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领域各种技术眼花缭乱,如何选择一台实用的家庭用车?随着汽车电动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样的问题已经在消费者买车的过程中浮现,毕竟之前在燃油车上的各种没有见过的功能或者配置,在新能源上已经是稀疏平常,像中控大联屏、电动车门等。这些功能对于一台车来说无非是锦上添花,但是一辆车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大多数时间都只是作为代步工具,那普通人应该如何选择一台实用的家用车呢?

1.没有独立的充电条件,不建议入手纯电动车

电动车的补能,放到现在依然是一个相对的劣势问题,即便是大电池和各种快充方案的应用,放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比如目前热度比较高的小鹏G9,虽然宣传800V超级快充,5分钟充电就能让车辆拥有超过200km的续航,但是小鹏的自营超充站仅仅只有1000座,和蔚来的1011座的换电站相比仅仅是半斤八两,和总量达11.9万座(截至2020年)的加油站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所以如果是家里的第一台车或者是家里并不能安装充电桩,那么燃油车才是现在相对稳妥的选择,毕竟不是每一个没有家充的新能源车主,都有时间在下班后,去找公用充电桩、去排队、去等待半小时以上的充电时间。

现今新能源车的选择(各类技术眼花缭乱)(1)

2.跟随销量榜选车,试错成本更低

“跟随销量榜选车”的说法,放在燃油车的选购中可能并不适用,因为现在同价位的燃油车,在三大件的技术、车辆安全、车辆配置方面的发展差异,相对于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差异来说,相差并不大,毕竟燃油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电动车的造车门槛低,以至于之前国内市场中还出现过一阵“新势力造车潮”,所以各行各业都跑来造车,即便一些零部件的供应商也都是大牌,但是受限于各主机厂的整合能力参差不齐,各个品牌的车型质量也会存在着高低不一,比如零跑C11,虽然是逆向研发的奔驰GLC,但是受限于供应商的水平,就存在着各批次之间的车型感受,有着不同差异的问题。所以目前的车市状况,发展比较好的新势力只剩下了“蔚小理”,而让人比较信赖的还是比亚迪和特斯拉。另外,一般销量较高的车型,在售后方面也会更有保障,毕竟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所以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榜还是比较值得参考的。

现今新能源车的选择(各类技术眼花缭乱)(2)

3.机械素质和安全性能,是任何车型的底线

新能源车型在电子配置上,相对于大多数的同价位燃油车都普遍高一些,比如ACC自适应巡航这类的辅助驾驶功能,所以配置方面也肯定不是新能源车型的选择重点。还是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比如智能座舱就对应了不同的使用人群,更加适合经常带着家人出行,因为一个功能丰富的车机,能够给家庭出行带来更高品质的体验,像一些车型就专门设计了儿童模式,可以根据设置的儿童年龄,给车内的儿童播放儿歌或者是动画片,甚至华为的车机还可以实现和家里的电器互联,在回家路上就能打开家里的空调,更加方便。但是如果是经常自己一个人出行,车机体验最多的可能就是导航或者是音响,那么智能座舱的意义就不大。所以一个车的底盘体验和安全方面则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因为像安全关乎到了乘车人,而乘车人又是自己又或是家人和朋友,所以车身的安全设计和各种主被动安全性配置,在有限的预算内肯定是越丰富越好,以至于沃尔沃注重安全健康的“以人为本”理念,受到了一部分用户的认同。

现今新能源车的选择(各类技术眼花缭乱)(3)

所以选择新能源车型和选择燃油车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还是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文/泽宇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