已听说范蠡大夫的才能,仰慕得很,蓦然见到范大夫就在眼前,瞬间羞红了脸,有些慌神。范蠡仔细端详羞涩的西施,心中一阵狂喜:苍天助越!竟让范蠡遇见如此完美的女子!

见范蠡风尘仆仆,西施带着范蠡来到家中小憩。“爹、娘,我们家来贵客了。范大人来我们家了。”一到家门口,西施就往茅舍里喊道。西施的爹娘立刻从茅屋出来,跪拜后,将范蠡迎接到屋内,奉上茶水,端上南瓜子招待。

范蠡说明了来意。西施一听身为女子也有机会为国出力,便再次跪拜,自荐道:“若范大人不嫌弃小女子,小女子愿终身侍奉大人。若大人觉得小女子可以担当更大的责任,小女子愿献身为国。”

范蠡为西施的义举而感动,双手扶起西施,深情地望着西施说:“我真想将姑娘带在身边,成为终生伴侣。可是国难当头,不得不牺牲你我的情意。姑娘貌美心善,聪明能干,定可担国之重任。助越复兴成功之日,范蠡定不负姑娘深情。

西施的爹娘虽舍不得刚成人的女儿远离,却都深明大义,与女儿抱头痛哭一场,殷殷祝福,依依告别。

西施跟着范蠡来到都城会稽,在近郊土城学习,带着越国百姓的期待,来到吴国。夫差见到西施与郑旦两位绝色女子,觉得越国的确忠于吴国,更加信任越王,整天沉迷于歌舞酒宴。

公元前473年,越国打败吴国,实现了报仇雪恨的目的。范蠡立有大功被封上将军,但他却急流勇退,毅然离开越国,化名为鸱鴺子皮,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过上了幸福的爱情生活。引退后,人们都赞扬他“忠以为国、智以报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许多地方称赞他为财神,专门建庙祠供奉。在诸暨金鸡山下,就有一座范蠡祠呢!

行走浙江诸暨之西施故里 感受美好诸暨⑥(3)

范蠡祠,位于浙江诸暨,2006年3月建成

来源:杭 新闻客户端

记者:赵双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